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提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的问题:是摆脱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还是需要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才能使中国现代建筑立于世界之林?如果需要,又如何表达?文章提出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哲学意义上的批判性认识,中国现代建筑的传统性、民族性的表达,需要跳出具体的形象,跳出习用的词语,要作“抽象的思辨和精神的凝炼”,探索能和现代建筑艺术和审美意识契合的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中国的建筑创作之路。做到“不是”,“就是”。  相似文献   

2.
(一) 自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家们宣布现代建筑的死亡之后,我们有些同志也起来指责现代建筑,说它是“反人性”的,或者是“为物而不为人”的。罪证大抵是“以少胜多”、“装饰即罪恶”和“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几句话,或者是所谓“千篇一律”。虽然,在实践中,现代建筑已经成了我们建筑的主流,要逆转大约也已经不可能了,却有同志把这现象叫做我国建筑界的“主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金门传统时期的发展,大体与其所属的泉州相同,近代受“南洋文化”的影响,也基本与闽南地区相近,但现代的金门,则因政治、军事因素的缘故,却与台澎诸岛,也与泉州等大陆其他地区有着完全不同的建筑现象。这是金门建筑史上非常特殊的一点。台湾的江柏炜先生因此提出了“(金门)三个时代的(建筑)空间:闽南传统文化、侨乡文化及战地文化”的划分。其中的“战地文化”时代,就是指金门现代时期的建筑。20世纪40年代末以后,退而据有台湾的“国民政府”,以远离台湾而非常接近大陆的金门、马祖俩岛为“反攻复国之跳板、世界和平之前卫”。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建筑源自人的物质需要,但建筑却具有精神价值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价值。当我们面对一座座或雄奇、或美丽的建筑时,我们不禁感慨万千。这便是建筑的精神作用。而当一座座建筑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集结起来后,便形成特定的文化秩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栏目就是要与大家一道轻松地感受、畅快地言说建筑。国家大剧院是国家的文化标志,这枚“巨蛋”的着陆曾惹起纷纭众说。本期朱相远先生的文章是他对该建筑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5.
罗隽 《华中建筑》1992,10(2):29-31,19
文中用应城小宾馆的设计实例,阐述了建筑作为艺术及其创作思路。作者认为形式结构才是在设计中的主要表现。在这一小宾馆设计中,抽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构成的三要素——廊,庭园(天井),房间作为“体的建筑”的构成元素,但用现代时空概念和设计手法来表达,力图在建筑中表现我们的时代和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6.
李君  徐平平 《建筑》1994,(12):9-10
为什么有些国有建筑企业一旦引入外资,形成合资企业,企业的传统问题和难点能很快得到解决,企业的经营机制能有明显转换,能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十分有利的基础,本文就此提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途径,即“嫁接”模式。一、国有建筑企业的“嫁接”模式所谓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模式(以下简称“嫁接”模式),就是在我国一些国有企业的“树干”上接种国外的现代企业机制这株“新技”,是一种把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机制与搞活国有企业结合起来的模式。“嫁按”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整体“嫁接”,即整个企业与国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现代建筑日新月异,千差万别,我们在执行“建规”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供讨论。  相似文献   

8.
建筑原本就是场所,因此“作为场所的建筑”这种提法听起来可能有些故弄玄虚.实则不然,此处的“场”是指可以变身为具有“设备和工具”职能的建筑.这里的设备并非指可以发挥某种功能的物件,而是指具有多样的密度,兼备居住功能的场所.它不是单纯的空间场所,而是包含着类似某种偶然性或线索的景观. ——藤本壮介 选址 城市扩张型的大规模建设时代已经结束,快速建设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遗留下了诸多问题.城市“摊大饼”式地向外扩张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对立,老城机能已然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但地域中的文化与回忆也在兵营式排布的新住宅中逐渐消失.从城市角度出发的加密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提出一种在城市中具有“普适性”的解决策略.郑州作为中原地区发展最为迅速的城市,其新老建筑交替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城市中分布着许多建于不同时期的、十分平凡的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楼阁,以大木构架为多见。从春秋战国时代以至清代这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以高台基、柱梁、斗拱及“大屋顶”(此所谓中国古建筑的“三分”)为基本“元素符号”的大木构架体系纵贯其始终,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登峰造极”的地步。时代的指针现已走在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时代在前进,今不似古,今应胜古。我们的社会是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建筑也应当是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然而,我国古代的建筑文化的确是取得过相当大的成就并对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产生过影响,有些优秀的传统建筑处理手法至今依然可资借鉴。本文不揣浅陋,对我国古典楼阁建筑之特点进行一些初步的分析,以就正于读者。楼阁建筑的雏型——夯土高台我国的楼阁建筑渊源久远。从原始人群的“穴居”、“巢居”演变到原始社会的“茅茨土阶”。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地面建筑得到发展,商代在夯土台上筑木构已  相似文献   

10.
陈凯峰 《城乡建设》2016,(10):93-94
“建筑”,是现代建筑学理论的概念,中国古代或传统时期是没有“建筑”这一词汇的,只有“营造”,如著名经典《营造法式》(见图1左)、《营造正式》《营造则例》等,其所说的“营造”,大致就是现代人们所认识的“建筑”的概念.这大约就是中国的古代建筑或传统建筑,是人类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西方建筑或现代建筑所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建筑科学体系,并逐渐为现代以来的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这一期的本刊是“日本特集”。本刊曾多次按国别编过特集,这一次想通过它使读者们对近邻日本最近的建筑以及城市问题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组稿时,我们提出了两个目标:一个是“新”,即报导最近的动向;一个是尽可能“全”,不仅有建筑思想、建筑作品、建筑师,还要包括城市规划以至作为产业的日本建筑业的情况。虽然一期刊物的容量有限,但感谢各位作者的支持,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为了力求内容翔实,避免牵强附会,我们尽可能约请国内对日本建筑的研究有造诣的同志撰稿。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次特地请了几位日本建筑界和城市规划界中素有声望的专家,如日本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老前辈村松贞次郎先生,日本城市规划界很有影响的尾岛俊雄先生,以及在近代建筑研究中声名日著的新秀藤森照信先生、崭露头角的青年建筑师限研吾先生等为我们  相似文献   

