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在地形、地势、水文地质等方面具有地下空间利用的先天优势,如何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重庆商业中心区诸多地下空间利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可持续开发策略:1)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形成"点-轴-网"地下空间规划格局,中心区进行"片状网络式"开发,外围区域为"散点聚集式"开发;2)与轨道站点结合开发地下综合体,并与人防工程及其他地下商业联通,形成以站点为核心的地下空间网络,建立环境舒适的地面空间和便捷可达的地下空间步行网络,以建立绿色、畅通、步行的可持续城市;3)因地制宜利用地形高差优势,以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主要手段,增强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效果,创造多层次的城市基面,增加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开发容量。  相似文献   

2.
商业中心区功能高度复合、空间高度集聚,其发展要求建立舒适的全步行系统、空间垂直发展。地下空间的立体化发展机制是利用地下交通空间带动“地下商业、休闲、娱乐”功能发展,增强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使之达到功能混合、空间集聚、交通网络化的目的。商业中心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的关键在TOD模式导向下以轨道交通为“发展轴”,与其他区域或中心联系;以轨道站点为“发展源”、地下步行网络为“发展流”、地下车库为“发展块”,将机动车交通全部放入地下,构建片区化、网络化、立体化、简洁化的地下空间形态,建立轨道影响区内的全步行系统及立体步道网络串联公共空间、娱乐空间、商业空间,促进商业中心区的立体集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徐华林  吴晓 《新建筑》2010,(2):125-130
商业中心的发展实质上是商业、服务、文化娱乐、办公等设施持续集聚的过程,通过相关层面的演变折射出商业中心空间形态的动态特征。在大量实证资料的支撑下,以南京市湖南路商业中心为例,从空间格局、功能结构、商业业态、开发强度等方面入手,对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以揭示类似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形态演变所具有的一般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4.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一个特定的地域概念,在城市结构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占据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对现代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案例分析,并以佛山市狮山镇中心区控规为例,梳理其发展演变的趋势,对当下城市商业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且从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研究角度出发,结合国外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利用的成功实例,归纳了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并对开发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刘金燕 《城市住宅》2021,28(5):89-90
广场能给人们提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公共场所,可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城市的客厅",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开展各种公共活动的室外休闲空间.20世纪末以来,我国以商业和交通为功能的城市中心区广场地下空间开发曾一度掀起高潮,其能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对地下空间利用模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经典的城市广场地下空间案例,为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提出科学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地下空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受陪都时期及其山地地形特征的影响,重庆地下空间的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特性。重庆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利用始于近代防空洞室的建立及上下水道的利用,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城市中心区建立了发达的市政管网系统及防空地下工程;直辖后,随着商业中心的建立,地下人防常用作平战利用的地下商业街,高层建筑地下室常用作商场及地下超市;2008年,重庆市规划局发布了《重庆市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试行)》,标志着地下空间开始进入因地制宜、大规模开发的新阶段。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地下空间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发展情况,突出地下空间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指出地下空间将是未来城市空间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地下空间的利用将推进城市的集约、可持续发展,将对原有城市发展的政策、法规、规划设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相似文献   

