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振华 《机电信息》2006,(10):41-43
工序是形成产品的基本环节,工序能力反映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工序能力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质量措施。工序质量改善流程方法则有助于企业将工序质量改善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中,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企业质量、成本、效率的综合改善。1工序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数:Ca、Cp、Cpk、Z工序能力指数是衡量工序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工序质量的评价应从加工的精密度和精确度两方面综合衡量,精密度从质量特性散布相对程度角度考察,精确度从质量特性均值相对位置角度考察,两者的参照标准为规格公差要求。工序能力指数主要包括衡量工序精密度…  相似文献   

2.
产品的质量用产品技术标准去衡量。工序的质量用工序能力指数去衡量。一、工序质量和工序能力1.工序质量工序质量可以用它所生产出的产品质量来表示。所谓工序质量好,是指工序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正在生产以及将要生产的产品质量都好。  相似文献   

3.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工序质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于复杂多变的网络化制造环境,如何有效解决动态多变的质量波动监控、波动异常诊断分析与适时的工序调整是网络化制造企业实施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基于此,提出质量预防—分析—诊断—调整于一体的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工序质量控制模式,给出其功能体系结构。该模式综合运用相似制造论、统计过程控制、神经网络等理论与技术,建立智能工序质量控制系统。详细分析智能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基于相似工序的工序质量在线分析、基于Elman网络的工序质量诊断、工序质量调整专家系统等关键使能技术。以某重型企业重型产品为例,应用JSP+Servlet的开发模式、Java与Matlab的网络功能接口开发了原型系统,验证该智能工序质量控制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从而为工序质量控制系统实现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工序制造过程质量诊断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变动性解析的方法来诊断对质量特征有着关键影响的工序,进而为工序的后续改善提供指导。用变动性系数表征相应工序对于质量特征影响的作用大小。针对多元相关质量特征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影响,应用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进行独立化处理,构建了具有多元相关质量特征的工序变动性计算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工序变动性能够反映质量特征在工序间的变动情况,通过各工序质量特征变动性系数可以诊断出对质量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企业复杂的车间制造环境,如何进行实时有效的质量波动监控、异常波动的诊断分析以及过程中适时的工序调整,是进行工序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集质量监控-异常诊断-工序调整为一体的工序质量控制模式,构建了系统功能体系结构。综合运用相似制造、统计学习、神经网络、统计过程控制等理论,开发了面向网络化车间制造的工序质量智能控制系统。采用针对多品种、小批量过程的基于相似工序的工序质量控制技术和针对多变量过程的基于混合自组织映射模型的控制方法,应用B/S五层架构,完成了工序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为网络化车间制造提供有效工序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八等分质量管理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质量管理中,为了使生产过程处于可控制状态下,达到稳定的工序质量。经常运用工序管理图。作为工序生产的管理工具,了解随着时间变化的质量动态,寻找质量波动因素,预防不良品产生,进行质量升级。管理图是按照产品的工序质量标准和工序实际加工能力。来控制工序生产过程的。它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电梯零/部件制造企业对产品制造过程工序质量可控性的要求,结合电梯零/部件制造企业多品种小批量机加工车间存在的质量样本数据少且数据实时采集困难、质量状态实时监控及预警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集制造过程质量数据智能采集、工序质量实时监测以及质量预警三层技术的多品种小批量制造过程工序质量动态控制方法。对其中基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的产品工序质量数据实时采集方法、基于多图联合控制的小样本统计过程控制(SPC)工序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的工序质量预警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制造过程工序质量动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数字制造下多工序机械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根据零件加工特征和基准,构建了基于尺寸链的工序关联矩阵,应用特征描述法存储零件工艺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依据加工特征和基准的工序关联检索算法,用于提取关联工序.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的多工序质量分析与预测模型,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提取对工序质量影响强的成分,以解决工艺过程中存在的自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问量题,提高了多工序质量分析与预测的精度,该模型已应用于轴套零件加工过程中多工序质量的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9.
文中利用改进的田口质量损失函数来确定关键工序,使用直方图和控制图实现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探索了一条从产品关键工序确定到关键工序质量改善这一系统化的质量改善过程。最后,以某生产厂为例,验证了利用该方法进行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产过程工序能力的供应商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供应商绩效的传统评价模型,在分析供应商绩效评价因素的基础上,把工序能力作为新的评价因素。首先根据质量检测等方法,选出那些有关键质量特性或对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不合格品的工序作为关键工序;然后以关键工序质量特性的CPK作为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计算零件工序总的CPK进行评级。  相似文献   

