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深圳特区花岗岩风化剖面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花岗岩的矿物成分在风化过程中的变异情况,风化次序,岩石颜色的改变等因素,以及标准贯入击数,单轴抗压强度、容重等物理力学指标,并将花岗岩的风化部面自上而下划分为:残积土,强风化带,中风化带,微风化带和新鲜岩石。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下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深圳对当地花岗岩残积土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后,对花岗岩残积土作为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问题进行探对。文中简要的介绍了深圳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性质及其持点。最后介绍了深圳白沙岭地区18层高层建筑利用花岗岩残积土作为天然地基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残积土地区人工挖孔桩失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住宅工程人工挖孔桩失效为例,分析了花岗岩残积土地区人工挖孔桩失效的岩土方面原因,其中包括对花岗岩残积土的透水性、富水性、结构性的认识和对不同降水方式对人工挖孔桩成桩质量的影响,同时还指出了在花岗岩残积土地区采用人工挖孔桩时进行水文地质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宁海某高层项目选址场地出露的花岗岩差异风化和球状风化明显,形成很厚的残积土和风化层,其岩土分布和性质极其不均,对拟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影响巨大。本文结合岩土勘察成果,就该特殊地层(花岗岩残积土及风化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垂直分带和分层研究,揭示其垂向工程地质特性,分析勘察过程的不足及原因,对后期类似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揭阳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揭阳地区的花岗岩残积土成因及成分做了简要的探讨,并论述了花岗岩残积土的划分准则及工程分类,结合管道勘察工作中的河流穿越、站场、线路等勘察成果,重点对揭阳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不均匀性及各项异性、扰动、崩解及软化特性做了分析,针对以上特点,对管道施工、运营提出了一些建议。针对揭阳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承载力问题,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原位测试手段与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并做出一定程度的提高,以尽可能的充分发挥承载力,避免造成承载力浪费。对该地区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厦门地区广泛分布燕山期花岗岩,因长期的风化作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花岗岩风化壳.近地表的残积土具有一定强度,是该区一般建筑物地基较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探讨该区花岗岩残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特征,对于工程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利用沈海高速公路(厦门段)工程地质勘察积累的岩土测试资料,根据统计分析原则,对厦门市同安区花岗岩残积土...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区花岗岩为燕山期的产物,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形成了最大厚度达40米的残积土。花岗岩大部分为粗粒,但也有中、细粒的其中常穿插有各种岩脉。花岗岩残积土的颜色常为红色、白色、灰色、黄色等等,表1所列为其按常规试验方法所得到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一般值。花岗岩残积土和一般土相比,在物理力学性质方面有很大差别。首先,它含有多量  相似文献   

8.
对几个典型的建设场地勘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基本反映阳江地区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并简单地论述各类桩型的优缺点,并对地基基础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工程冲孔灌注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应用不确定分析的敏感分析方法对影响桩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花岗岩残积土地区采用冲孔灌注摩擦桩,花岗岩残积土易于遇水软化而导致桩侧摩阻力大幅降低是使桩基承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采区常堆放着大量的废风化土,废风化土积压过多,不仅占用场地,还会形成各种灾害。对皖南广德花岗岩基地的风化土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风化土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能,并进行了应用性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胡秋玲 《中州煤炭》2022,(12):125-128
河源地区高岭土资源储量丰富,但大部分分布在东源县、紫金县、和平县等花岗岩岩体出露较多县份,且大部分以风化矿为主,形态以层状为主,而广东连平岑告高岭土矿矿床为脉状,赋存于沉积岩的断裂构造中。通过对其研究发现,其成因为花岗斑岩岩脉沿F2断裂带充填,后经多期热液交代作用,发生钠长石、钾长石化热液蚀变,形成原生瓷石矿,为低温热液蚀变成因;地表的原生瓷石矿经后期风化淋滤形成风化砂质高岭土矿,为风化残积成因。2种矿石类型在空间上呈渐变过渡关系,其中原生瓷石矿矿化与花岗斑岩脉钠长石化、钾长石化呈正相关,风化砂质高岭土矿与原生瓷石矿的风化淋滤程度呈正相关。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沿花岗斑岩脉在地表的延伸方向有较好的高岭土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区高岭土具有贫铁、高白度特征,并富含Li、Rb、Cs等微量元素。高岭石类矿物主要成分为结晶差的鳞片状高岭石和管状7A埃洛石。高岭土矿的形成主要受成矿前花岗岩的钠长石化等热液蚀变作用和后期风化作用两个地质因素的控制。这种成矿方式在华南具有普遍意义。“钠化”是寻找风化残积型优质高岭土的重要岩石学标志。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工程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岗岩在各种风化力作用下会形成厚度不等的残积土,垂直与水平方向上形成较大差异,决定其物理力学性质、结构性、不均匀性,及具崩解软化的特征,使其强度发生较大的变化。明确其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性,影响到其强度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者衣铜多金属矿区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弥勒县者衣铜多金属矿勘查区,地处滇东南台地,位于者衣铜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内。区内铜铁矿化体含矿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风化剥蚀层,受二叠系下统茅口、栖霞组灰岩岩溶洼地、岩溶漏斗等地貌特征控制。该区域内二叠系上统玄武岩风化剥蚀区是寻找风化壳型铜多金属矿的重点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15.
