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脊柱结核患者中随机择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患者96例和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患者87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恢复情况,分析两种术式的临床价值。结果:单纯后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前后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 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单纯后路组VA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2组Cobb角、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改善(P<0.05),同时点组间Cobb角、神经功能ASI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治疗脊柱结核均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单纯后路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治疗费用更低,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前后路联合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4月接收的106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并结合患者意愿分为联合放射组和PKP组。PKP组给予传统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联合放射组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基础上联合~(125)Ⅰ粒子植入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病变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来评估治疗后临床症状转归情况,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Tx、ICTP和BAP等指标表达水平,并于治疗后7天、1个月及6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所有纳入患者治疗过程顺利,两组患者治疗后7天、1个月及6个月随访记录的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联合放射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增加幅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联合放射组患者血清NTx、ICTP和BAP水平显著低于PKP组(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放射粒子~(125)Ⅰ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不仅能有效恢复病变椎体的高度,而且能在迅速缓解肿瘤所致的疼痛的同时有效地抑制患者血清中NTx、ICTP和BAP的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柱转移瘤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为该病的PKP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37例脊柱转移瘤患者,PKP注入骨水泥,观察其治疗前后SF-36问卷评分、椎体高度变化,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生活质量、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37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脊髓神经根损伤、骨水泥渗漏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亦未见肿瘤复发。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上升,OD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末次随访时SF-36问卷各维度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注入骨水泥能够明显提高脊柱转移瘤患者脊柱稳定性、改善其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8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分别行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分析两种治疗术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远端融合椎(Lower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对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畸形长节段融合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为DS术中LIV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51例接受广泛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DS患者,其中24例LIV为L5(A组),27例LIV为S1(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早期并发症(3个月内)、晚期并发症(3个月~1年)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偏移、Cobb角、Oswestry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躯干冠状面偏移程度、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8.33%(2/24)、81.95%,与B组的7.41%(2/27)、8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L5作为LIV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一定程度降低术后早期、晚期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后路脊椎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畸形的效果与安全性,总结治疗体会。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后路脊柱截骨术的1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畸形患者,记录其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后6月、12月随访观察影像学指标变化,于12个月进行全部患者脊柱裂神经功能评分(SBNS)、疼痛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1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共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症处理后均痊愈。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全部患者SBNS评分、疼痛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下降,冠状面主弯Cobb角、矢状面后凸Cobb角、冠状位躯干偏移及矢状位躯干偏移亦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脊椎截骨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合并脊髓纵裂畸形的安全性良好,在保证侧凸矫形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04例(202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入路组及双侧入路组,每组52例。观察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骨水泥用量、卧床休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VAS和ODI。结果 :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双侧入路组(P<0.05)。术前,2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2组VAS、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和双侧入路组分别有8例和10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结论 :单侧入路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获得与双侧入路相当的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和X线照射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钻孔减压术治疗椎体骨内高压所致腰背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2例椎体骨内高压致腰背疼痛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弓根钻孔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102例患者随访时间9~12个月,平均(11.2±0.7)个月,无患者失访;术前患者平均VAS疼痛评分为(7.1±1.6)分,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10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83例(81.37%)、部分缓解15例(14.71%)、轻微缓解4例(3.92%),治疗有效率达到100%。术后末次随访患者的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较术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在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方面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钻孔减压术可显著缓解椎体骨内高压所致腰背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技术用于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SSPI)治疗,观察组在SSPI的基础上外加2枚万向型短椎弓根钉至伤椎处,即伤椎置钉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FVHR以及矢状面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FVHR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ASI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内固定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伤椎置钉技术用于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远期固定效果更佳,并可降低术后远期椎体塌陷、内固定物松动等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系统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2010年8月~2014年11月期间50例单个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与观察组(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系统治疗)各2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透视次数、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患者内固定前、1周后矢状位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随访8个月统计两组患者内固定后矢状位Cobb角增加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丢失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内固定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透视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固定1周后,其矢状位Cobb角均明显低于内固定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内固定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后,观察组内固定后矢状位Cobb角增加(2.2±1.5)°,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丢失(2.4±1.3)%,与对照组的(2.3±1.4)°、(2.2±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应用