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Planning》2015,(10)
文章从魏晋风度谈到魏晋美学,分析了魏晋美学形成的背景及其特点,并最终落到魏晋时期绘画的特点上,探讨了中国绘画的浪漫主义特点与魏晋时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自然"作为老庄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魏晋中国思想界的基本概念与词汇,对当时的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佛典翻译中,"自然"可以作形容词、副词、名词,有"自己""单独""不求师""自然而然"等含义。"自然"具有肯定义与否定两方面意义,从肯定方面来说,与"般若波罗蜜""空""无所得""实相""本性"等同义;从否定方面来说,主要是印度外道的"自然无因论"。"自然"在僧肇、道生的思想中都具有形而上的特点;但是,在慧远的思想中是用来论证因果报应的必然性,"自然"具有"自然而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4)
文徵明作为明中期吴门画派中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文氏山水图式。文徵明寄情于自然山水之间,是与魏晋玄学崇尚的主体精神密不可分的。文章阐述文徵明山水画中对魏晋玄学主体精神的隔空探幽,揭示魏晋玄学对文徵明绘画审美思想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71-75
魏晋姓氏称谓和人名取义都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姓氏称谓中的单称姓、官职+姓氏、郡望+姓名、姓氏+尊称等形式,人名中的体现门阀观念、玄虚色彩、佛道信仰和儒家思想等取义,都是该时代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的反映。姓氏称谓和人名取义表面问题虽小,但其所反映的内容却很丰富,以小见大,有利于我们对魏晋历史的观察更清晰、更深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4)
以线描为主要绘图模式的中国绘画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进入中国古代美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无关系。一段稳定的历史时期后,必然会出现动荡不安的历史时局。魏晋风度的出现,是社会审美与思想方面经历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也是促成我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审美风尚转变的原因之一。此期中国美术史上出现了针对美术本身的美学理论与美术创作高峰,突出体现为顾恺之、谢赫、姚最等人的理论著述,还包括宗炳和王微对于山水画新领域的开辟、"卧游""畅神"等说的提出,等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曹魏西晋诗歌描写松树侧重写其健劲、纯洁、生命力强大等内蕴,东晋诗歌重在写松树挺拔洒落的外观,陶渊明多用比兴手法写松,将自己高洁的品质、高远的人生境界融入松树,形成意象。刘宋诗歌描写松树形象出现了变化,或以写实手法写纯粹客观之松树,或融合赋比兴多种手法写松树,将松树的外观描写与诗人的寄托融为一体,终使松树形象稳固地扎根于中古诗歌之中。  相似文献   

7.
张晋毓 《现代装饰》2014,(2):147-148
正箸俗称筷子,是咱们中国人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传统饮食工具,即便现代科技的冲击让诸如毛笔、秤杆等传统工具渐渐失去用武之地让人们悄然淡忘并束之高阁,筷子却成了唯一一种无法从东方人生命里割去融入我们骨血的物件。虽然每个人对筷子都不陌生,但又有谁去仔细参详过这件上至帝王下至乞丐皆不陌生的物品呢?又有谁明白在这小小物件背后的东方之美呢?筷子在中文字典里的解释为: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形条棍,多用作餐具,其材料或竹木或牙、骨、金属等,形制或方或圆各异。追溯筷子的起源民间流传着筷子诞生于大禹时代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1)
中国茶艺蕴含自然、人生、禅和器物等方面丰富的美学思想,因而对设计美学有印证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28-31
北京地区所发现的魏晋北朝时期遗迹不多,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也比较薄弱,未形成综合系统性的研究,以致在考古发掘和研究过程中出现一些偏颇。基于此种情况,从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概况入手,对魏晋北朝时期的墓葬以及宗教遗迹进行简要梳理,并且将遗址遗迹的形制特征和出土器物情况做出总结,希望能够为这一时期的考古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铎 《华中建筑》1997,15(4):88-91,94
该文分析了东汉,魏晋和北魏洛阳皇家园林发展的条件;探讨了这一时期洛阳皇家园林扫展规律,园景构成的特质及其从秦汉以致向唐宋自然园林过渡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4)
魏晋士人在"名教"日益衰落,自我价值无法实现时,积极向外寻求解决途径,通过一系列探索,以老庄"自然"之道解释孔孟经典,重新定义"名教",使得二者得以统一,从而完成自我生命价值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均按照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形态结构美学体系,但实践美学把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直接当作美学命题,没有找到美学特有的问题域,后实践美学以当代西方的个体哲学为美学的哲学基础,极为便利地阐释了审美活动的现代内涵,但后实践美学历史主义意识的缺乏使其理论不具普适性,其审美至上主义更有偏执性和虚幻性。实践美学的历史唯物论和后实践美学的个体主义是其留给新世纪中国美学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13.