8.
杨玫 《建筑与文化》2021,(3):172-173
中心区是城市区域结构的核心功能片区,是第三产业和公共服务的集聚区.对城市片区级中心区城市设计的研究,是在规划和地块开发的衔接层面对中心区未来发展的适度把控.城市中心区的总体定位、空间框架、子系统构建三个递进层级的系统化逻辑的建立,可以从策略层面有效地去指导中心区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9.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苏州商业中心区演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泳 《城市规划》2003,27(1):83-89
选择历史名城苏州的商业中心区为案例 ,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历史阶段进行理论研究。整理其历史脉络 ,探寻其演化机制。指出 ,苏州商业中心区的形成、发展及其空间分布是个因素复杂的动态过程 ,并与整个古城的城市形态演化构成一个互动整体 ;商业中心区的演化和城市的道路交通结构总是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冲突和相互建构之中 ;商品流通的功能性质决定了苏州商业中心区演化的总体特征 ;公众活动是商业中心区演化的持久动力 ;交通工具变迁是影响商业中心区演化的重要技术因素。并从规模容量的控制、建设周期的调整、公共环境的完善、交通工具的引导几个方面对今后的更新建设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工业建筑》2019,(11):103-107
为提高城市空间集约化利用程度,地下空间开发与重构已成为城市中心区发展的重要趋势。国贸换乘大厅与交通一体化工程处于CBD核心区,基坑边线紧邻地铁换乘通道及出入口,通过基坑支护设计创新、施工前对已有轨道结构的安全评估以及施工过程信息化施工,实现已有轨道结构和周边环境变形控制。作为典型的城市中心区更新项目,为之后类似地下换乘空间开发与重构项目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心区圈核结构的阴影区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宴  胡昕宇 《城市规划》2012,36(10):26-33
从典型城市中心区的阴影区分析入手,通过大量基础条件相近的国内外中心区案例的量化比较,从中心区阴影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减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形定量研究,分析圈核结构模式中阴影区的特征指标以及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价值、规划布局的关系,据此可建立基于圈核结构模式的城市中心区阴影区空间深层次规律。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21,37(2)
南宁龙岗商务中心区作为南宁战略发展的市级商业中心,在商务功能区迅速集聚扩展过程中出现了配置过剩、人气不足等问题。文章以南宁五象新区龙岗商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实践为例,总结其在商务空间功能复合、地下空间挖潜、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及城市整体形象塑造方面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城市在盘活商务区存量用地、重建各功能区凝聚力、引导商务区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中心区概述 城市中心区一般指集中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的核心地区,由于每个城市都有其辐射和服务的区域.因此它不仅是城市的中心而且是区域的中心。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与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由城市的地理位置。规模、交通条件、历史发展所决定.使城市中心区各具特色。城市中心区包括城市的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等.商务活动是其主要功能.城市所辐射的区域越大.其商务活动的功能就越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市的中心区是由城市的商业中心演变而来的,形成了商务办公、商业零售及其它职能混合的城市综合中心,在区位上大体相当于城市的地理中心。  相似文献   

15.
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平  陈志龙  王玉北 《山西建筑》2007,33(10):28-29
以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为例,介绍了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需求类型,并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做了类比分析,通过城市内外变量数据对比及经验校核方法,对该区域地下空间的开发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分析,以准确预测出未来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以地下空间开发为引导的都市空间结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都市现代化的过程,地下空间作为一种有力的城市形态“成形力”(shapingforce),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起重要作用。一方面,现代城市演变很大程度取决于交通方式,地铁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发展与更新有明显的指向性,沿轴产生以整体进步为导向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促进城市局部高强度开发,呈团块状发展。未来地下空间形态与都市空间结构将出现协同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北京商业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夜间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活动与白天的差异,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世贸天阶和西单广场。调研的内容包括北京夜间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使用现状调研,总结北京夜间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通过此调研为北京市乃至其他城市夜间公共空间的研究、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地下空间的功能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地下空间的内涵得到扩展,成为"供人们活动的城市基面以下的空间"。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部分,逐渐形成"紧缩、生态、高技"的场所感,其利用将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它既是城市开发行为及城市活动关系的中介也是最终的产出,它在城市社会关系中逐渐成长,并最终影响社会行为及社会认知,关系着经济、政策、权利等社会发展的多方面矛盾因素。对于地下空间城市属性的认知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地下空间的认知度,促进地下空间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下商业空间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商业设施的有效补充。以内陆城市兰州为例,从发展历程、分布情况、开发形式、规模等几个方面分析兰州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空间现存问题,研究提出结合地铁换乘点统筹规划、地上地下城市空间立体开发,改变地下商业空间单一形式,空间形态人性化设计等地下商业空间整体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陆家嘴中心区城市空间演变趋势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浦东陆家嘴中心区城市空间发展历程的历史回顾,揭示了陆家嘴中心区空间形态由"国家视角"到"日常生活视角"的演变趋势。趋势表明,陆家嘴中心区自1990年代跃迁式发展之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它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关照成为空间塑造的核心考虑因素,这将使陆家嘴中心区的空间形态趋于优化、甚至促发质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