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与开放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微孔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籽骨复位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7例拇外翻畸形患者,按照其拇外翻分级分别纳入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实施微孔矫形术治疗,观察其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评价该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不同分级拇外翻畸形患者术后6个月HVA、IMA、TSP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组间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拇外翻畸形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临床优良率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孔矫形术治疗不同等级拇外翻畸形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籽骨位置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及双球囊两种不同扩张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39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球囊组(n=21)和双球囊组(n=19),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折椎体高度、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围术期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椎体前缘、中央高度较术前有所提高(P<0.05);cobb角、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2组同时点椎体前缘、中央高度、cobb角和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双球囊扩张与单球囊交替扩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相似,但单球囊可降低手术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跳跃性脊柱结核(Skipped multi-segmental spinal tuberculosis,SMSST)的效果与安全性,探讨SMSST治疗方式的选择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SMSST患者资料,按照患者术式,将其分别纳入前路组(n=49)、前后路组(n=37)、后路组(n=43),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植骨融合率,以及术前、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Cobb角、血沉(ESR)变化,探讨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前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其他两组,前后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均为100%,平均融合时间为(8.13±1.97)个月。三组患者均未见手术、药物相关并发症。三组患者术后1年ASIA分级均达到E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Cobb角、ESR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点三组患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SMSST患者病变特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脊柱截骨术治疗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对31例符合TCS诊断标准及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行脊柱截骨术,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其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症状恢复情况及手术前后脊柱裂神经功能评分(SBNS)变化、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变化。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共有3例(9.68%)患者发生并发症,存在术前神经症状的患者,多数症状消失或好转。患者术后6个月SBNS评分较术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SBN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2个月SBNS分级亦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下腰痛主诉的17例患者患者术后12个月改良JOA评分较术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改良JOA评分改善率为(96.45±11.37)%。结论:脊柱截骨术治疗TCS安全性佳、疗效确切,可作为TCS的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老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l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动过速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入院后均行心电图检查并经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快速性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功能下降,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测患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结果,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与并发症。结果 :6例患者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显示:1例为持续性右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3例为持续性右心房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上述4例患者术中即刻转为窦性心律;另2例为起搏器术后患者,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颤动,1例出现持续性心房扑动,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心室率,因患者高龄,心功能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房扑、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故给予房室结消融,术后为起搏心律。随访3个月,6例患者LVEDD、LVESD、LAD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有显著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诊断成立;6例患者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病例复发。结论 :心动过速可以诱发心肌病,老年患者尚易与其他心肌病混淆。如果及时采取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可使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以本院脊柱手术后并发不完全损伤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手术后均有脊髓不完全损伤的临床表现,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并加以肢体功能锻炼,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JOA评分和ASIA等级比较。结果:10例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患者ASIA评分低于术前,治疗恢复3个月后脊髓功能的ASIA分级有所改善,恢复至术前或接近术前。结论:脊柱手术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程度较轻,经及时的术后治疗和功能锻炼脊髓功能可得到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脱钙人牙基质联合自体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的效果。方法 :118例早期ONF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患者均实施髓芯减压、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观察组加用脱钙人牙基质填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塌陷程度和坏死修复程度,影像学指标评价稳定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83%,影像学稳定率为91.53%,均高于对照组的76.27%、6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塌陷程度、坏死修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髓芯减压、自体骨移植的基础上联合脱钙人牙基质能够进一步改善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质量,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X线、CT、MRI影像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椎体前缘高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184例OVCFs患者,简单随机分为PKP组89例、PVP组95例.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分别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联合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PLDD组,各75例,均实施PLDD治疗,联合组联合应用臭氧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肢直腿抬高高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 d 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直腿抬高高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联合组术后1 d、术后7 d、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PLDD组,患肢直腿抬高高度均高于PLD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V比值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组临床优良率为97.33%,高于PLDD组的7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DD联合臭氧注射可优势互补,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Wiltse入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疗效。方法 :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确诊的58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以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则采取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及术后6个月影像学指标、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曝光X线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6月后受损椎前缘高度比值、椎间隙高度等影像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升高,后凸Cobb’s角均变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6个月影像学指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治疗前与出院后6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术后一周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小切口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手术后早期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