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了解MS发病机制。方法: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37例MS患者按照症状分期分为急性发作组(n=22)及缓解期组(n=13);并选取同期3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入组次日及急性发作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水平变化,分析上述细胞因子在MS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结果:MS组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均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组治疗后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IL-23、IL-17、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上述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MS急性发作的发病过程,有望为MS病情评估及治疗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胚胎停育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探讨IL-6对胚胎停育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4例胚胎停育患者纳入胚胎停育组,并选取同期50名正常早孕女性、50名健康未孕女性,分别纳入早孕组、健康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IL-6水平及绒毛、蜕膜组织IL-6表达水平。结果 :胚胎停育组与早孕组年龄、停经时间、孕次、孕囊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停育组血清IL-6水平低于早孕组、健康组,早孕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停育组绒毛组织、蜕膜组织IL-6表达水平均低于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停育患者血清及组织中IL-6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这可能是造成其早期胚胎停止发育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72例NAFLD患者,按照其脂肪肝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58)、中度组(n=67)、重度组(n=47),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及脂联素、瘦素、抵抗素、内脂素等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并分析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与受试者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指数(HOMA-IR)的相关性。结果: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及BMI、HOMA-IR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BMI、HOMA-IR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其瘦素、内脂素、抵抗素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患者脂肪肝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脂肪细胞因子变化愈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BMI、HOMA-IR与TNF-α、IL-6、IL-8、瘦素、内脂素、抵抗素呈正相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BMI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失衡且与BMI、HOMA-IR具有密切关联,可能是导致NAFLD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袁巍  彭伟  高春岭  唐娟娟  冯祥 《现代仪器》2016,(4):58-60,49
目的 :分析术后颅内感染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性,为术后颅内感染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52例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其术后24 h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病情、不同分期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胞因子水平,分析术后脑脊液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152例患者共确诊13例术后颅内感染,感染率为8.55%。感染组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L-1β、IL-4、IL-13、IL-15、MC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重症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轻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表现为脑脊液IL-6、IL-8、IL-10、IL-12、TNF-α、IFN-γ水平升高,且其升高水平与病情进展具有密切关联,据此评估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进展状态,可为临床早期诊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患者42例,随机分为HD组、HFHD组和HDF组各14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透析前及透析3月后血清CRP、IL-6、Alb、TNF-α、HB及TC水平。结果:三组MHD患者透析前血清CRP、IL-6、TNF-α及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血清CRP、IL-6、Alb、TNF-α、HB及TC水平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HD、HDF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与透析前相比下降(P<0.05),但HB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HDF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TC水平与透析前相比下降(P<0.05)。HDF组患者透析3个月后CRP、IL-6、TNF-α及TC水平低于HD、HFHD组同期水平(P<0.05)。各组Al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F和HFHD透析可以降低血清CRP、IL-6、TNF-α及TC水平,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HDF透析优于HFHD。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4(IL-34)水平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探讨IL-34与RA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152例RA患者及同期9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对照组,检测其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按照患者组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IL-34水平,计算IL-34与受试者骨密度以及患者组RA活动度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其骨质疏松发生率及血清IL-34水平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RA患者骨密度的下降,其血清IL-34水平、RA活动度积分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IL-34与RA患者骨密度呈负相关,与RA活动度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IL-34水平的上升伴随着骨密度的下降与RA活动度积分的上升,IL-34可能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甲减患者炎症反应、心功能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以8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RP、炎症细胞因子、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差异,分析CRP与炎症细胞因子、血脂水平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甲减组CRP、IL-18、IL-6、TC、LDL-C和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患者SV、LVPS和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甲减患者CRP水平与IL-6、IL-18、TC、LDL-C和TG水平明显正相关,与HDL-C、心功能水平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 :检测CRP指标,可以了解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但对于病程较短心肌重构不明显患者,CRP不能作为心肌损伤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炎性因子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分析预防策略。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院就诊的92例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患者为观察组,按照其鼻息肉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未复发组,并选取同期70例行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8、IL-13、IL-17及观察组患者鼻息肉、对照组患者鼻黏膜组织组织炎性因子水平,分析炎性因子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结果:两组受试者血清IL-4、IL-5、IL-13、IL-17水平均高于黏膜组织,观察组息肉组织IL-6、IL-8水平高于同组血清及对照组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2例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2.83%。复发组息肉组织IL-6、IL-8水平高于未复发组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未复发组血清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组织内IL-6、IL-8水平明显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鼻息肉复发具有密切关联,应注重局部炎性反应的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57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UTP)、血清白蛋白(ALB)、肝肾功能、血脂、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UTP、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cr、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炎症因子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17升高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7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OLP患者以及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患者组、NC组,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h1、Th17进行检测,比较不同临床类型患者外周血中Th1、Th17水平差异,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计算Th1、Th17与患者临床体征及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组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NF-α、IFN-γ、IL2)及Th17型细胞因子(IL-17、IL-23)水平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临床类型由非糜烂型向轻度糜烂、重度糜烂进展,其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h17型细胞因子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OLP患者外周血Th1型细胞因子、Th17型细胞因子与其临床体征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呈弱正相关(P<0.05)。结论 :Th1和Th17升高在造成OLP患者病情的发生及进展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探索控制Th1和Th17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为OLP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脂联素(Adiponectin,APN)与痛风患者炎症性指标的相关性,探讨APN在痛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7例痛风患者,按照其入组时病情状态,将其分为急性发作期组(n=71)及发作间歇期组(n=46),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组。