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比GB 7588-2003与TSG T7001-2009中曳引驱动电梯顶部空间的要求,分析在实际检验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对造成顶部空间不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作为电梯上行冲顶后重要尺寸之一,它对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电梯中井道顶部空间进行检验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下文对井道顶部空间的计算与检验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通常将额定速度大于2.00m/s的电梯称为高速电梯,将额定速度超过5.00m/s的电梯称为超高速电梯。近年来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带动了此类电梯的快速增长,这给安装、安全检验带来了诸多亟待研究的新课题。一些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高速电梯的监督检验展开探讨,验证高速电梯顶部空间的符合性成为大家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陈飞 《中国电梯》2012,(5):41-42
平衡系数是曳引式驱动电梯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电梯整体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平衡系数的取值将直接影响电梯的安全性以及节能降耗,所以平衡系数的检测是电梯监督检验中一项重要的功能试验。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已明确了对电梯平衡系数的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而现实中,待检验的电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5.
苏盛信 《中国电梯》2004,15(16):32-33
对于曳引驱动电梯顶部间距,在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571条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年3月1日发布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第31条中都有明确的尺寸要求。尤其在《电梯监督检验规程》中此项作为重要项目.对电梯验收检验的“合格”判定.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应引起检测人员及安装单位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梁振湖 《中国电梯》2013,(21):47-49
总结了标准规范对电梯井道顶层空间的要求,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电梯顶层高度要求的数据。从而找出影响顶层高度的关键项目。提供了一些顶层空间控制和调整的措施,以便使电梯安装符合验收要求。  相似文献   

7.
常振元 《中国电梯》2011,(23):68-69
电梯新检规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对曳引电梯的平衡系数检测方法有明确规定:“轿厢分别装载额定载重量的30%、40%、45%、50%、60%作上下全程运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结合Excel表格和安卓WPS,在曳引式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过程中,实现了平衡系数自动绘图、自动计算,顶部空间、最大缓冲距、上下极限的尺寸的联合验算,并且实现了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的数据共享和追溯,大大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电梯曳引试验包括125%额定载荷下行停车、空载提升轿厢、平衡系数测定等项,目前在日常的检验当中常遇到遇到钢丝绳与绳轮间滑动距离很长、空载轿厢上行主机不驱动等现象,使检验人员难以判断合格与否。本文旨在通过对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关于曳引条件、试验方法及计算依据规定的分析,提出在实际检验中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洲 《中国电梯》2012,(21):43-44,47
数据测量是检验检测的基础知识,也是基本技能。对于检验人员来讲,只有熟练掌握常用的检验检测工具,提高检验检测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检验工作。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维保单位提高数据测量的水平,规范自检报告的填写,从而有助于消除电梯安全隐患,以下笔者谈谈曳引电梯定期检验的数据测量要求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附件A((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中的第3.6项导轨(C类项目)第(1)款描述如下: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应当满足设计要求。下面以某电梯为例,分3种情况对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杨旭彬 《中国电梯》2004,15(20):45-46
在从事电梯检验工作过程中.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国质检锅【2002】1号《电梯监督检验规程》、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及GB10060—1997《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检验.对上述标准的理解.把握非常关键。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电梯曳引试验的4项条款中,有一些看法,想写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3.
陈正植 《中国电梯》2006,17(23):59-61
平衡系数对电梯专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生疏的参数。说它熟悉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曳引式电梯对重的配置都有一个平衡系数,国家标准中规定“平衡系数应在40%~50%的范围内”,说它生疏是因为到底平衡系数在电梯上起什么作用?其取值大小将影响什么?应如何取值最为合适?以及到底如何测定才是准确的?许多电梯安装、检验人员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4.
15.
为延长在用电梯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安全性及运行质量,人们往往对在用电梯实施改造和重大维修。电梯使用单位、施工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对电梯改造和重大维修越来越关注。下面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12月4日发布的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和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中关于改造和重大维修监督检验的条款,简要探讨如何确定其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16.
针对GB7588-2003和TSGT7001—2009对“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垂直距离”无具体数值范围要求这一情况,探讨了“对重底面与缓;中器顶面垂直距离”与井道顶部间距、电梯额定速度、极限开关位置及尺寸、钢丝绳性能等因素的关系,并给出了这一距离的选择范围的和检验原则,以保证电梯运行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电梯检测检验技术是当前业内较为薄弱的环节。为了保障电梯安全、可靠运行,必须提高检测检验数值的准确性、精度,降低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提高检测值与实际真值相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陈冬青 《建筑知识》2014,(5):472-472
一、引言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自2010年4月1日执行以来,规范了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行为,  相似文献   

19.
轿厢设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目的是防止电梯冲顶伤人事故的发生。首先分析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实现方法;其次分析了检规和标准对于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具体要求;最后分析了几种常用的上行超速保护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士琴 《中国电梯》2024,(5):16-18+21
指出了曳引驱动电梯轿顶和底坑中避险空间的重要性,总结了国家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对轿顶和底坑中避险空间的技术要求,介绍了轿顶和底坑中避险空间的研究现状,并通过对比国内外人体工效学的数据,说明了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对避险空间尺寸设置的合理性。分析了GB/T 7588.1—2020中避险空间尺寸落实中的困难,提出了减少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层高度和底坑深度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