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旭 《建筑与文化》2014,(7):150-151
莫霍利-纳吉在芝加哥建立了新包豪斯和设计学院,开设了基础课程、摄影课、视觉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主要课程。学院最初只是对包豪斯思想的植入,到后期受到美国实用主义理论的影响,开始强调适用于工业化的设计。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对当今建筑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轶伟  曲菲 《建筑师》2021,(4):68-78
本文对包豪斯预备课程在美国建筑院校的教学史料进行梳理,以移植与转化两部分进行传播历程的概括.移植部分聚焦于阿尔伯斯和莫霍利-纳吉两位第一代包豪斯教师在艺术类设计基础教学的探索,通过教学档案和文献研究剖析了基于材料的包豪斯练习和抽象形式理论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影响;转化部分通过三种不同的教学主张来呈现以"基本设计"为代表...  相似文献   

3.
包豪斯设计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传播到中国,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进程。其中,包豪斯基础教学的引入,是最具历史意义的部分。本文聚焦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这位代表性人物,对他主持期间的包豪斯预备课程展开研究。从课程构建的多重训练方式出发,追溯其思想渊源,解析"完整的人"和"总体作品"这两个核心概念,透视预备课程在包豪斯教学体系整体架构中的基础作用,以剖析预备课程与建筑以及建筑师培养之间丰富而深刻的关联。同时,本文也检视莫霍利-纳吉教学探索中的视觉化倾向,揭示包豪斯内在矛盾性,为进一步反思包豪斯的中国影响提供关键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L.E.FT访谈     
L.E.FT是一家在纽约的设计事务所,由马克拉姆.卡迪、齐亚德.贾迈勒丁和纳吉.穆贾斯这3个建筑师合伙建立。L.E.FT最早于2001年在纽约成立,致力于研究在建成环境中文化和政治产物的交接。L.E.FT对多样化的设计任务感兴趣,对寻常事物的不寻常的注解成为他们的设计出发点。该事务所的工作在美国和国际的职业界和学术界都得到认可和奖励。该事务所曾获纽约建筑同盟颁发的极具声望的2002年轻建筑师论坛奖。最近,L.E.FT获马赛克基金会在华盛顿特区举办的阿拉伯文化中心概念竞赛的一等奖,并在“布拉格捷克建筑艺术中心”竞赛中获AIA第一提名奖。L.E.FT从事阿拉伯世界的建筑研究,并在康奈尔大学教授名为“无向性”的建筑设计课程和讲座。  相似文献   

5.
余动民 《四川建材》2007,33(2):79-81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体现,忠实地反映着其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特征和成就,因此,建筑无疑会成为历史最重要的见证物。住宅是建筑的一个最主要的一种类型,更能集中体现时代的印记,住宅的使用空间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迁。空间是我们使用的主体,空间的使用过程是一个穿越和体验的过程,空间的设计过程是将人心底的想法揭示出来并以空间的形式使之呈现的过程,空间不仅是各种生活事件发生的场所,也是无数信息传递的载体,莫霍里.纳吉说:“空间是身体的延伸”。从历史上来看,居住空间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很多个阶段,起初人…  相似文献   

6.
消隐的花园     
冯炜 《风景园林》2008,(6):122-123
著者简介: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美国风景园林师及教育家,曾学习过新闻,很快改学景观设计,1955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而后又分别在伊利诺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景观设计。哈佛大学毕业后在Sasaki左左木英夫的事务所工作,1972年成为合伙人。随后他又创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已经发展成为规模可观的综合设计事务所。在执业期间,他主持和参与了诸多项目,被誉为21世纪最成功的风景园林师之一。与此同时,他在多所大学中任教和讲学,其作品和设计理论影响了很多风景园林师。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教育家是教育发展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时代发展呼唤当代教育家,立德树人更需要当代教育家。基于教育家内涵和教育家精神,文章以情境教育创始人、当代教育名家李吉林为例分析教育家的成长路径发现:教育信念是教育家成长的开始;感知探索实践是教育家成长的必经,思考学习凝练是教育家成长的蜕变,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成长的引领。  相似文献   