12.
“Less is more”(“少就是多”),是著名的四大“现代派”建筑大师(或先驱者)之一的L·密斯(1886-1969年)提出的一句传世名言,其创作确实也是以此为主导的,1945年设计的建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范斯沃斯住宅”(Fransworth House)就是其开创性的标识建筑.这是一座由架空的白色漆面钢架结构撑起的、基本上为透明玻璃竖墙及隔断围成的、置于草坪树木丛中的居宅建筑(见图27.1),而且密斯先生还认为,这种透明、透空的建筑方式,可使居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空气得以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传统建筑是一个很广阔的定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层面上的问题,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空间体系,传统建筑讲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风貌,将建筑融合于自然,这就是传统建筑最大的特色,体现了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共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各自特征,但沉淀在建筑深层次内的文化内涵是不变的,而当今年代建筑正由现代建筑走向生态化、智能化和建筑文化多元化的新现代建筑。我们应关注新现代建筑的中国效应,同时更应该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在新现代建筑融合与传承,积极创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式新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所传卢斯说的“装饰就是罪恶”大受批判,被当作现代建筑“反人性”的一个证据。如此轻而易举地把它批倒,反而叫人奇怪:为什么这个“不值识者一哂耳”的命题,竟然会被历史传下来了呢?就象要了解“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必须了解《走向新建筑》整本书和那个时代一样,要了解“装饰就是罪恶”,至少也得了解被认为提出了这个命题的文章的全篇和那个时代。只有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期杂志探讨居住,居住空间的个性化问题。 每每提到“居住”,人们通常会简单地把“居住”和“住宅建筑”之间划一等号,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大约是因为“居住”的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大过紧密,反而使我们忽视了对其认真的思考。“居住”是一种人居行为,是人类在世间存在,感受空间和使用空间的方式之一,可以认为“居住”行为表达了人和世界的一种有意义的关系。彭俊军先生在其《艺术作品所引发的对个性化居住的反思》一文中。跳出具体的建筑形式,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反思了当下社会中对“个性化居住”的滥觞,特别强调了“居住”中人的尺度,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德国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中国学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安 《世界建筑》2002,(7):80-84
李承宽先生的一生是伴随着德国现代建筑运动发展的一生,与他同行,我们身临其境地认识了H.波尔兹克。E.门德尔松和德国的“表现主义建筑”;认识了H.夏隆。H.黑林与德国的“精神建构”和“有机建靠”;认识了“虚质核心”的“李空间”;我们通过他可以对德国现代建筑思想的源流和德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窥见一斑。他代表了中国留学者在海外奋斗的一生和由他们所带来的优秀中国文化在推动世界现代运动中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符英  杨豪中  刘煜 《建筑科学》2007,23(1):98-102
中国建筑的发展从进入近代以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复古思潮:30年代的“中国固有式建筑”、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80年代的“传统建筑形式”。文章综合分析、比较了这三次复古建筑思潮的产生背景、表达手法、代表性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历史评价。进而总结出中国近现代复古建筑思潮发展的总体特征、趋势以及如何客观看待复古建筑思潮这一历史现象。每一次的复古思潮都交织着一定时期人们对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认识问题,因此文章对我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献词     
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建筑师和规划师,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及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他把近90年的人生体会融入中国现代建筑和规划学科的建设之中。坐落在上海松江的方塔园,是冯先生晚年的杰作,他也因此而在1987年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的荣誉院士(Hon.FAIA)。方塔园的设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格调高雅,意境深邃。在方塔园中,冯先生成功地融合了西方的现代建筑、城市规划的理念和中国传统的文人趣味,深刻地把握或者说平衡了“理性和情感”—这一人性的两极。我们认为方塔园是中国当代视觉艺术中“通权达变”的成功典范。今年是冯纪忠先生从教60周年,我谨以此文献给这位德高望重的建筑大师。  相似文献   

19.
《城市环境设计》2016,(2):236-245
建筑是一项承担社会责任的艺术形式,曼哈德·冯·格康先生所提出的题目基于我们所处时代的建筑现实以及所遇到的挑战.设计需既考虑地域条件,又反映当下科学研究成果;概念表达亦需根植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同时又体现出现代性.在这个语境下,“使用当代语言”、“建造文化”、“多样统一性”等主题起着关键作用.本竞赛所要求的不是披着本土和传统的外衣、却将所有现代技术手段一概拿来的高科技建筑.相反,我们希望学生从扎根于建筑文化的最直接、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气候条件等各种因素出发,呈现出更具深度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有些青年建筑师仍感觉建筑创作方向不明确,很苦恼;一些建筑师提出建筑节能的重点应在哪些方面,是否要追求建筑零排放;有些建筑师认为现代建筑就是要用现代建筑材料,忽视地方建筑材料的应用;不少建筑师存在着如何认识城市与建筑的艺术、美观问题,有些地方的业主追求庸俗的建筑外包装形式;还有,如何考虑城市、建筑、园林三者的关系问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从何做起,为什么不能忽视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什么是先进的建筑等问题。现根据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和模糊认识,谈一个"自然"理念及其体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