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冻藏对小麦淀粉颗粒表面形态、理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及凝沉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检测冻藏小麦淀粉颗粒,发现部分淀粉颗粒表面有破损;对冻藏后的小麦淀粉溶解度、粘度、膨润力、蓝值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冻藏后淀粉溶解度和粘度分别增大了48.6%、43.2%;膨润力、蓝值分别降低8.41%、28.5%;采用示差量热扫描(DSC)测定冻藏小麦淀粉热力学性质变化,发现冻藏小麦淀粉糊化热焓降低了47.3%,糊化温度起止范围降低了10.60%;凝沉值降低了47.2%。研究表明冻藏后的小麦淀粉颗粒形态,理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将新鲜糯玉米进行不同冻藏时间(0、10、20、30 d)的处理,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便携式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黏度分析仪等研究冻藏处理对其内部淀粉微观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延缓其品质劣变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冻藏处理导致糯玉米淀粉的R1 045/1 022减小,半峰宽增大,相对结晶度降低,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凹陷和破碎,粒径变小,且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冻藏对玉米淀粉微观结构的破坏更加明显;糯玉米经冻藏处理后,其淀粉的糊化温度、糊化焓值、峰值黏度、崩解值下降,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升高,表明冻藏淀粉更容易发生糊化,且糊化黏度降低,但淀粉热糊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更容易发生老化。此外,冻藏处理还可导致玉米淀粉内的抗性淀粉和慢消化淀粉转变为快消化淀粉,表明冻藏具有提高鲜食玉米的消化速率和程度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淀粉(A型)、马铃薯淀粉(B型)和豌豆淀粉(C型)等3种典型晶型淀粉为对象,分析比较过热蒸汽短时间处理改性淀粉的颗粒形貌、粒径、热焓特性、糊化特性及结晶特性。结果表明,通过改性处理,3种晶型淀粉相对结晶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玉米淀粉晶型由A型转变为A+V型,马铃薯淀粉、豌豆淀粉的晶型分别由B型、C型转变为A型;改性的玉米、马铃薯、豌豆淀粉颗粒发生膨胀,粒径极显著增大(P0.01),糊化温度升高,糊化焓极显著减小(P0.01),淀粉糊化的稳定性和抗剪切性能明显增强。3种改性淀粉的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相对结晶度和晶型是导致改性淀粉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脂类和颗粒结合蛋白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淀粉颗粒中的脂类和颗粒结合蛋白对其理化和结构性质存在一定影响,研究了小麦A、B淀粉经脱脂、脱蛋白处理后其化学组成、颗粒形态、糊特性等性质。结果表明:脱脂处理对小麦A、B淀粉的晶体类型、溶解度、膨胀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热焓值、峰值黏度、谷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峰值时间、成糊温度均无显著性影响,相对结晶度降低。脱蛋白处理使小麦淀粉溶解度和膨胀度随温度的增长趋势显著增加,相对结晶度、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峰值黏度、衰减值、回生值显著增大,谷黏度和峰值时间显著降低,对晶体类型、热焓值无显著影响。脱蛋白处理对小麦A、B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显著高于脱脂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湿热处理对马铃薯淀粉超高压糊化的影响。方法 将经过不同时间湿热处理的样品进行不同压力的超高压处理, 采用偏光显微、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快速粘度分析等技术对马铃薯淀粉样品颗粒形貌、结晶结构、糊化特性热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湿热处理增加了马铃薯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及糊化焓值, 提升了糊化温度。同时通过改变淀粉颗粒内部结构, 引起淀粉分子吸水性降低, 进而导致淀粉膨胀性变差, 粘度降低, 粘度曲线由A型向D型转变。无论湿热与否, 淀粉在400~600 MPa超高压处理过程中, 其相对结晶度、糊化焓值均降低, 但与原淀粉相比, 湿热处理后淀粉在超高压处理过程中相对结晶度和糊化焓值降低程度减小。