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宁夏"7.29"暴雨过程,利用宁夏境内的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WRF模式对降水过程进行模拟重现,并进一步修改下垫面地形数据,从水汽输送的时间空间演变对比分析了贺兰山地形对过程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贺兰山地形对水汽输送有显著影响,使得迎风坡水汽含量增加,贺兰山以西区域的水汽输送受到抑制;从累积降水量来看,贺兰山地形使得迎风坡降水增加,贺兰山以西区域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2.
根据1961—2004年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用Morlet小波分析和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近44 a来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量级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极端降水时间多年和少年的大气环流差异.结果表明,华北夏季降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极端降水天气发生的次数并没有减少,强度也呈增加趋势.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多年,印度季风强度较强且能够伸展到我国东北地区,副热带高压强度也较强且位置偏北,在我国内蒙古北部和贝加尔湖南部有气旋性环流存在,造成极端降水量偏多;极端降水少年,印度季风强度较弱,水汽仅输送到较低纬度,从而导致北纬30°以北地区水汽大量减少,副热带高压强度较极端降水多年弱且位置偏南,造成极端降水量偏少.  相似文献   

3.
基于清江流域11台站1961—2020年期间逐日降水数据,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降水强度分类,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各类降水频率、贡献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对清江流域降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60 a来,清江流域年降水量主要受大雨频率的影响;2)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分别以3.0 mm/(10 a)、0.96 d/(10 a)的速率下降,其中中雨贡献率下降趋势最大,夏季降水量、降水日数及各等级降水贡献率、频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暴雨贡献率上升趋势最大;3)春、秋季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突变为下降趋势,二者突变的内在因素分别是暴雨频率和大雨频率的突变;4)降水量、降水日数在高于流域平均海拔区域呈明显下降趋势,二者分别主要受暴雨雨量变化、小雨日数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ENSO现象的发生往往带来区域降水量的改变,在分析了历年ENSO年夏、冬两季月降水量变化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1970—2016年共有11次ENSO事件;ENSO事件发生年华北地区月降水量夏季偏少、冬季偏多;同时,季节月降水量与INO指数的相关性呈现减弱趋势;最适合华北地区ENSO年季节性月降水量模拟的时间序列模型是ARIMA(1,1,2)_(12),对未来两次ENSO事件当年夏、冬两季月降水量的预测结果与近3次ENSO年的降水变化情况类似,与多年平均水平相比,华北地区ENSO年夏、冬两季月降水量略有减少,其中夏季月降水量减少明显。影响区域性降水量的因素复杂,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可为预测性ENSO年的区域性降水量估计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2006-07-14"宁夏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预报暴雨天气,从天气事实出发,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此次区域性暴雨特点、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和大气不稳定度等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7.14”暴雨是在宁夏大降水的多发时段出现的,符合宁夏大降水的环流背景;但除了有利的天气系统配置外,贺兰山背风坡的地形辐合作用、台风系统的移动路径、低层风场的辐合、两支南风急流和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导致了暴雨的发生,决定了其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基于物理概念的水文响应数值模拟,研究了降雨移动方向对坡面地表径流的影响机理.模拟中降雨移动速度不变,分别沿模拟坡面轴线向上和向下移动,降雨强度设为恒定值4.0×10-5 m/s.通过分析下游出口边界处的流量过程曲线和坡面轴线上观测点的压强水头变化,分析降雨移动对坡面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移动方向主要是改变坡面水文条件、影响坡面水文响应,进而影响地表径流特征.当降雨沿坡面向上游移动时,坡面出口处的流量过程曲线的径流上升更早、径流峰值略低、径流从开始发生至到达峰值所需时间更长、径流整体历时略长;当降雨沿坡面向下游移动时,坡面中部及靠近下游边界部分在降雨开始前就已经饱和,从而影响产流,坡面全部达到饱和的时间更早,坡面下游边界饱和的时间略短.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宁夏夏季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雨过程天气系统配置相似,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不同造成水汽来源和输送的差别;各层涡度散度场配置及垂直速度场的不同,导致降雨强度和时间范围的区别;水汽条件不同是影响降水量差异的原因;雷达产品表明,...  相似文献   

8.
为使预报业务人员进一步了解宁夏初夏季节连阴雨过程的成因,积累预报经验,依据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北半球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客观分析方法,对发生在2007年6月和2013年6月宁夏石嘴山地区2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对比分析了2次过程发生时,最强降水时段系统配置及物理量场.结果表明,2次连阴雨的产生是西风带、副热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北支干冷空气与南支暖湿气团稳定交绥于宁夏上空的结果;从副热带高压小规模的西伸、北抬、维持、东退变化,对应着连阴雨中降水过程的开始和结束,而影响系统的配置及强度变化对应着降水过程的强弱及落区;最强降水时段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大气稳定度不同,产生的降水量级也不同;低空急流及低涡对宁夏连阴雨最强时段产生暴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区域性大暴雨的特征与机理,利用NCEP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及区域站观测资料对2012年7月5日河南省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槽及副热带高压影响下,低空切变线、低空急流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相互作用产生了此次区域暴雨过程.冷空气的移动、对流层深厚的西南急流、中尺度辐合以及切变的形成和发展,对强降水有很好的指示作用.700 h Pa等压面上正垂直螺旋度中心的移向和强度变化与降水落区及趋势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区域强降水的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为改进区域大暴雨预报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发生在吴忠市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的主要环流形势"东高西低",高、低空急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及不稳定能量,低值系统中的低涡、切变线为此次暴雨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抬升机制;此次降水主要以混合性回波为主,回波顶高在9~12 km,回波强度在45~55 dB,有强对流单体形成,强降水区域与强对流单体对应;最强暴雨落区在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上的逆风区附近,暴雨中心与"逆风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正、负速度区的变化及逆风区附近强对流单体的持续影响常常会产生局地暴雨;风廓线产品上低空急流的形成及维持对短时暴雨的产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