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民和盆地侏罗系地层是一套含油、含煤的陆相沉积,分为下统、中统和上统,通过对盆地内各统地层岩性特征、厚度变化在南北坳陷和中央隆起带的分析,指出了盆地的成因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坡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水煤田南部,井田内地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统石千峰组,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在收集井田内施工的37个钻孔和3号煤层采掘工程图的基础上,叙述了王坡井田的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总结了煤层赋存的地质特征及煤质分类和用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屯井田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下二叠统山西组煤系地层的成因、沉积环境及含煤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南屯煤矿含煤地层旋回结构划分和海陆交互相沉积的机理,对于了解煤系地层的沉积结构及含煤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鄂东南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群分布广泛,是铜铁金等多金属矿床主要容矿地层.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对下三叠统大冶群的岩性、岩石地球化学、物理力学性质、岩相古地理与成矿关系进行归纳总结.并从成矿物质来源、岩浆侵位、膏盐层、地层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岩相古地理等方面来探讨地层控矿机制,建立了鄂东南地区层控矿床概念模式.指出了鄂东南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群与岩浆岩接触带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找矿标志,提出了今后找矿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前人关于老三沟井田9~#煤层以下基岩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O_2m)灰岩的认识,本文依据勘探阶段大量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勘探阶段钻孔综合地质成果资料及沉积古地理相图,对该井田地层重新进行了划分和研究,提出新认识:本井田缺失中奥陶统马家沟组(O_2m)地层,各地层单位由老至新依次是中太古界乌拉山群(ArW)、寒武系上统炒米店组(∈3c)、上寒武-下奥陶系三山子组(∈3~O_1s)、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_2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_1s)、二叠系中下统石盒子组(P_(1-2)sh)、二叠系上统孙家沟组(P_2sj)、白垩系下统罗汉洞组(K_1lh)、新近系上新统(N_2)、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p_3m)及全新统(Qh)松散堆积层。对该地层研究的新认识,将为该井田后续开采利用提供更加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露头剖面精细观察研究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四川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及其与沉积体系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的关系。从中识别出37个短期、12个中期、5个长期和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将短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细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三种基本层序类型。论述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详细讨论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特征。认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地层具有良好的生储盖层组合和形成大、中型次生油气藏的条件。为确定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地层深层区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和开展储层预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1 区域地质矿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松辽坳陷北部边缘,北靠讷谟尔河东西向断裂,西为北北东向嫩江深断裂。区域出露的地层以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为主,其次为上白垩统四方台组。受晚白垩世末燕山运动影响,全区上升,早第三纪开始,受喜山运动影响,部分地区下沉形成新生代盆地,沉积了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粘土矿产。2 矿床地质2.1 地层、构造矿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林甸组,其次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齐齐哈尔组。林甸组一段,分布在矿区西部,呈北北西向条带状出露,主要由两层砂质高岭土组成。上层砂质高岭土顶板常发…  相似文献   

8.
我省羊草沟煤矿区地层属侏罗系上统沙河子组与自垩系下统营城子组。沙河子组地层零星出露于矿区南部,岩性为灰褐色砂砾岩和紫红色砂砾岩。营城子组地层在本区广泛分布,为主要含煤层。矿区岩石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复盖层、砂砾岩、流纹岩、玄武岩、膨润土、泥页岩、煤、沸石等。其中第四系复盖层的黄土层和煤系地层均属水敏性地层,遇水变软,易崩解,造浆性强。破砾岩呈泥质砂砾状结构,为结触式胶结,岩石疏松,遇水变软,崩解,造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柴窝堡凹陷的勘探显示出深层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目前对于凹陷东南缘研究匮乏,沉积特征认识不清,沉积相类型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对其东南缘剖面露头岩石相分析,建立不同地层分布的沉积相柱状剖面,研究地层横向上的可对比性,识别纵向中—下二叠统地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下二叠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中二叠统发育滨浅湖沉积,在此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研究区的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体系,对该地区今后沉积的研究及野外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露头剖面精细观察研究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四川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及其与沉积体系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的关系。从中识别出37个短期、12个中期、5个长期和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将短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细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三种基本层序类型。论述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详细讨论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特征。