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我国开发建设项目中水损失监测的理论、技术规范以及工作实践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从水损失以及水损失治理概念入手,提出了水损失的监测指导思想、监测目标和监测原则,分析了水损失监测内容与监测指标,并提出了水损失监测方法。研究结果对于完善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治理标准,以及预防和治理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长颖  李晓梅 《水利天地》2007,(10):15-15,19
在以往的水土流失治理中,我们一直贯彻"以坡耕地为重点,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治理水土流失的认识进一步加深。2000年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提出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并开展了试点工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理念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开发建设项目水损失治理措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建设项目引起的水损失是人为的水损失,这种损失不可逆转,引发的水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开发建设项目水损失的防治工作,从水损失的概念入手,提出水损失治理的最大修复原则和水资源利用原则。开发建设项目水损失治理的措施包括减小径流、增加入渗、增加蒸发等,可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来治理水损失。  相似文献   

4.
水流失的概念特指水土流失中水的损失。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土流失比较直观,易于理解,而由于水资源的特殊性,对水流失的概念存在不同的解释和争议。基于水资源的可恢复性、流动性、利害双重性等特点,以及水资源在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保障自然界生态平衡上的作用,讨论、辨析水流失概念,并提出水流失的控制应以流域为单元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利》2011,(8):58-68
第四章治理 本章共10条,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水土保持补偿费、社会公众参与治理、水土保持技术路线及措施体系等作了规定。 第三十条国家加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坡耕地改梯田、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建设管理,建立和完善运行管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城市水土保持的含义及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具体原因,探讨了防治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与建议,为城市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三门县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根据三门县第1次水土保持措施普查,目前县域内各乡镇均有水土保持措施分布,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措施体系、植物措施体系、生态修复措施体系为主,预防监督管理贯穿其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在全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全县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在完善和巩固现有措施体系的基础上,加强预防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治理现有水土流失和控制新增水土流失发生,为全县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是指人们对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其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生产,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我国人口多、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实现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必要条件;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防洪减灾作用,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大水保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保意识,是实现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深化改革,加大治理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水保经济是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最新的实测资料,分析了青岛市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的治理措施和水土保持的效益.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提出增加布设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立标准小区,监测水土流失等措施,从而为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土保持是指人们对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其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山区生产,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我国人口多,水土流失严重,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实现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必要条件;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防洪减灾作用,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大水保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保意识,是实现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深化改革,加大治理开发力度,积极发展水保经济是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1.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专业以服务治江事业为宗旨,立足长江、面向南方,紧密围绕土壤侵蚀机理,水土流失与江湖泥沙、地质灾害、面源污染等关系,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等,积极开展基础科研与技术咨询,切实履行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支撑职责,积极承担相关社会公益责任,为治江事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10 a的发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首创移动式坡面水土流失高精度快速测评系统、完善创新以长江上游“排水保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区划理论首次用于中国山洪灾害防治领域、建立泥石流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且提出并解决了以工程开挖面与堆积体水土流失测算技术和水利行业标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为代表的水土保持共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壤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由于自然条件独特复杂,水土流失特点与其它区域有很大差异,采取的治理措施也存在很大差异,国家颁布实施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中,缺少针对南方红壤丘陵区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难以完全满足指导该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和指导该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标准作为指导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结了该区二十多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经验,内容全面扼要,条款清晰,科学实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分析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之间的联系,在界定山洪灾害概念、分析我国山洪灾害基本特点、简述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取得的成绩、阐述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后,从山洪灾害与水土流失的概念、影响对象、防治措施体系、措施受益对象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山洪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并从主管部门、水利部门内部的条块分割等方面,提出了目前山洪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指出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对于山丘区自然灾害防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工作应抓住国家发展机遇,统筹规划山洪灾害防治和水土保持的工作,切实促进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土保持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对人类生存环境极为不利,它是人类诸多灾害的根源。全世界约有2500万km2土地遭受水土流失。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1949年以来,中国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万km2,建设基本农田113万km2。当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诸如重视不够、法制观念淡薄、投入不足、科研和技术推广落后等问题。要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抢救一切可抢救的土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土保持队伍,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控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是我国主要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万km2,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四大片"之一,从1989年开始实施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以来,经过20 a的连续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对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夷陵区、重庆市云阳县等典型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三峡库区"长治"工程20 a来的建设成效,主要体现在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库区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扭转,2007年与1985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幅高达28%;通过水土保持规模经营,把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了以茶叶、柑橘为主的经果林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库区群众增产增收,减缓了人地矛盾,提高了环境容量;同时"长治"工程对减少三峡入库泥沙和面源污染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基本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调控技术与方法,分析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综合调控的成效。经过十多年的水土保持持续调控,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62.22万km2减少到1999年的53.07万km2,下降了14.7%,治理区水土流失强度下降了1~2个等级,治理区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35%提高到56%,治理区小流域拦蓄量比治理前普遍提高了30%以上,径流系数普遍降低10%~20%,削减洪峰流量15%左右。治理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有效解决了1 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小流域经济和县城经济得到了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红河州水土保持工作在云南省区域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全省水土保持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红河州现状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带"水土流失防治总体格局,进行水土保持五级区划划分,并提出了各分区水土流失防治方向,拟定了水土保持重点预防范围和重点治理范围。研究结果可为河州市级水土保持规划布局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红河州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铁路工程属于建设类项目,其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施工均会扰动原地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以新建包满铁路(白巴段)工程为例,采用经验公式法和类比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预测了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水土流失,并通过引入水土流失影响指数SWII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02×...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西磨沟弃碴场为例,分析了拦沟堆渣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详细阐述了一套适用于具有较大设计洪水流量、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拦沟型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该体系在保证弃碴场安全运行的同时,也有利于区域生态景观修复。  相似文献   

20.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20年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审批、专项设施验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等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生产建设项目“放管服”(简政放权、公正监管、高效服务)改革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检索期刊数据库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官方网站,收集流域机构、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相关政策推动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以及正在实施的“放管服”3个阶段;水土保持方案编审技术基本完善,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验收阶段存在错位,导致验收环节程序比较繁琐。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0年来,全国累计有30多万个项目编制并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5万km2,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放管服”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较大程度提高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