8.
李敏 《山西建筑》2005,31(17):12-14
阐述了荆楚地区传统民居的象征文化比较集中地体现宗教观念、等级制和祈福纳吉愿望,以三个方面为纲,对荆楚地区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色彩与装饰特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崇基学院是在中国内地原13所基督教大学的基础上,于1951年由一批移民香港的内地教育家所创立,而崇基学院位于香港新界的校园则是由内地移民香港的著名建筑师范文照先生所设计。如此,崇基校园的设计成为那个特殊年代中国大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研究案例。文章通过对崇基校园设计和建造过程史料的挖掘和梳理,讲述移民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如何与移民建筑师的设计理念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了一个具有特殊书院精神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0.
(数字代表期数和页数)亚洲建筑和世界文明… …黎棉超 1.30英国的古建筑保护……苏广平1.31生态文化、发展和建筑克·布埃尔1.27英、美的城市更新……吕俊华2.12荧国私人住宅………薛求理2.1 7中东国家的住宅建设 ………… [也门]纳吉h 2.24城市环境与城市设计… … 沈克宁 3.18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建设 ………………赵冠谦3.23平壤城市中心区的环境景观张建华3.60纽约的居住建筑和城市设计傅刚3.62国外老年人居住建筑发展概况 ………………胡仁禄3.27日本的现代二世同堂独院住宅 ………………宋泽方3.31澳大利亚老年人的居住与护理环境…  相似文献   

11.
纽约埃森曼建筑师事务所创办和主持人彼得·埃森曼是国际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其设计作品有大规模住宅和城市设计项目,也有独特的教学设施和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小住宅。美国哥伦布市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暨美术图书馆和东京Koizumi Sangyo公司总部大楼,均获美国建协奖项。柏林墙附近的查理边防站公共住宅,也曾获奖并成为柏林建城750周年纪念邮票的主题形象。1993年,造价6 500万美元的大哥伦布地区会展中心落成,造价3 500万美元的辛辛那提大学阿伦诺夫设计和艺术中心于1996年竣工。目前,埃森曼建筑师事务所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68…  相似文献   

12.
范路 《世界建筑》2022,(11):80-81
本文介绍了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建筑师、教育家彼得·埃森曼的形式理论,解读其准科学式的建筑分析与设计方法,并举例说明了他如何将形而上学式的设计意图和价值判断,转化为相对客观理性的形式句法操作。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城市设计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美国城市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和目前概况.介绍了著名城市设计教育家凯文·林奇对城市设计教育问题的看法和构想.并对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设计教育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本文还对我国城市设计学科的研究和城市设计教育问题提出了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老一辈著名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吴景祥教授,留法归来后第一项设计工程是,1936年设计的海口海关大楼。该大楼很有特色,令人过目难忘。从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和装饰特征来判断,该大楼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6)
民间面塑常应用于岁时、节令、礼仪等各类民俗活动当中,它加强了民俗活动的情境和氛围。民众以面塑寄托理想,祭祀神灵和先祖,祈求丰收和子孙繁衍,驱邪避害,纳吉迎祥。面塑从题材选取、造型方法到功能文化,都受到民俗文化的深远影响。文章以山西面塑为研究对象,阐述其造型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1)
黄炎培是中国近代"学思互进,知行合一"的著名教育家。民国初期,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黄炎培,以实用主义为指导,一边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在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目的、造就新型国民、服务经济发展、倡导实用教育、树立教学新理念等方面提出了富有远见的教育改革主张。这些宝贵的探索为黄炎培后来倡导和践行职业教育并成为原创型教育家,准备了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3)
百寿图是中国汉字独特的装饰艺术形式,是人们纳吉求福的祈愿,是民间生活的缩影,更是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自宋朝以来,百寿图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然而有关江阴百寿图方向的研究尚不多见。该文借助书籍、影像等珍贵资料和非遗传承人的诉说记录,观察、剖析江阴百寿图的样本,研究其装饰图案的丰富变化。  相似文献   

18.
欣闻风景园林正式成为一级学科,这是老一辈园林专家和新一代园林教育家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这一伟大变革时代的历史必然。日新月异的土地与社会变化,迫切需要以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园林文化为己任的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客家民居意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天矩地、方圆并陈的客家民居,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论述了“意象”的涵义以及中国古代观象制器、制器尚象的技术美学思想,指出客家民居有五类意象:追求与宇宙和谐合一的意象、向往佛国宇宙的意象、宣扬儒家文化的礼乐意象、生殖崇拜意象、祈福纳吉的意象。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
作为我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也逐渐发展成为当下新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材联系生活,从而促进历史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