风水美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风水的研究颇多,有许多人从科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地理学、生态学等角度对风水的流变、内涵与价值取向进行了大量研究;也有一些从审美角度来探讨风水美学思想的文章,但多为一鳞半爪,语焉不详,尚未能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认识我国古代风水美学思想。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价我国古代风水术时指出,风水术“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的成分”,“遍中国的田园、房屋、村镇之美,不可胜收,都可藉此得到说明”。另一位英国学者帕特里克·阿伯隆也指出:“在风水下所展开的中国风景,在曾经存在过的任何美妙风景中可能是构造最为精美的”。这充分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6)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的沟通方式、观感方式和触摸方式逐步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升,如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提升界面的美学价值,对于美学设计而言至关重要。该文从视觉美学、互动美学、体验美学三个方面阐述移动界面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时代高速发展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下,空间设计的风格逐渐趋向于归隐与自然,人们对于能提供高质量小型聚会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对魏晋时期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中的人物进行分类解读,选取士人群体作为解读对象,分析总结了无为士人、旷达士人、放诞士人这3类士人的形象和性格特点,并将3类士人的性格特点分别结合空间组合、空间形态和陈设艺术,提出人物解读与空间设计的结合途径,在推进文化传承的同时,为空间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往往被视为建筑设计的新工具和新手段,其美学方面的意义易被忽视.本文从社会学意义上的建筑美、物质形态的建筑美、理想中的建筑美三个层面阐述数字技术给建筑美学带来的影响.社会意义方面,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设计(互动美学),数字技术将对建筑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性等重新诠释,机器感知、远程控制等拓展了人的“感觉”,促成建筑与人互动;物质形态方面,探讨理性控制替代主观想象的设计(过程美学),虚拟现实技术将引入时间、质感、声音等诸多要素,体现四维之美;理想形态方面,探讨综合性而非还原性的设计(整体之美).数字技术有助于实现建筑形式的跃迁.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筱祥 《中国园林》1992,8(2):14-22
美与美学引言对于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什么是美术,什么是艺术?有关这些问题的看法,不仅社会上思想混乱,甚至在哲学界也争论不休。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作家,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在他所著的《哲学辞典》美的辞条(法文原版为 Beau 英译本为 Beautiful)中,他发表了如下的意见(本文不打算长篇引用他的原话,只想把他的意思概括地介绍如下):“美是什么?如果你去问一个雄的癞哈蟆,它会回答美就是他的雌癞哈蟆,两只鼓出来的大圆眼睛,黄肚皮等等;如果你去问一位几内亚黑人,他就认为美是皮肤漆黑发亮,鼻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3,(21)
"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这俩种美学风尚在中国一直都并存,魏晋六朝时期,因为战争,文人纷纷隐居,清谈玄学,研究佛理,兼容儒道,在审美方面有了转变,"初发芙蓉"为上。  相似文献   

19.
殷力欣 《建筑创作》2006,(12):143-149
在我所认识的那些有成绩、有名望的学者中,就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言,有些人谈吐儒雅而衣着考究,有些人谨小慎微尽量表现得很普通很平民,另有些人则性情乖张而不拘小节。莫宗江先生(1916-1999年)是无法简单归类于这三种类型的。他一身布衣(有些还是自己剪裁的),但永远是那么整洁、得体;他有很洋派的地方,如好打网球,有喝英式红茶的习惯等等,但这似乎主要是以健康起见的,他需要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他的研究事业中去——中国古代建筑和诗书画艺术;他健谈、幽默、措辞讲究、机锋敏捷,同时他也很熟悉寻常巷陌的生活琐事、贩夫走卒们的日常话语,信手拈来,即成鲜活的社会文化史料,赋予其深层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刘德宝  张红星 《市政技术》2020,(2):71-74,80
近年来,我国关于桥梁美学的研究广泛而深入,但是基本上都是按照西方的美学体系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在认识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笔者研究了古代桥梁蕴含的传统美学观念,以及道家美学和儒家美学对古代桥梁建设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桥梁美学体系具有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