张樵英 《中国矿业》1995,4(2):54-58
节理是花岗石中普遍存在的构造形迹,通过对惠安岩体东南部的不同尺度节理进行的研究,认识到以主期节理为主导的一般节理系是控制惠安花岗石的成块性和风化露头形态的构造因素;微型节理与一般节理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微型节理组成多样式的节理图案,在花岗石抛光面上形成暗线、暗斑,影响花岗石的光泽度。因而,在石材的评价、开采和加工中不同尺度的节理研究是不可忽视的构造地质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检验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收集整理了广东省电力行业工程建设中的强夯加固全风化花岗岩及残积土回填地基工程实例资料,包括夯前土的物理性质及夯后现场检测中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以土的粒组特征为依据将回填土分类,基于平板载荷试验,分别分析了标贯试验、动探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法进行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后承载力及变形模量检测的适宜性,归纳了标贯击数N、动探击数N63.5、比贯入阻力Ps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的统计规律,分析了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这对于相似地质条件的强夯处理地基的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矿区地质特征、分析风化壳与高岭土矿的关系,矿体地质特征,并结合丹元高岭土矿详查成果对上院岩体寻找高岭土矿山前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矿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有机酸作用强烈,地下水的水质类型以中—低矿化度的重碳酸盐型为主,易促使铝硅酸岩造岩矿物水解蚀变向生产高岭石类方向发展,易形成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产;矿区地形一般从山顶浑圆、山坡平缓、沟谷开阔,高岭土矿体多在丘岗之上或坡度较缓的山坡处;矿体以燕山期中粒白云二长花岗岩风化壳是矿区风化最为细腻、自然白度最高的成矿原岩,次为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矿区为一大型规模强绢云母化花岗岩风化壳残积型高岭土矿床;燕山期上院岩体花岗岩基在区域内出露范围较大,对原地全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具有更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USP-300超声表面加工装置对SMA490BW耐候钢表面进行超声冲击处理。研究超声冲击前后试件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比较超声冲击前后SMA490BW耐候钢焊接接头的腐蚀速率和腐蚀疲劳寿命。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超声冲击后SMA490BW耐候钢的显微组织,采用测试仪器测试焊接接头的表面硬度和残余应力,分析超声冲击提高SMA490BW耐候钢抗腐蚀性及其疲劳寿命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超声冲击处理能使材料表层晶粒细化形成致密的塑性变形层,提高显微硬度,并在材料表面引入有效的残余压应力,降低腐蚀速率,减小失重量。同时,超声冲击处理后裂纹扩展路径变得更加复杂,裂纹扩展速率降低,焊接接头腐蚀疲劳寿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循环加卸载下岩石变形破坏的损伤、能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川二矿区深部采集的含辉橄榄岩、花岗岩和混合岩进行了常规单轴压缩试验和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条件下的弹性模量值较常规单轴压缩试验小。运用损伤力学分析了循环加卸载条件下弹性模量降低的现象,结果表明应力—损伤呈线性关系,损伤—应变也呈线性变化,含辉橄榄岩的累积损伤最大,花岗岩次之,混合岩最小;基于损伤力学的"应变等效假说"算出了加卸载条件下弹性模量的理论值,与实测值比较发现偏差较大。对循环加卸载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塑性滞环进行了能量分析,研究表明含辉橄榄岩的能量耗散值最大,花岗岩次之,混合岩能耗最小;能量耗散值与应力呈线性关系,后次循环加卸载所耗散的能量不等于前几次能耗值的累加,主要是由于岩石材料的缺陷和非线性的特征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