结论 马铃薯淀粉水分含量为30%(m:m)时, 90 ℃湿热处理5~15 h导致淀粉颗粒内部结构更为致密, 增加其压力抵抗性, 延缓了超高压糊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薏米难糊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米为参照,测定薏米的营养成分、淀粉颗粒大小、淀粉的热特性、结晶度和支链淀粉分子链长分布等指标,研究薏米难糊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薏米的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均极显著低于糯米(p<0.01),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糯米(p<0.01);薏米淀粉颗粒的粒径小于糯米淀粉;薏米淀粉的初始糊化温度和热焓值分别是糯米淀粉的1.08倍和2.04倍;薏米淀粉的结晶度是糯米淀粉的1.14倍;薏米支链淀粉FRI和FRIII分别比糯米降低了67.48%和11.87%。薏米难糊化的原因是由低淀粉含量和水分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淀粉热焓值和初始糊化温度、高淀粉结晶度、低支链淀粉FRIII含量等原因综合引起的,薏米淀粉的颗粒大小不是影响其难以糊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分别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傅里叶红外图谱分析、X-衍射图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及快速黏度测试仪(RVA)分析,研究了添加0、5%、10%、15%、20%(w/w淀粉干基)阿魏酸后小麦淀粉的微观形貌、结晶性质、热力学特性及糊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阿魏酸含量的增加,淀粉表面不规程度增加,致密性降低;阿魏酸添加量至10%时,T0(糊化初始温度)、TP(糊化峰值温度)、TC(糊化最终温度)和ΔH(糊化焓值)发生显著降低(p<0.05),说明阿魏酸的添加降低了小麦淀粉的稳定性;红外光谱表明,添加阿魏酸后,小麦淀粉在(1045/1022) cm-1峰强度比值减小,说明添加阿魏酸后小麦淀粉有序性降低;X-衍射图谱表明,糊化后小麦淀粉由原来的A型变为B+V型,并表现出酸的衍射峰明显,说明阿魏酸与小麦淀粉未形成包合物。RVA分析表明,添加阿魏酸降低了小麦淀粉的峰值粘度、保持粘度、最终粘度和回升值降低,而崩解值增大,说明阿魏酸抑制了小麦淀粉的老化进程,扫描电镜分析也证明了阿魏酸抑制了淀粉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HCl/KOH法和快速黏度分析(rapid visco analyzer,RVA)法制备小麦淀粉-油酸包合物,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系统探讨两种制备方法对小麦淀粉-油酸包合物热性质及消化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影响小麦淀粉-油酸包合物的热性质和消化性质。两种方法制备的小麦淀粉-油酸包合物晶型均为V型;与HCl/KOH法相比,RVA法制备的小麦淀粉-油酸包合物的复合指数、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分解稳定性、颗粒表面短程结构有序度、慢速消化和抗性淀粉含量升高;相对结晶度、糊化起始温度、焓值、快速消化淀粉含量、水解度、相对消化率和预期血糖指数降低;两种方法制备的小麦淀粉-油酸包合物均属于中血糖指数食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究加酶挤压对小麦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设置浓度梯度为0%、0.1%、0.2%、0.5%、1%、2%的α-淀粉酶-小麦淀粉混合物样品,挤压处理后,利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快速粘度仪(RVA)等分析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堆积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吸水指数与加酶量呈负相关,水合指数与加酶量呈正相关;挤压后淀粉糊化度均大幅度提高,接近完全糊化;挤压后淀粉的颗粒结构被完全破坏且加酶使得淀粉颗粒粒径更小;加酶挤压处理后相对结晶度降低,从原淀粉的17.52%降至10.29%(酶浓度2%);挤压处理后小麦淀粉的糊化焓均显著下降(P<0.05),挤压淀粉样品焓值最低,仅为0.24 J/g,加酶挤压淀粉的焓值高于挤压淀粉,随着加酶量的增加,淀粉的焓值上升至2.5 J/g左右;RVA曲线可明显看出处理组的粘度远低于原淀粉粘度,且加酶挤压样品粘度低于不加酶挤压粘度。本文探明了加酶挤压对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作用规律,可为加酶挤压技术在淀粉基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冻融对糯米淀粉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水分含量30%(w∶w)和40%(w∶w)左右的糯米淀粉以及糯米淀粉-水1∶1.5(w∶v)悬浮液多次冷冻和解冻后的淀粉颗粒形貌、晶体和糊化特性、破损淀粉含量等一系列性质。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反复冻融后,淀粉颗粒棱角出现损伤,且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表面更为粗糙和出现更多的凹洞;糯米淀粉颗粒晶型没有改变,仍为A型,经淀粉与水1∶1.5(w∶v)比例冻融处理的糯米淀粉相对结晶度由25.19%降低至21.34%,而水分含量30%和40%经冻融处理的糯米淀粉相对结晶度由25.19%分别提高至32.47%和31.65%,且多次冻融之间的相对结晶度呈下降趋势;经淀粉与水1∶1.5(w∶v)比例冻融处理的糯米淀粉在冻融前后起始糊化温度降低0.3~0.67℃,黏度(热糊黏度,保持热糊黏度,冷糊黏度等)降低30~60BU,水分含量30%和40%经冻融处理的糯米淀粉在冻融前后黏度(热糊黏度,保持热糊黏度,冷糊黏度等)降低150~300cp,但多次冻融之间的黏度无显著性差异;经反复冻融后破损淀粉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1.
