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简讯     
《水利发展研究》2004,4(7):57-58
“数字奇兵”助黄河防汛随着“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黄河水利委员会依靠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数字模拟等科技手段和计算机宽带网络为支撑的“数字防汛”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据了解,黄河“数字防汛”体系包括暴雨洪水预警预报、洪水水沙调度、组织指挥、洪水水沙演进、抢险减灾五大系统。目前已经使用的技术手段和应用系统包括小浪底库区物理模型、黄河下游泥沙冲淤数学模型、黄河下游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视频异地会商系统、防洪预报调度与管理耦合系统等共14项。同时,依托数字微波、光缆、通信卫星、公共电信网等通信资源,初…  相似文献   

2.
何莉飞 《水资源保护》2017,33(S1):25-27
基于Cesium平台搭建的防汛三维电子沙盘可以集成三维地形、正射影像、倾斜摄影测量模型、实时监控视频等模块,并可与已有的水情、雨情、工情数据库关联,在三维空间场景下,实时展示和查询水利专题信息,为防汛减灾和决策会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黄河防汛会商手段及方式都带来了新的变化,GIS应用是这种变化的代表。通过对黄河防汛信息化应用需求变化的分析,提出了防汛会商GIS系统的基本思路,引入了WebGIS的概念及应用实例。黄河防汛会商系统的功能包括综合信息、水文信息、防洪工程、防汛部署、险情、灾情、防凌形势查询等。提出了黄河会商系统进一步完善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阶段黄河基层河务部门缺乏信息化防汛指挥决策手段的问题,利用"互联网+"理念,开展了集互动式电子防洪预案、图形化河势信息、实时工情水情灾情为一体的基层黄河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推广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监控系统、报险系统、防洪预案、视频会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的高度融合,可实现远程抢险指挥,提高决策会商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决策指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黄河宁夏测区水文测报及防洪防凌调度的决策会商指挥等存在的问题,利用“互联网+防汛”的模式,开展了基于MVC设计模式建设集水情查询、远程视频监控、水文气象信息及水文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搭建和应用提高了水文情报会商的质量,保证了水文情报成果的精度,可实现黄河宁夏测区水文测报能力提升的现代化水平,为黄河宁夏段防洪防凌调度的决策会商提供实时、直观、准确的会商资料。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水利厅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以浙江省水利厅为全省防汛指挥的中心,通过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与各地(市)局防汛部门间保持互联互通,进行异地防汛会商,并实现及时、准确、快捷的现场指挥与沟通.特别是在汛期,这一系统将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等各方面信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实时远程交互显示,使领导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的水情、雨情、工情、灾情以及救灾布置等情况,帮助指挥者及时做出决策并向地(市)防汛部门发布实时防汛指挥命令.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2005,(5):63-64
该系统是基于INTRANET的面向工情险情会商的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黄委为实现从传统防汛向现代防汛的转变,以及适应防汛会商决策的需求,并且结合现代网络条件和现有技术开发力量而开发建设的面向委、省、市、县四级的应用系统。系统采用B/S的运行方式,并依据水利业务系统的功能特点,分别采用JAVA、INTERNET、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中间件等业界主流技术实现了面向数字防汛抢险报险等环节的应用需求。系统实现了8大类50种信息,4种电子地图,240余层信息图层,  相似文献   

8.
