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烟草不同氮源水平对赤星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不同营养水平(N素来源)对烟草赤星病的抗病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增加烟田肥料中N素含量中有机N所占的比例,可明显提高烟草对赤星病的抗病性.盛发期调查,各处理间以75%有机肥N和25%化肥N的组合赤星病危害最轻.  相似文献   

2.
烟草赤星病是烟叶成熟期的主要病害。受害叶片易破碎,降低烟叶等级。严重时内在化学成分失调,品质下降,甚至丧失其经济价值。近几年由于没有优质抗赤星病的品种应用于生产,以及其他原因,赤星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烟草赤星病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病害之一。尤其当前在采用优质烤烟栽培技术,施足肥,充分成熟采收的条件下,开展药剂防治赤星病的研究更为重要。我们在普查赤星病病情,开展  相似文献   

3.
龙岩烟区烟草赤星病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在大田空间分布情况及对不同品种烟草的危害程度,通过田间系统调查,从寄主生态位、空间生态位角度系统分析了赤星病病菌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烟草赤星病在试验烟草品种中的寄主生态位宽度大,发病率的生态位宽度为0.918 7,病情指数的生态位宽度为0.931 4。各品种对该病的抗性大小依次为闽烟35翠碧1号C2红花大金元,说明赤星病病菌基本上可以侵染各个参试品种;各品种赤星病的空间生态位宽度也较大,赤星病对各品种的发病率空间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闽烟35C2红花大金元翠碧1号,对各品种的病情指数空间生态位宽度大小依次为闽烟35翠碧1号红花大金元C2。说明赤星病病菌可以较充分地占据烟株上、中、下各空间部位而全面危害烟株。因此,掌握烟草赤星病的空间分布和不同品种对该病的抗性,有利于烟草赤星病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4.
烟草赤星病、炭疽病和蛙眼病是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烟草赤星病、蛙眼病多在大田后期发生。炭疽病过去仅在苗床期造成为害。近几年来,大概由于气候及其栽培诸方面的原因所致,该病在大田前期也普遍发生。特别是在一些轮作不合理的地块和高温多湿的季节里,上述三种病发病尤为严重,直接影响着烟草产、质的提高。对于防治烟草赤星病、炭疽病和蛙眼病广大烟农多采用栽培措施,如实行四年轮作制、  相似文献   

5.
烟株摘除底脚叶与防治赤星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防治烟草赤星病措施中,摘除烟株底脚叶对防治烟草赤星病关系重大。对烟草不同叶位感病程度、不同叶位培养液孢子萌发进行实验,并对摘除底脚叶进行了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在现蕾期摘除底脚叶1~3片,对防治烟草赤星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谈烤烟赤星病的综合防治黄忠仁(黑龙江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牡丹江157000)近几年来,烤烟受赤星病的危害越来越大。不少烟农想种烟而惧怕病害,想防病又因农药太贵怕得不偿失,得了病愁眉不展而束手无策。但我个人认为,只要在思想上重视对赤星病的防治,从苗期抓起,...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有效防治烟草病害,采用人工诱发抗病性鉴定的方法进行了9个新引进的烤烟品种对烟草黑胫病、TMV、赤星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PVH2254,PVH2306,PVH2299抗性最好,高抗TMV,抗黑胫病,中抗赤星病;RGH04抗黑胫病,高抗TMV,中感赤星病,PVH2110和K326PVY中抗黑胫病、赤星病,感TMV;PVH1452抗黑胫病,感TMV,中感赤星病;NC71抗黑胫病,中感TMV和赤星病.  相似文献   

8.
烟草赤星病抗性的高通量鉴定是快速筛选和培育烟草抗赤星病品种的前提条件。以15份对赤星病表现不同抗性水平的烟草种质为材料,采用链格孢菌菌饼接种苗期离体叶片,以发病叶片病斑面积作为抗性评价指标,对15份烟草种质的抗性进行评价,并与其田间成株期赤星病抗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苗期菌饼接种,供试15份烟草种质的病斑面积差异显著,感病品种病斑平均面积明显大于抗病品种;各品种苗期赤星病鉴定结果与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且苗期病斑面积大小与3个不同年份、同一地点的成株期平均病级指数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0.78、0.74和0.66。表明本研究探讨的苗期离体叶片菌饼鉴定法可以用于烟草赤星病早期鉴定,病斑面积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准确反映不同烟草品种间赤星病的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四川烤烟赤星病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连续3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凉山州、攀枝花市、广元市、宜宾市等5个主要植烟区对烟草赤星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烟叶成熟期采集典型患病烟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通过宏观形态学、显微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种类并测定菌落生长速率和萌发率,同时在烟田开展烟草赤星病高效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个烟区采集的赤星病样均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真菌,各烟区所采集分离的赤星病菌在SDAY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产孢量和萌发率差异均不显著。5个烟区均发生烟草赤星病,整体发病规律为:每年6月底至9月初,烟田病情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每年8月份,5个植烟区烟草赤星病病情指数显著高于7月份并趋于峰值。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烟草赤星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大于60%)。  相似文献   

