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21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城市的空间存量属性明显增强.多数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由早期的“飞速拓展”转向“稳定优化”,在此过程中,许多城市面临对城市空间发展模式转变做出抉择的巨大挑战.而城市的发展模式由来自城市外部原生地理环境、毗邻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社会关系以及城市决策者的政策发布等多种复杂性因素共同影响决定.本文...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斯德哥尔摩城市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绿楔相间的指状建设区域的发展模式以及未来大都市发展和城市内部发展策略,探讨了斯德哥尔摩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发展单元,总结和发掘了斯德哥尔摩给我国城市空间发展与建设所带来的几点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东升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34(2):57-60
空间结构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抽象表达.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在分析城市空间演化动力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城市形态特点和规划实践,总结出我国大城市空间优化的基本模式为圈层扩展和轴线延伸的耦合,多核心网络状空间结构是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规划选择.这些理论总结为城市空间拓展及我国大城市的空间优化明确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速发展条件下城市增长模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传统的规划理论认为,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结构的演变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换名话说,城市的空间结构是经济发展水平函数。本文试图从实证的角度证明,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城市规模的成长速度,而不仅是经济发达的程度。当城市发展速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合理的发展模式”会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6.
紧凑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探讨——以济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出现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等现象,造成耕地资源锐减、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城市交通进一步恶化等问题.应采用紧凑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遏制城市的盲目扩张,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开发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福州空间布局基础上,承接福州大都市区"T"型空间发展结构,提出福州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发展策略,进而对其空间发展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现行城市模式下的交通问题及其原因,指出“畅通城市”是解决现在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理论,同时阐述了畅通城市模型空间结构体系,并借鉴其相关观点提出了城市不同功能空间的具体模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连城市空间演变之"表象"、影响空间演变之"因子"、空间发展模式之"肌理"的研究,指出大连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圈层+节点+走廊"模式。认为其根植于历史与自然的深层发展内涵,是由生态型、组团型、网络型、生长型所共同构成的"四型城市"。希望这一内涵的揭示,能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或为其他相关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11.
厦门城市空间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厦门城市为对象,先对其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进行阐述,再对其城市空间发展的门槛、结构和质量等分别加以分析研究,对城市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并结合实际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解析城市用地空间结构:基于南京市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南京大都市区划分566个交通小区及5个圈层、8个扇面,根据土地使用数据计算其居住、工业和商业用地的区位熵值,运用GIS和Surfer软件绘制相应的等值线图和3D图来解析城市空间结构.结果证实不同用地类型表现为不同空间结构:①居住用地呈圈层式结构;②工业用地具有圈层式及扇形结构两重性;③商业用地则是分等级的多中心结构.最后,根据这三类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概念模型,并将其拼成为一个综合模型.根据综合模型分析认为,在转型期内,土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认为政府和市场手段在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过程中能够互补.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城市发展的主体着手,解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首先梳理了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对城市空间结构这一命题的研究趋势.以此为基础,从行为主体、组织过程、作用力、制约条件等多层次逐步深入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并通过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五种作用力强度的变化来展示其动态变迁的过程,勾勒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脉络.最后,分析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础:都市区绿地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当前城市发展迈向大都市区时代这一视角为切入点,提出新的都市区绿地系统概念。结合欧洲的规划经验,提出都市区绿地系统是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基本要素的观点,探讨都市区绿地系统的空间分异现象,并设计新的规划程序,总结三种规划手段:保护、更新和新建。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单位大院构成了中国城市空间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经济社会制度的全面转型,中国城市空间正经历着激烈的空间重构。单位大院的空间及社会变化是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空间重构过程的微观缩影,是理解与透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社会变化的重要视角。本研究基于对北京市典型工业企业单位京棉二厂实地考察、访谈,以及厂史资料等多元数据,通过复原其从50年代建厂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变化过程,从空间模式、空间秩序等方面分析单位大院的空间性,试图通过对单位大院的空间变化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案例研究来透视中国城市转型与重构的空间过程. 相似文献
17.
郑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交通枢纽型城市,由于受铁路交通穿越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着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的演变轨迹和独有的形态特征--双"V"字型空间结构.对这一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科学合理地把握城市的演变规律,预测城市的发展方向,并对当今同类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消费社会,欧美城市已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逐渐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工具.在美国,郊区购物中心和节庆消费场所在城市郊区化和内城复兴的过程中起着主导城市发展的作用.而在欧洲,通过"隐藏的购物中心"和文化规划,消费发展与城市认同从冲突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绩效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回顾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绩效的研究概况,对其内在机理、评价指标体系、良好绩效的空间结构形态以及提高城市空间结构绩效的措施等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有助于该领域在我国的研究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结构紧密相关,城市功能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不断调整,而城市空间结构的改进又带动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邯郸市峰峰矿区作为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正面临城市功能转型的严峻挑战.尽快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型及相应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是峰峰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把握新的发展机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