11.
大型船用曲轴弯锻成形过程仿真和组织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DEFORM-3D软件对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曲轴曲拐弯锻成形过程进行三维数值热模拟试验研究,获得应力、应变、应变速率、温度分布等信息。在DEFORM-3D软件基础上开发了组织模拟用户子程序,可以预测曲轴平均晶粒度的变化。结合仿真数据,并基于元胞自动机法,研究了曲拐弯锻成形动态再结晶过程,分析了应变、应变速率等参数对微观结构演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当前航空发动机装配过程中按照纸质装配工艺规程和二维示意图进行装配不直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可视化组件HOOPS的装配可视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模型获取,装配顺序定义和装配路径生成,三维装配仿真的表示和仿真动画播放的工步级控制等技术,通过建立装配工艺过程可视化模型,以动画形式来演示发动机的装配过程,实现装配过程仿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型轮椅车铝合金轮毂锻造成形工艺的研究,提出了采用曲柄压力机实施生产的锻造工艺和模具设计方案,通过试验成功地验证了该零件成形工艺的可行性,生产出合格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从结构形式、地脚螺栓的受力条件和安装工艺性三个方面对单侧齿轮箱传动侧导板、双侧齿轮箱传动侧导板和曲柄连杆侧导板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曲轴零件设计是设计人员凭借自身经验进行设计,常导致其动平衡的计算精度不高.介绍在刚性转子动平衡计算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Delphi 7.0和SolidWorks环境进行的曲轴零件动平衡分析的二次开发.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在曲轴的设计过程中直接对曲轴零件进行动平衡分析,提高计算精度并节省曲轴的设计开发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的工件步进输送驱动系统,重点研究采用曲柄压力机中的转键离合技术实现工件步进输送驱动系统中驱动动力源与从动部分之间动力的可靠分离与接合,阐述其运行可靠性与实用性,分析影响步进精度的误差因素,以解决多工位重载荷长距离输送的生产场合下工件步进输送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连续自动化生产对工件步进输送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7.
韩以滨  李涛  张国福 《工具技术》2012,46(11):47-48
简要介绍了汽车曲轴的轴颈加工方式,以及目前国外刀具公司生产的模块式外铣曲轴重切铣刀常见形式,阐述了一种模块式外铣曲轴重切铣刀的国产化设计及加工,为该类刀具的国产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大型连续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步进输送驱动系统,该系统以电动机为动力源,采用曲柄压力机中的转键离合技术实现驱动动力源与从动部分之间动力的可靠分离与接合,并将转键离合技术和与之相关配套的曲柄滑块技术与工件步进输送驱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阐述其运行可靠性与实用性,分析步进精度的误差影响因素;该系统解决了多工位重载荷长距离步进输送生产场合下的工件步进输送精度和运行可靠性问题,可更好地满足大型连续自动化生产对工件步进输送的实际需求,为工件步进输送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支持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Crankshaft rod bearings of a combustion engine are used as an example to show the technique and results of optimization of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friction bearing under a complex load. The field of hydrodynamic pressures in a lubricating layer, which separates the crank pin and the bearing lining, is determined by integrating the equation for filling of the gap. This approach ensures observance of the condition of lubricant continuity at the boundaries of discontinuity and restoration of the lubricating layer. The lubricant viscosity, which is assumed to be an effective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ubricating layer, is adjusted at each step of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rank pin’s motion trajectory.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曲轴清理加工工艺和曲轴清理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原理。详细阐述了基于PROFIBUS总线通信及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为主站的控制系统。系统程序采用组态软件,完成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人机界面实时数据显示、与下位机的数据交换及各种保护和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