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孙莉莉 《现代装饰》2013,(6):120-121
篆刻艺术是雕刻艺术的一种,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其悠久的艺术历程中,书法艺术中线条的运用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元素。而它的形式、技法和内容则与中国传统的浮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某种角度来说,浮雕艺术为篆刻艺术的发展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而篆刻艺术也丰富着现代浮雕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8)
公共艺术是新兴的艺术门类,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视觉形式。观者在公共艺术中,从传统的审美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艺术参与者。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发生场所,随着当代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赖于建筑雕塑和广场存在的空间,图像赋予了城市空间更多的内涵。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本里的一种视觉文本,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将从公共艺术与城市文本的概念出发,论述公共艺术如何通过地域精神对城市文本重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1)
篆刻艺术是中国书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东巴文字生动有趣。笔者分析了篆刻肖形印和东巴文字的特点,对东巴文字篆刻艺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4)
文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地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素材。如何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教育者一度思考的课题。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当前艺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要发展目标。文章主要阐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状况,从而指出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对于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9)
公共艺术源于公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的提高,是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正确理解公共艺术呈现的形态与呈现方式,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公共艺术的创作基于艺术家对公共艺术和公共行为的认知、社会公众的认知,如何打破国家、语言限制对艺术进行交流,是当代公共艺术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公共艺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通过分析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国内外公共艺术作品的实例,探讨如何在城市景观中体现公共艺术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基本职责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服务于社会,起到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作用,城市空间中信息的流动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方式,公共艺术作品是以艺术形式来传递社会公共信息和文化精神新型载体。公共艺术设计在现代环境中运用,要以现代生活方式为纲,以传统文化为根基,把传统文化作为公共艺术创作的意识来源。通过对当代各种价值的综合,把社会、经济和文化进一步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的整合。如何将现代西方装饰研究中的先经验吸收到中国装饰艺术传统的框架之中,完善中国装饰文化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1)
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反观意识。公共艺术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教师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应用解构主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意,创作出既有文化性又有现代创意的作品。该文从解构主义和公共艺术的文化性入手,探讨公共艺术教学中对于解构主义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开始不断发生变化。公共雕塑艺术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并逐步成为了城市中环境艺术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开始迅速涌入我国,形成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公共雕塑艺术也开始发展着转变,从最初的空间艺术向着环境艺术发展。那么,在文化交流如此激烈的今天,如何保持公共雕塑艺术的民族特性,如何能够通过公共雕塑艺术来实现环境艺术的营造,需要当代人进行深入思考与解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8)
文章结合书画篆刻创作实践经验,从篆法、刀法、章法等多方面对赵之谦存世的篆刻作品的风格与形式进行分析,探究他如何从前代篆刻家那里取法,如何重新组织整理各种金石文字资源,标新立异、别开生面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  相似文献   

11.
公共艺术近年来是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如何有效地利用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来为城市增添色彩、增加魅力和内涵是当下很多城市在不断探索的问题。文章选取了在城市公共艺术方面颇为成功的一个案例——群雕《深圳人的一天》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城市公共艺术是如何与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并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为公共艺术如何与城市的融合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雕塑中,社会价值比艺术价值更重要,共性比个性更重要,公众的普遍认同比雕塑家个人的喜欢更重要。强烈的艺术责任奠基公共艺术的辉煌城市雕塑是公共艺术、景观雕塑、环境雕塑这些概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初的公共艺术就是指城市雕塑。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共艺术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它包括公共生活空间中所有可以艺术化的东西,试图让人  相似文献   

13.
许凯明  祝莹 《安徽建筑》2005,12(5):19-19,21
公共艺术是艺术公共性的独立形态,它涉及艺术、广告、产品、建筑、景观等多种形态。公共艺术在当代被赋予了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内涵。公共艺术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得到蓬勃发展已经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这不仅仅是艺术浪潮的延伸,也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的城市和建筑景观表现力平乏的对立物。建筑和城市作为公共艺术是有其独特性的,它们不仅是功能与技术的载体,更蕴涵着人类的现实理想和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3)
教育的主旨在于教书和育人两个方面,因此,在高等院校设置的篆刻艺术课程,不仅应该担负起传递篆刻艺术知识和技能的责任,还应承担起引导大学生感悟人生,进而完善人格素养的责任,从而在有限的课时中同步推进对大学生篆刻艺术的培训和人格素质的培养。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实施人格素质的培养,绝不是空泛的道德说教,必须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完善。  相似文献   

15.
毕宁 《城建档案》2009,(7):22-27
新中国成立后,这门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到了今天,篆刻材料和工具种类大大增加,使得普通爱好者都能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篆刻艺术创作。篆刻,又称印学,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甲骨文便是最早的篆刻。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印章的出现,篆刻逐渐成为专门的技艺。  相似文献   

16.
王永刚 《风景园林》2011,(6):148-148
公共艺术,就是围绕公共问题寻找出特定的、隐含在特定公共区域范围里问题的线索,寻找一种新的角度和方式,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因素,用恰当的、综合的艺术形式(有形的、无形的)予以转换。公共艺术与生活是一种平行的发展关系,一旦开始就没有结束。公共艺术的目标是将公共意志、利益、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21)
当今社会中,一些公共艺术家将当代性和传统性对立起来,产生了一些要么只追求现代形式,要么生搬硬套传统模式的公共艺术。其实,当代性和传统性并不是对立的,文章用解构主义思想解读公共艺术中的当代性和传统性,以期理顺当代性和传统性的关系,让传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获得新的创意。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6)
传统中国画艺术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数千年来,中国画形成的绘画技法、意境等在当前艺术语境下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认识当前艺术语境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审美需求,如何让传统中国画艺术与时代结合产生新的艺术境界,这是传统中国画艺术在当前艺术语境下发展面临的问题。该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让传统中国画艺术在新时代和新的艺术语境下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9.
宋金砖雕艺术的深厚内涵,和民族性特征,为当代砖雕艺术转换为具有本土民族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宋金时期砖雕艺术的内涵和形式所表现出的公众性,与当代公共艺术具有惊人的共通性,是我们将二者相提并论的前提。宋金砖雕对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具有以下诸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8)
非永久性公共艺术拓展了公共艺术的范围,是一种处于持续发展中的多元艺术形式,它使艺术家有更多机会探索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表达,使公共艺术更具多样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