抽取各组受试者入组时空腹静脉血,检测其APN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炎症性指标水平,并运用Pearson法分析APN与炎症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组TGF-β高于急性发作期组,其APN高于急性发作期组、发作间歇期组,其hs-CRP、IL-6、TNF-α低于急性发作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APN低于发作间歇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间歇期组hs-CRP、IL-1β、IL-6、TNF-α、TGF-β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APN与hs-CRP、IL-6、TNF-α呈负相关,与TGF-β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炎症性指标在痛风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痛风患者发作间歇期炎症性指标变化不明显,此时根据其血清APN水平变化判断病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开展回顾性分析,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为RA早期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10例RA患者基线资料,依据DAS28评分系统评估RA患者病情活动度并分为稳定组(DAS28评分≤3.2分)与进展组(DAS28评分>3.2分),观察两组患者血清IL-6、IL-17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血清表达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入组110例RA患者经DAS28评分系统评估显示,高度活动37例,平均得分(7.21±1.52)分,中度活动度32例,平均得分(4.12±0.67)分,低度活动度41例,平均得分(2.15±0.52)分;与稳定组相比,进展组血清IL-6、IL-17表达均较高,DAS28平均得分较稳定组高(P<0.05),组间其他资料对比(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血清IL-6、IL-17表达与RA患者疾病活动度有关,且血清IL-6(OR=1.176,95%CI:1.028~1.346)、IL-17(O...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环磷酸腺苷联合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及肾保护作用探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1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60例患者为研究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环磷酸腺苷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0)、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胱抑素C(Cys-C)、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IFN-γ、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L-2、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NO、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VCAM-1、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Cys-C、Scr、BUN、KI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酸腺苷联合负压吸引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围术期患者,可降低患者IFN-γ、IL-6水平,提升患者IL-2、IL-10水平,抑制患者炎症,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患者Cys-C、Scr、BUN、KIM-1水平,减少患者肾功能损伤,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辅助型T细胞17(T-helper 17,Th17)水平与疾病活动相关性,探讨Th17在SS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7例SSc患者,按照其Valentini疾病活动评分,将>3分患者纳入活动组,将≤3分患者纳入非活动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Th17、Treg细胞、IL-17水平,计算上述指标与患者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组Th17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其Treg细胞水平低于后者;非活动组Th17水平高于对照组,其Treg细胞水平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外周血Th17、血清IL-17水平与Valentini疾病活动评分呈正相关,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与Valentini疾病活动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Th17与SSc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加重免疫损伤诱发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按照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为A组(LDL-C≥4.16 mmol/L)、B组(3.64 mmol/L≤LDL-C<4.16 mmol/L)、C组(2.60 mmol/L≤LDL-C<3.64 mmol/L)及D组(LDL-C<2.60mmol/L),使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A、B、C三组患者TC、LDL-C水平显著高于D组(P<0.05),各组TG、HDL-C、血清NO水平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C三组患者TC、LDL-C水平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TC、LDL-C水平与D组患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肱动脉基础内经、NMD均未见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A、B、C三组患者FMD均显著升高(P<0.05),D组患者FMD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 :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血清LDL-C水平选择合适剂量的辛伐他汀有助于提升其血清NO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 icu lopathy,CSR)的疗效及对患者功能障碍、疼痛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YT20)评分、简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Barthel指数(BI)及改良MacNab疗效,检测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优良率为83.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07%(P<0.05)。治疗3周、3个月后,观察组的YT20评分和BI显著高于对照组,SF-MPQ及N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GE2、SP、MMP-3、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能够明显下调CSR患者的炎症、疼痛因子水平,改善颈肩部疼痛等症状及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5年5月收治94例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均实施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CVVH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炎性因子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 d后血清胆红素、肌酐、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尿素氮、白细胞计数、TNF-α、IL-6、体温、心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血清IL-1水平显著降低,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主要症状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5.7%,高于对照组8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VVH能够迅速、有效改善SAP患者肾脏功能,改善机体炎性状态,促进内环境稳态恢复,对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癫痫发作类型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9例原发性癫痫患者,按照其发作类型分为复杂部分性发作组(A组,n=37)、部分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组(B组,n=46)及全面性发作组(C组,n=36),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智商、智力结构、退化指数等指标差异,分析癫痫发作类型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各组受试者言语智商(VIQ)与操作智商(PIQ)均处于平衡状态。健康对照组全量表智商(FIQ)、VIQ、PIQ、言语量表各项测验得分均显著高于癫痫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IQ、VIQ、PIQ、算术分显著低于A组、C组,B组数字广度分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操作量表各项测验得分、智力结构测验得分均显著高于癫痫各组,退化指数显著低于癫痫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画填充分显著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注意/记忆因素分显著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者退化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为广泛,部分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型癫痫患者FIQ下降更为明显,其注意/记忆能力损害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IL-32、IL-6等对乙型病毒肝炎的诊断及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3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2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T细胞亚群比例、IL-32和IL-6水平的检测,并对肝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探究其相关性。结果 :乙肝患者的CD4+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比值降低,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患者的IL-32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急性乙肝组患者与轻度、中度和重度乙型肝炎组各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BV DNA(+)组与HBV DNA(-)组在T细胞亚群比例和IL-32、IL-6水平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IL-32和IL-6水平与ALT、TB均呈正相关,与Al B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CD4+/CD8+比值及细胞因子IL-32和IL-6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乙型肝炎的发病,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IL-32和IL-6水平与病毒复制无关,仅与机体免疫异常有关且与肝脏功能指标呈现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价值,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纳入患者组,按照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并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PCT水平差异,并观察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PCT水平变化,计算PCT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 :患者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治疗5 d后血清PCT水平显著下降,但存活组治疗前、治疗5 d后血清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葡球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杆菌感染者,阴性杆菌感染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草链球菌、粪肠球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灵敏度为93.8%(76/81),特异性为92.6%(75/81)。结论 :血清PCT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且有助于患者病原菌构成的预测及预后判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早期诊治及患者预后判断提供良好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