10.
以抗烟草赤星病品种净叶黄(JYH)和感病品种长脖黄(CBH)为材料,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烟草赤星病胁迫程度(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对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显示:⑴烟草赤星病胁迫导致2 个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JYH 的降幅小于CBH。⑵ JYH、CBH 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因烟草赤星病胁迫而降低。2 个品种的胞间CO2 浓度、气孔限制值变化具有明显差异,烟草赤星病胁迫导致CBH 的胞间CO2 浓度上升,气孔限制值则明显下降,这与JYH 在重度胁迫下的变化趋势一致。而JYH 的胞间CO2 浓度在轻度、中度胁迫降低,气孔限制值则呈上升趋势。⑶与CBH 相比,JYH 在烟草赤星病胁迫下具有较高的脯氨酸和可溶性总糖含量,较低的MDA 含量。研究结果表明,JYH 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和渗透物质调节能力,是对烟草赤星病胁迫具有较强抗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拮抗菌AM6代谢产物防治烟草赤星病试验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开发更多的生物农药,进行了球孢链霉菌AM6代谢拮抗物质防治烟草赤星病试验。采用不同的施用浓度、不同的施用次数在自然发病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含有AM6拮抗物质的制剂喷雾烟草叶片对烟草赤星病有较好防治效果。其防效随制剂中拮抗物质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以100倍液施用2次防效较好,田间防效为80.3%;400倍液施用1次、2次和3次的防效分别为46.9%、64 9%和69.3%。含有AM6拮抗物质的制剂对烟草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12.
湖北烟区烤烟赤星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湖北各烟区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的种类和地理分布,对湖北烟区的72株烟草赤星病病原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共鉴定出4个种,在此基础上对其中8个典型菌株的r DNA-ITS和Plasma membrane ATPase(ATPase)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湖北烟区烟草赤星病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长柄链格孢(A.longipes)、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和鸭梨链格孢(A.yaliinficiens)侵染所致。其中A.longipes广泛分布于湖北各烟区,是优势种群,占69%;A.tenuissima和A.alternata分布在宜昌、十堰、恩施3个烟区;A.yaliinficiens仅在恩施区域零星分布,约占3%。该试验也证实了ATPase基因可以用来作为烟草赤星病病原的辅助鉴定。  相似文献   

13.
陕西烟田病害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田系统调查为主要手段明确了2010-2014年陕西烟区的主要病害种类、分布及其发生程度。结果表明,危害陕西省烟田的主要病害有16种,其中烟草真菌性病害6种:烟草猝倒病、烟草赤星病、烟草根黑腐病、烟草灰霉病、烟草白粉病和烟草黑胫病;烟草细菌性病害3种:烟草青枯病、烟草野火病和烟草角斑病;病毒性病害5种: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PVY)、烟草蚀纹病毒病(TE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线虫病害1种:烟草南方根结线虫病;烟草非侵染性病害1种:气候性斑点病。  相似文献   

14.
筛选与抗赤星病位点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为烟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利用404对SSR引物对96份烟草种质材料进行基因组扫描,分析其群体结构,并进行烟草赤星病抗性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共检测到38个与烟草赤星病抗性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P≤0.01),其中标记PT60236、PT50668、PT50176、PT53770、PT60080和PT50727关联强度较大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被重复关联到,分别位于6号、8号、9号、19号、3号和23号烟草连锁群上。关联到的分子标记可以用于烟草抗赤星病育种的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主要从事烟叶生产工作 ,贵刊的“栽培与调制”、“病虫害防治”栏目对我在生产与科研工作中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如 2 0 0 2年第 6期刊登的《烟草赤星病的综合防治技术》、2 0 0 2年第 7期刊登的《豫西烟草脉斑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等论文 ,对有效控制我县烟区赤星病和脉斑病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过去烟田发病后 ,用药乱而杂 ,防效甚微 ,现在则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防治次数减少了 ,防效提高了 ,烟叶产、质量效益逐年提高 ,烟叶生产得到了稳定、健康的发展。从 10多年烟叶生产的一线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 ,只有运…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筛选烟草抗赤星病细胞突变体,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双层培养基筛选系统。即在下层培养基中接种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在上层培养基中接种烤烟品种 NC89和净叶黄的花药(NC89高感赤星病,净叶黄高抗赤星病)。在26±1℃培养40天后发现,NC89的花药出苗率和花药平均出苗数与对照(不接种赤星病的培养基)相比,分别由30%和53颗降到2%和12颗,而净叶黄的花药出苗率和平均出苗数基本没有变化。对筛选出来的 NC89花培突变体进行了田间赤星病抗性鉴定,其中80%对赤星病抗性较 NC89有所提高,甚至部分接近高抗。这说明该双层培养基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抗烟草赤星病的细胞突变体进行筛选。本系统尤其适应于(1)需长期培养;(2)毒素不易制备或易失活的病原菌的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17.
烟草赤星病是我国烟区的重要病害.全国各主产烟区,均有分布.山东烟区自七十年代初推广春烟以后,病情有所减轻,但夏烟受害仍然严重. 1972年起我们在益都和临朐烟区建立防治试验示范基点,开展多抗霉素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效试验示范和应用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8.
烟草赤星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植物诱导抗性、微生物拮抗作用、转基因技术在烟草赤星病的生物防治上研究现状,并对植物诱导抗性、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与应用和筛选烟草赤星病菌拮抗菌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烟草赤星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烟草赤星病是烟草大田生长后期的主要叶部病害,在烤烟生产上造成的损失日益加重,我们通过1990年的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初步摸清了该病在当地的季节流行动态,为指导当地生产防治提供了依据。同时认为,农药速保利、速克灵对防治该病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抗赤星病烟草及其研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一个世纪以来有关抗赤星病烟草的筛选、研究和利用的历程和主要成果,据此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就今后抗病育种中抗赤星病烟草资源应用的主攻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