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理解三种刚度比的适用范围,以及合理调整结构的侧向刚度,在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兵  陈萱 《建筑结构》2005,35(12):79-82
总结了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剪切刚度比、剪弯刚度比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为了帮助SATWE软件用户正确地选择刚度比的设置,结合一个框支剪力墙结构算例,探讨这三种刚度比在SATWE软件里的适用范围及实现过程,并提出在运用SATWE软件进行结构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我国现行规范给出的按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楼层剪力与楼层层间位移比等三种计算楼层侧向刚度方法的研究,指出剪切刚度是剪弯刚度的简化算法,当抗侧构件高宽比1≤h/b≤4时,采用剪切刚度计算误差较大;由于无害位移的存在,按层间剪力和层间位移比来计算楼层刚度,会使得结构中上部楼层的刚度计算值比实际刚度偏小;剪弯刚度可综合考虑楼层各抗侧构件的剪切、弯曲和轴向刚度的影响,按其计算的楼层侧向刚度结果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重点介绍了几种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因素,在有效控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惠州一工程实例研究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5.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转换层上部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比计算方法有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选择参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艺  周永艳 《建筑》2010,(14):56-57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楼层侧向刚度是很重要的计算参数,其计算方法选取直接影响结构计算各项控制参数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层间剪力位移比"的计算方法对侧向刚度规则性的判断存在局限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为了解决侧向刚度规则性判断的问题,提出了"层间剪力位移角比"的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结合算例可以看出,对于以弯曲变形为主的结构,此方法结构概念明确,得出的结论符合工程经验,是对规范方法的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区铭 《中外建筑》2001,(2):34-36
通过对某高层综合住宅楼这一框支剪力墙结构取用不同的层剪切刚度比进行空间计算,分析其各种数据,从而得到层剪切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并为日后同类型结构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框-剪结构剪力墙中断和楼层刚度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剪力墙高度不同对框 剪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以及不是对所有的框 剪结构都需要把其剪力墙延伸至整个结构高度的结论 ,作者采用杆系 层间模型对剪力墙高度不同的、剪力墙刚度中断的框 剪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响应分析 ,得出了剪力墙可在框 剪结构反弯点以上截断的观点。同时 ,确定了该模型结构的转换层处楼层刚度比 ,并以此作为衡量转换层是否需要加强的具体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恒 《山西建筑》2012,38(20):42-43
通过调整剪力墙布置,来调节医院设备层由于层高突变带来整体结构刚度突变造成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在设备层下部刚度较小楼层增设剪力墙,可有效增加楼层刚度,减小层侧向刚度比,使之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高层建筑结构层侧向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高层建筑结构层侧向刚度计算方法。对剪力墙、框筒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工程案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侧向刚度、侧向刚度比的对比分析。建议的计算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层竖向构件截面、层高和材料的刚度特征及两端转动约束的实际状况,其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结构的真实侧向刚度,可供工程师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嘉润·中华园A、B座为一幢转换层设置在5层且结构竖向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本文以设计总结的形式介绍了嘉润·中华园A、B座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从基础设计直到总体结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采用概念设计如何处理高位转换与结构竖向不规则带来的等效侧向刚度比和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的超限问题,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采取结构做法加强此类不规则建筑,结合规范在应用中使设计更加完善,建筑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旧有底框住宅楼的鉴定,得出当第2层与底层的层间侧向刚度比过大或过小时,均不能满足抗震安全要求;当对底框结构进行由于第2层与底层的层间侧向刚度比过小的加固时,可采取开缝等措施削弱首层抗震墙刚度的方式进行,同时应注意对开缝边缘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2017,(2)
为探讨支撑钢框架结构中支撑的合理设计方法,以抗侧刚度比为控制指标,对一栋20层的钢结构住宅进行防屈曲支撑的优化设计。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在固定抗侧刚度比与变化抗侧刚度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防屈曲支撑总截面面积不变化的情况下,相对于固定抗侧刚度比的结构,采用变化抗侧刚度比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均有所降低,在保证支撑用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了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步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跃层结构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根据我国规范,需对结构的层刚度比进行限制。层刚度比存在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对不同跃层面积的框架结构建立了sap模型,并分别进行阵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按照不同计算方法分别得到各模型的楼层刚度,以及弹塑性状态下的层间位移角。分析结果显示,等效侧向刚度比能够有效地预测结构在塑性状态下软弱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和刚度较大。随着转换梁质量和刚度的增加,转换层上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差距明显增大,仅限制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无法有效控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定义层间位移角比为转换层下部与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的最大比值。计算分析发现,采用层间位移角比对结构进行控制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庆化开元高科大厦是B级高度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其建筑竖向上的结构转换层与建筑使用功能转换层不在同一层 ,且结构转换层上下两部分的轴网呈 45°相交 ,这给结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重点介绍了转换层的选型、整体计算模型的处理 ,并提供了控制转换层上下层等效剪切刚度比、层间侧向刚度比的有效方法 ,很好地处理了建筑转换层、设备转换层、结构转换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SATWE软件建立了不同结构体系的空间分析模型,通过变化结构不同位置的层高、结构构件的尺寸来分析结构侧向刚度的变化及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规范的层刚度比控制提出建议和补充.  相似文献   

20.
朱海军 《山西建筑》2014,(18):50-51
针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侧向刚度比的规定较多,概念各不相同,难以理解的问题作了分析,归纳总结了规程中混淆的概念,并进行了详细解读,以便于实际工程的计算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