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组景手法     
沈福煦 《园林》2002,(6):10-11
  相似文献   

3.
景观建筑艺术形式的发展,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其它艺术形式作为先导而具有发展上的滞后性。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在欧洲、北美、南美、日本一些国家的庭院和景观设计领域已开始了持续不断的相互交流和融会贯通。其中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及其包含的各种艺术流派,文化运动,甚至新科学技术都对当代景园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家和建筑师们试图从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去构筑当代景观设计的框架,找回可以感知的自然空间。本文试图从上述若干方面分析和梳理当代文化艺术对景观设计语汇的丰富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迪  张天宇 《华中建筑》2010,28(3):77-80
在"九华山佛文化展示中心暨景区游客中心"项目的设计中,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及方法,并以代表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最高成就之一的"起、承、转、合"的模型理论,安排组织空间序列,形成仪式化的行程编排,以求获得一种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心理的空间吟说。  相似文献   

5.
程克容 《规划师》2005,21(9):30-32
武汉琴台文化广场坚持“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场地地形高低起伏、景观丰富的优势,突出广场的开放性、生态性、景观性、亲水性和空间的整体性和荆楚文化主题,将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相结合,创造特色鲜明的荆楚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空间中街道空间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其中的街道空间的内容、形式特点和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实例给出了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一些方法 ,可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庆 《山西建筑》2009,35(24):52-53
从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两方面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中文化内涵的引入,特别强调了开放空间应作为城市的历史记忆、开放空间与城市肌理及其他用地的功能相交融、以人为本,以增加城市开放空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庞琳  白淑军  张园 《城市建筑》2014,(4):200-200
文化产业的兴起带动了文化产业园区的进步,文中对园区空间的景观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营造文化产业园区空间景观的规划策略,希望能为此类场所设计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园林往昔丰富并灵动着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布局,现今其意境空间营造思想仍深刻影响着当代建筑空间建构。传承中国园林处理建筑与庭院的“空间渗透”、“景物互借”、“意境序列”等思维理念.结合多元化功能需求重构空间组织。本文选取地景化建筑案例分析归纳当代地景化建筑空间延续传统园林思想,整合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高层建筑自身及其底部开放空间的建设方兴未艾,但同时也突显出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人行为因素的忽视以及高层建筑对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并导致场所精神缺失等。从环境行为科学入手,在分析人的行为需求与对环境的认知、了解高层建筑对底部开放空间和人心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着重从人的行为与开放空间的互动关系出发,挖掘空间失落的原因,并基于人的行为特征提出一系列空间规划策略,形成良好的空间与行为互动关系,以创造满足人们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需求的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1.
周宏俊 《建筑与文化》2016,(11):194-196
以日本的借景园林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整理借景园林的案例,分析空间及视觉层面的群体特征,并探讨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具体选取了32个典型的借景园林案例,以及其中"背山"的布局方式,基于景观视觉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借景意识与园林及其环境的空间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发现园林的借景意识与借景对象的视觉尺度间存在对应关系,借景园林往往基于借景对象而得以布局,并从中总结出了"小中见大"的空间及视觉特质。  相似文献   

12.
在本文中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怎么让城市公共艺术通过其功能性中的互动作用成为公众享受的去出,让公共艺术创作的视觉效果和经验可以给城市公共空间更多的实用功能,让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成为在公众记忆中的一个亮点,给予人们的视觉上享受和精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乡村地区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宜居环境的热门选择。乡村公共空间作为社交、休闲和文化活动的场所,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乡村地区的资源和资金有限,高成本的景观设计方法并不适用,因此需要制定一种低成本的景观设计方法。借助AHP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同时计算了各因素的权重,得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低成本景观设计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冯伟 《南方建筑》2005,(1):51-53
连州丈化广场二期建设是广场一期的补充和完善,在设计中体现了广场空间的延续和呼应,并运用多种设计手法,来达到体现连州山水文化,风土人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是以"得景"为目的。通过地宜条件和时宜条件等有利条件的创造与利用,以及对不利条件的转化,来强化人的"得景"感知,实现借景。得景方式的差异,取决于人感受外部事物的5种方式。按照人对园林景物的感知方式的不同,把借景手法分为因视觉借景、因听觉借景、因触觉(肤觉)借景、因嗅觉借景等4种方法。而计成在《园冶》中所论述到的近借、远借、俯借、仰借,大多属于因视觉借景。本文以"风"这一得景主题为例,探讨上述借景手法在园林中的应用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2)
在世界园林体系各种包罗万象的创作手法中,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东方园林的创作根基,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方法,对比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而对于园林中景点的创造,障景与分景在其中处处被体现,对于这些园林设计手法的研究,无疑会对中国园林今后的建造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郭海 《山西建筑》2007,33(3):42-43
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设计中体现广场丰富文化内涵的方法,从周围环境、街道两方面阐述了营造广场中协调场所空间的措施,论述了其环境设计的处理手法,从而优化城市整体性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市民生活的关联的说明,阐述了城市设计的意义及其与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和都市景观的关系,重点阐述了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及其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地铁车站地面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南京地铁一号线的调查研究,从景观特点、景观构成、控制要素以及设计原则等方面对地铁车站地面空闻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地铁车站是地铁交通系统中联系外界城市环境的唯一节点,是展现城市人文特色及城市面貌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