复配粉理化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粳米粉与绿豆淀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粳米粉和绿豆淀粉的复配粉体系,并测定了复配粉体系的溶胀性质、糊化性质、凝胶质构性质和拉伸性质,研究了复配米粉体系的拉伸性质与米线质构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绿豆淀粉添加量比例的增加,复配米粉体系的总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和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硬度也显著性增加,咀嚼性、拉伸强度和表观弹性模量显著增加,85℃下的溶解度和膨润力显著上升;糊化温度显著降低;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比粳米粉高了33.73 RVU和50.60 RVU;与单一体系相比,由复配粉体系制成的米线呈现较好的硬度、弹性、韧性、蒸煮性和物理性质。当绿豆淀粉∶粳米粉为1∶1时,其制得的米粉的质构性质最好。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辅助酶处理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超声波辅助酶对糙米的纤维素皮层进行了适当的处理,研究了酶处理后处理液中总糖的变化、糙米粉的黏度特性、糙米的吸水率以及糙米的蒸煮特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纤维素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3种酶液在超声波辅助下分解纤维素皮层得到的总糖量都不断增加,2.5h时总糖含量分别为61.41、77.58、95.31 mg,是无超声波辅助下的1.16倍、1.06倍、1.47倍,表明低频率超声波对3种酶分解纤维素皮层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复合酶效果最好;酶处理后,糙米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均升高,并且酶对纤维素皮层的分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糙米的吸水率和平衡后的含水率.糙米蒸煮后的硬度、黏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与分解得到的总糖量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28、-0.837、-0.853、-0.827.由此可见,用超声波辅助酶处理糙米,可以提高酶反应效率,缩短处理时间,从而更大程度地改善糙米的理化特性以及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脂类化合物对豆类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以红豆、鹰嘴豆、蚕豆为材料,采用湿法分离淀粉并做脱脂处理,分析了脱脂前后三种豆类淀粉颗粒特性、热特性、淀粉糊特性存在的差别。结果表明:与脱脂前相比,脱脂处理后三种淀粉的偏光十字更加明显,溶解度、膨胀度和透明度升高,热焓值降低,冻融稳定性变差,淀粉晶型、起糊温度、峰值黏度、终值黏度、破损值、回生值和凝沉性无明显变化。脱脂处理使三种豆类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糊透明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添加剂对糜子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榆糜3号为材料,采用碱提法制备淀粉,研究了蔗糖、碳酸钠和明矾对糜子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凝沉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均改善了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其中明矾对糜子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和凝沉性影响极显著,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0.7%和78.8%;蔗糖的存在使糜子淀粉糊的黏度增加,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减弱;碳酸钠、明矾的存在均使糜子淀粉糊的成胶能力和抗老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盐对不同直链含量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抑制了淀粉颗粒的膨胀,盐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盐质量浓度为0 g/100 mL的蜡质淀粉和普通淀粉膨胀势在65℃到75℃迅速增加,2.0 g/100 mL时膨胀势在75℃到85℃迅速增加且幅度最小。蜡质淀粉和普通淀粉DSC图谱呈G峰和M2峰,高直链淀粉呈G峰。盐提高了凝胶化起始温度,蜡质淀粉从50.1℃增加到90.2℃,普通淀粉从56.6℃增加到99.6℃,高直链淀粉从98.8℃增加到105.7℃。盐也抑制了淀粉的糊化进程,盐浓度越大,糊化温度越高。普通淀粉的储存模量G',损耗模量G"和表观黏度η大于蜡质淀粉。普通淀粉和蜡质淀粉在低盐浓度(0.6g/100 mL)下的G'、G"和η值均大于高盐浓度(2.0 g/100 mL)。  相似文献   

16.