认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地层具有良好的生储盖层组合和形成大、中型次生油气藏的条件。为确定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地层深层区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和开展储层预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永定西坑水泥用石灰岩矿含矿地层、矿体特征及矿石质量,介绍了该矿床在福建省三迭系下统溪口组地层中寻找水泥用石灰岩矿床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神农架蚂蝗沟地区新发现的南华系实测剖面综合研究,结合全国地层委员会提出的南华系建系的地层划分原则及中国地层表(2013),首次于神农架腹地新建了神农架地区南华系地层序列,并认为该地区剖面完整、顶底齐全,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对其地层序列与沉积相及环境分析,自下而上划分出下统莲沱组,中统古城组、大塘坡组,上统南沱组4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明确指出莲沱组时期海水变浅、气候开始转冷,出现冷暖交互气候条件下的灰黑色碳泥质沉积;古城冰期为海洋成冰作用的产物;大塘坡间冰期为滨浅海碎屑沉积间碳酸盐岩沉积;南沱期为大陆成冰期冰碛岩。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位于晋获褶断带的西侧,沁水块坳的东缘,区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为173.53m,共含煤16层,煤层总厚为10.39m,含煤系数为5.99%。在收集区内及周边22个钻孔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区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赋存层位、特征及煤质特征、煤层气进行评述,总结了区内煤层的特征、分类、用途及煤层气的含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系统地研究黔西北毕节地区乐平统含煤岩系中存在的沉积旋回及其天文周期驱动,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对该地区4个钻孔剖面的自然伽马(GR)测井数据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与天文检验。旋回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乐平统含煤岩系记录了405 kyr长偏心率、125 kyr和95 kyr短偏心率、40.6 kyr和33 kyr地轴斜率周期信息,并且可识别出17个由405 kyr长偏心率周期驱动形成的旋回;天文检验结果显示,乐平统含煤岩系受到天文周期驱动的可能性大于99 %。根据识别出的沉积旋回并结合前人在西南地区的层序划分结果,在研究区乐平统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17个四级层序,同时在经过调谐后得到的时间标尺上加以精确的年龄约束,建立了乐平统的天文年代标尺。对层序地层格架和年代标尺的综合分析表明,乐平统的沉积时限在6.47~7.16 Myr之间,并且底部存在0.69 Myr的穿时现象,3个三级层序的沉积时限分别是2.34 Myr、1.98 Myr、2.84 Myr。最后分析和总结了各三级层序的沉积速率变化规律,乐平统平均沉积速率在2.91~4.11 cm/kyr之间,CSⅠ的沉积速率整体呈现出“慢—快”或“快—慢—快”的变化趋势,CSⅡ沉积速率变化规律不明显,CSⅢ整体呈现出“快—慢—快—慢—快”的变化趋势。本研究所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可为毕节地区乐平统煤系高精度的地层对比提供参考,同时所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可为研究乐平世古气候、古环境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演化提供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框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认识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以及它们的展布特征,为铀矿的开采利用提供一些必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测井和录井等资料,运用地层对等方法,研究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地层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泉头组以上地层在研究区东南部均遭受严重剥蚀,且剥蚀的范围在逐渐扩大,至明水组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通过对沙热拉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重晶石矿床成因,总结了找矿标志。沙热拉重晶石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属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地层、构造控矿作用明显,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地层,断裂、破碎带等可作为找矿标志,对今后区域上同类矿床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赋存与地层、岩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钻探孔揭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中侏罗统木里组及江仓组,其次还有上三叠统尕勒得寺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通过化学元素及其相关元素比值的研究,可得出江仓组下段及木里组上段距离物源区相对较远,而江仓组上段则距离物源区相对较近。  相似文献   

18.
蔡泉  马青  刘政  徐守立  李乐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12):110-113
针对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古潜山成藏要素之一的盖层封盖能力评价问题,以较为综合客观地认识盖层对于潜山油气的封闭性能为目的,绘制分析了塔北H6区块的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地层的厚度分布图,并在结合其地层孔隙度和油气突破压力等参数计算并绘制平面图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此套地层对下部奥陶系古潜山油气的封盖能力。研究认为本区的志留系下统地层虽然具有一层直接覆盖于潜山顶面的砂岩这种封盖不利因素,但考虑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组上段二亚段砂泥岩整体较高的油气突破压力,总体上仍可具有良好的封盖能力,对油气的保存有利;同时此研究方法亦可对相关油气藏盖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营坑矿区矿床赋存于下三叠统溪口组(T_1x)地层中,其沉积相属潮间盆地相,主要受潮汐作用的控制,为较高能环境沉积。根据岩石特征和沉积特征将下三叠统溪口组地层细分为两个亚相,一种为泥岩相,另一种碳酸盐相。碳酸盐相是石灰岩矿赋存空间,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沿走向及倾向表现为膨胀、收缩。福建省石灰岩矿资源主要赋存于石炭系船山组(C_3c)和二叠系栖霞组(P_1q)地层中,占92%以上,赋存于三叠系地层中的石灰岩矿约占5.63%。本文对在三叠系地层中寻找石灰岩矿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荆州市区地层上部为5~30 m厚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粘性土和砂土,中部为20~100 m厚上更新统冲洪积卵砾石层,下伏新近系内陆湖相堆积的泥岩、砂岩和砂砾岩互层。通过对各类地层的实测剪切波速进行分析,阐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方法,分析建筑场地类别的判定规律,为岩土工程勘察和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