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阐述化工安全教育和职业健康科学的发展现状,分析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的自身特点,本文联系现代化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化工安全技术与职业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进探索,总结出适合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完善了高职化工类的化工安全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课程、教师、学生3个角度,剖析了唐山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机械专业中高职教学过程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解决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有效举措。高职化工类专业承担着为我国化工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我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学仍存在只重视知识讲授、强化技能操作训练,轻思想理论教育的问题。通过深入探究高职化工类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以期提升高职化工课程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尽快满足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工专业从凝炼专业定位与学科特色出发,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健全育人功能、科学规划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完善校企协同机制等举措,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精神,以期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化工类专业的高质量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化工制图与CAD》是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足,课程间结合度不高,教学方法简单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重视见习环节、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做好相关课程有效衔接、采用模块化教学等措施,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化工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学生动手技能培养不够突出等问题。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根据化工行业对一线实用型化工人才的要求,对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改革,《化工单元操作》是其中之一。主要从课程定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化工装备CAE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将CAE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构建了以项目驱动教学为导向的化工装备CAE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依据“三创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笔者立足化工机械类专业的课程定位,明确化工装备CAE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化工装备CAE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晓春 《广州化工》2013,(22):187-188,201
以江苏省"中高职3+2分段培养"项目立项为契机,构建了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岗位适应训练四个部分,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纳入到课程体系,旨在为化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蔡凤  解彦刚 《广东化工》2013,(22):181-182
以江苏省“中高职3+2分段培养”项目立项为契机,构建了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结构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岗位适应训练四个部分,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纳入到课程体系,旨在为化工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化工原理是制药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程性课程。针对当前制药类专业化工原理教学多类同于化工类专业教学的现状,我们除编写了适于制药生产特点的制药化工原理教材外,还补充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教改实践,具体措施包括:向同学们阐明制药生产与化工生产间的内在联系、增选与制药生产密切相关的计算实例、增设具有制药学科特色的开放性实验,及引介新兴的制药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是国内化工类专业最大规模的学生学科竞赛。它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以化工设计竞赛为依托,深化化工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在衔接、系统性,充分将竞赛内容贯穿于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突出"以应用为本",体现"学以致用",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应用型化工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刘英梅 《山东化工》2015,(4):119-121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中高职化工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多方面方面分析了造成中高职在该课程教学上衔接不畅的原因。针对职高学生的实际,提出了在教学内容上、技能训练上、教学方法上衔接方案。  相似文献   

13.
《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是一门化工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该课程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包括教材、教学内容选取、项目化教学及实验课程实施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课程改革措施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化工原理系列课程主要包含了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及化工原理仿真实习,该系列课程是我校化工及邻近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这一系列课程的教学水平,对培养化工类专业学生的化工专业素质和工程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课程教学具体设计方案、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等方面介绍了我院在化工原理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强人才。本文中通过统筹中高职协调发展,重点研究课程体系衔接,促进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领域相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搭建了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创新了中高职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聚氯乙烯生产技术》课程建设实践为例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仿真教学、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完善、大学城空间课程资源建设和课程考评体系建立等六个方面对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建设实践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课程模块化是将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化工专业"应用转型"的根本。本文以化工设计作为构建模块化课程的主线,以地方行业的需要及发展前景为依据,提出了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建立了突出对应用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践耦合的模块化课程新结构,设计了理论-实践耦合的化工专业模块化课程实施方案,融合了课堂教学、课题练习、案例分析、项目研讨、实验实训等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发了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在实践与理论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获得了作为教学主体的成就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职业技能和工程素养。  相似文献   

18.
刘想  邢玉娟  王凤 《广州化工》2022,(20):246-247+261
《仪器分析技术》是高职药品类、环境类、化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胜岗+转岗”能力有重要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仪器分析技术》教学团队通过整合优化课程教学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适用于疫情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为后疫情时期的职业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教学对于学校、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化工及机电类专业安全教育实践课程开设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之前,本文主要阐述了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安全教育内容等,突显化工及机电类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胡春玲  朱开宪 《广州化工》2012,(5):186+190-186,190
化学反应过程与设备是化工类专业的主要课程,针对该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状态阐述了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具有化抽象为直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优点,能够适应对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对新型化工人才的要求,多媒体技术在本课程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