淀粉-层状硅酸盐黏土复合薄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溶液流延法制备了淀粉/层状硅酸盐黏土(LRD)共混物薄膜,考察了纳米黏土的添加量对薄膜的流变性能、水蒸气阻隔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的影响。随着LRD的添加,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显著增加,且G’增速快于G"。静态流变特性表明,Herschel-Bulkley模型对混合体系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并且高含量LRD下,混合体系具有更强的假塑性。X-衍射分析表明,当LRD添加量为5%时,LRD片层完全剥离脱落在淀粉基质里,当LRD添加量10%时,LRD在体系中的分散并不完全,甚至出现聚集。LRD的添加增强了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率由0%LRD的1.595 g·mm/(k Pa·h·m~2)降低到10%LRD时的1.085 g·mm/(k Pa·h·m~2)。随着LRD添加量的增加,拉伸强度从0%LRD的8.987 MPa提高到15%LRD的21.180 MPa,而断裂伸长率从0%LRD的27.185%降低到20%LRD的8.008%。  相似文献   

17.
以绿豆淀粉、小麦淀粉和土豆淀粉为原料,研究了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添加(1%、2%、3%、4%),对不同淀粉理化性质(溶解度、膨胀度、耐酶解淀粉含量、硬度和冻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添加使三种淀粉的膨胀度均有所升高,硬度显著降低,耐酶解淀粉的含量明显增多。在添加量3%时,土豆淀粉的冻融稳定性显著提高。此外,原花青素的添加使绿豆淀粉的溶解度提高,土豆淀粉的溶解度降低,但对小麦淀粉的溶解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油炸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了解淀粉在油炸过程中的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变化,有利于淀粉类食品在实际生产中品质的调控与改进。本文主要综述了油炸加工工艺对淀粉的结构(颗粒结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等)以及理化性质(糊化特性、热特性、消化特性等)的影响,以期为淀粉类食品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6种商用的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A1、A2、A3、A4、A5、A6),利用高水分挤压技术生产植物基人造肉(PBAM),通过分析PBAM的表观品质与SPI的功能性质和结构性质关系,筛选出较优的SPI种类,并找到影响SPI制备PBMA的优劣的关键功能性质或结构性质。结果表明,SPI的功能性质中的表面疏水性、溶解性以及结构性质中二硫键的含量影响着其制备PBAM的表观品质。A1的SPI综合得分最高,为1.456,它还具有最高的表面疏水性,可以促进PBAM色泽中L*、a*、b*的增加,使其具有更亮的色泽。SPI原料溶解性的降低可以促进其制备的PBAM的组织化度和弹性指数的增加。此外,SPI原料二硫键的含量增加可以促进其制备的PBAM硬度和咀嚼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A protein was purified from the high-protein type sweet potato variety 55-2 available in China.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solubility an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the sweet potato protein (SPP) were studied. The SPP was rich in aspartic acid (18.5%) and glutamic acid (9.30%) while essential acid amino acids made up approximately 40.7% of the SPP. The SPP was highly soluble in distilled water over a wide range of pH. However, solubility of the SPP in 1.0 M NaCl and 1.0 M CaCl2 solutions was low especially at pH below the pI of the SPP. The SPP in CaCl2 demonstrated 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 (EAI) and emulsion stability index (ESI) many folds higher than those in distilled water and NaCl solution (P <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