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获得对低压电网实施网地绝缘监控的有效方法 ,研究了网地绝缘监控技术 ,可实现对低压电网的全线监控 ,使其安全经济运行 ,并可替代剩余电流漏电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低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漏电保护系统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μC/OS-II与LabVIEW的井下低压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该漏电保护装置采用集中控制模式与零序电流相对比幅法、零序电流方向法和零序电流群体比幅比相法相结合的漏电选线方法完成数据采集;监控软件实时监测井下低压电网运行状态,对漏电故障进行报警和记录。应用表明,该漏电保护系统人机界面友好,能够可靠、快速地实现漏电保护,提高了低压电网供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根据电力相关法律和规定,在TT接线方式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出线处必须加装总剩余电流保护器,对每一用户也要加装末级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规定:农村低压电网宜采用TT系统,城镇电力用户宜采用TN-C系统。针对农村低压电网普遍采用TT系统以及TT系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这2个问题开展实例研究,探索农村低压电网接线及保护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4.
漏电信号的识别技术及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剩余电流型的漏电保护技术基础上,对TN电网系统中的故障漏电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基于剩余电流变化量法的漏电保护理论,根据剩余电流变化量的特征识别漏电电流。研究了突变漏电和缓变漏电特征的数学表示方法,建立剩余电流、突变漏电、缓变漏电的保护体系,提高了漏电保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压配网TN-C-S系统固有剩余电流大、多级剩余电流漏电保护难以投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剩余电流和不平衡电流突变向量的电流分离漏电保护方法。首先,分析TN-C-S系统剩余电流成分,提出负荷投切不影响剩余电流向量与不平衡电流向量之比M,而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刻会导致M值突变。其次,利用低压配网负荷投切频繁的特点连续更新M值,实时计算系统漏电流突变幅值,以漏电流突变幅值越限作为故障判据。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所提方法对50 mA以上漏电故障的正确识别率达99%以上,变压器出口处可靠动作阈值可低至70 mA,能够满足TN-C-S系统多级漏电保护的灵敏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又称剩余电流保护器)是一种主要用来防止因间接接触而导致触电事故的保护电器,在低压电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所谈及的漏电保护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或组合装置.  相似文献   

7.
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又称剩余电流保护器)是一种主要用来防止因间接接触而导致触电事故的保护电器,在低压电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所谈及的漏电保护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或组合装置.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电网中存在大量的谐波和干扰信号,使剩余电流信号发生严重的畸形,导致漏电保护器判断的误动作或不动作,从而引起设备用电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为了提高剩余电流的采集精度,需要将采集到的剩余电流信号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处理.采用电网谐波处理的自适应算法,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该法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对剩余电流信号进行提纯,并达到有效的滤波.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变压器中性点高阻接地低压电网发生单相漏电时各支路零序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种通过两条支路零序电流比值的实部进行选择性漏电保护的方案.借助Matlab软件仿真及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对该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在不采集零序电压的条件下实现低压电网的选择性漏电保护,不仅可靠性高,还降低了硬件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漏电保护器是农村低压电网中最主要的保护设备。在低压电网中,当发生人身触电、漏电和单相接地故障时,它能迅速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运行,是否产生拒动或误动现象,是漏电保护器能否真正起到保护作用的关键。1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农村低压电网中,配电变压器0.4kV侧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广泛应用于农村低压电网中。图1 LH零序互感器,H执行元件(图1)中,正常情况下,不论三相负载是否平衡,由于三相电流ia、ib、ic、和中性线电流in均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低压配电网漏电保护运行效果较差,特别是TN-C系统尚无合适漏电保护方法的问题,分析了不同接地方式下低压系统中单相漏电故障及负荷波动电气量变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负荷电流闭锁的低压配电网漏电保护方法。该方法分别以剩余电流变化量越限和负荷电流变化量越限作为保护启动及闭锁条件,实现漏电故障与负荷波动的有效辨识,进而在两种工况下分别开放、闭锁保护,减少误动。所提方法可以克服分布电容电流和负荷波动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适用于包含TN-C系统在内的不同低压系统。仿真及实验录波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可实时监测剩余电流的智能电能表设计方案。该方案在现有的智能电能表硬件设计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对剩余电流的测量、报警、超限记录等功能,结合现有的智能电网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对用户的剩余电流信息进行采集和统计,实现对用户线路的剩余电流超限故障进行诊断、定位和预警。该设计提高了低压配网的用电安全,保障用户用电的人身与财产安全,深化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低压电网漏电流综合监控系统包含智能漏保断路器、数据集中器和监控主站。智能漏保断路器采集线路负荷及漏电流,记录故障信息,并通过Zig Bee网络将数据传至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将所有的智能漏保断路器的数据汇总后,由GPRS网络上传至监控主站。监控主站运用故障定位算法定位故障区段,发出遥控断路器分合闸命令实现故障区段的隔离和非故障线路的恢复供电。所设计的系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对漏电保护的认识、做好低压电网漏电保护工作、进而为减少人身触电事故,从220/380V三相四线制采用TT系统特点出发,论述低压电网漏电保护的原因,电网三相不平衡漏电电流对漏电总保护的影响、实施全网漏电分级保护的必要性、如何做好漏电分级保护级间配合问题、漏电分级保护中各级保护器的选型、漏电保护器安装接线和电网运行方面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小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能自动切断电气设备漏电故障,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已在低压电网中广泛采用。能否真正发挥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保护作用,正确的接线也是关键所在。本文论述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使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时接线方面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0 概述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利用检测被保护的低压电网内部所发生的相线对地漏电或触电电流的大小而作为发出跳闸信号并完成跳闸任务的保护电器。正常情况下,低压电网相线对地漏电电流(对三相电网则是不平衡泄漏电流)较小,达不到漏电保护器的动作值,因此漏电保护器不会动作。当被保护低压电网内发生漏电或人身触电等事故时,通过漏电保护器检测元件的电流达到动作电流值时,这时漏电保护器就会发出跳闸指令,使其所控制的电路断开,从而起到漏电或触电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低压电网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运行机理,得出决定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的主要因素及漏电保护器动作的临界条件,并结合实例论证电网不平衡阻抗对漏电保护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低压供配电系统中,剩余电流引起各种安全隐患。设计了一种自动选择组网方式的剩余电流检测系统,可在无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的情况下正常测试剩余电流情况,并上传到剩余电流监控主站,极大地提高现场剩余电流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刘灿  李奎  张宁  王尧 《低压电器》2012,(16):13-17
根据网络化发展趋势,实现了可用于低压剩余电流保护领域的剩余电流保护器(RCD)的数据管理监控系统。系统基于LabVIEW,将单一的智能RCD组成智能监控网络,实现对检测数据的采集和管理。介绍了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及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在提出数据库隔离通信程序和显示程序方法的基础上,将数据库分成数据映射区和历史数据储存区,实现了数据库的快速存储和查询,具有管理方便、界面友好、操作灵活、便于系统功能扩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张洪 《华中电力》2011,(5):46-48
在交流50Hz,额定电压为380/220V,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按TT方式运行的农村低压电网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别安装在电源端、分支线路和负载端构成三级剩余电流保护系统,各级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是实现有选择性的重要保证,该研究系统阐述了各级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动作电流值的整定,对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