刘军 《山东水利》2012,(7):33-34
阳谷县防汛抗旱减灾会商系统把水文观测、气象信息、应急指挥、水利工程地理信息和视频会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成后为防汛抗旱工作部署提供实时动态水情、雨情、工情、旱情等信息,为迅速制定和量化抢险救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系统概况 该系统是基于INTRANET的面向工情险情会商的 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黄委为实现从传统防汛向现 代防汛的转变,以及适应防汛会商决策的需求,并且结合 现代网络条件和现有技术开发力量而开发建设的面向 委、省、市、县四级的应用系统。系统采用B/S的运行方 式,并依据水利业务系统的功能特点,分别采用JAVA、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庆市防汛指挥的特点,采用ESKI的ArcGIS产品,基于WehGIS技术进行平台构建和应用开发.系统功能包括防汛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管理、汛情发展的动态监视、查询、发布、基于汛情资料、知识(指挥经验)和模型(科学分析)提供防汛会商和指挥调度的决策支持,以及防汛指挥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利》2005,(5):68-69
该系统是一套实时工情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展示的信息系统,支持实时工情在国家防总办公室,省级、地市级防办及县级工情信息采集点之间的高效传输,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防汛会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该系统应用了自主开发数据的通信中间件;信息数据传输实现了实时工情及相关联数据可整体打包发送和接收,确保数据完整性;支持数据可断点续传,确保传输效率;系统采用多重访问控制,下级用户不能直接访问上级数据库,增强了安全性;解决了多媒体信息传输问题。系统开发了数据库访问中间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2005,(12):99-99
“浙江省水利厅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以浙江省水利厅为全省防汛指挥的中心.通过防汛应急指挥项目与各地(市)局防汛部门间保持互联互通,进行异地防汛会商.并实现及时、准确、快捷的现场指挥与沟通。特别是在汛期,这一系统将水情、雨情、工情和灾情等各方面信息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实时远程交互显示.使领导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地的水情、雨情、工情、灾情以及救灾布置等情况,帮助指挥者及时做出决策并向地(市)防汛部门发布实时防汛指挥命令。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洪水风险图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以模型库、知识库和数据仓库为基础,采用了J2EE三层框架结构和中间件技术,结合MVC设计模式及各种中间件服务并基于网络共享的分布式数据服务体系,对黄河下游滩区、东平湖蓄滞洪区、黄河堤防济南段、济南市城市洪水风险图4个应用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集成.该平台可以方便地对水文气象、工情信息、洪水、防汛管理等进行查询,同时应用洪水仿真、损失评估等模型模拟出不同洪水频率下最大可能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流速并实现洪灾损失评估、迁安救护决策支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IE等技术,开展黄河下游坝岸工程工情险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了险情发现快速、准确,查险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提高了抢险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重要实时水情短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是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数据库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结合黄河实际,不仅实现了水情信息实时发布和查询,使得各级防汛决策部门可以在任意地点及时获取黄河重要实时水情信息,争取防汛指挥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推动"数字防汛"和黄河水文测报现代化的建设。本文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利用现代化技术和高科技设备,建设茨淮新河防汛抢险实时工情采集系统的情况,该系统可实现防汛抢险时前后方同时在一个平台上会商、决策,提高了抢险队伍的抢险能力及抢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IE等技术,开展黄河下游坝岸工程工情险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了险情发现快速、准确,查险人员劳动强度降低,提高了抢险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黄河下游滩区为例,利用Arc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及网络发布功能,完成了黄河下游滩区洪水风险图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基础图层的管理功能、专题图层的显示功能和防汛信息的查询功能,实现了洪水风险图的网络化,可为防汛信息查询和防洪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技术的黄河水情信息查询及会商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利用COM+组件技术实现三层结构体系.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体系结构技术选择、数据库、电子地图系统、水情信息查询和会商软件系统设计等.系统集成了WebGIS技术,以黄河流域空间地理信息、历史水文数据和其他基础数据为基础,实时连接气象信息、水雨情信息数据库,实现了气象、雨情、水情及预报信息的在线查询、分析、监视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任齐  赵永凯 《人民黄河》1997,19(11):22-26
依据软件工程理论,将防汛决策所需的会商决策环境,信息查询,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数据库科学地融为一个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支持下,快速灵活地进行黄河下游花园口站22000m^3/s以下洪水预报,防洪调度和会商决策,为此,制定了各子系统的开发目标,按先进实用,优势互补和可扩充性的原则,开发具有接收储存,信息查询,防汛业务处理才决策支持功能的软件系统。描述了各业务子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独立运行或通过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