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油菜产业链脉络的研究视角,以菜籽油加工产业原料供给、菜籽油加工、菜籽油销售等环节为分析的切入点,阐述菜籽油加工产业差异化概念,探讨发展菜籽油加工产业差异化在油菜产业方面所面临的障碍,认为菜籽油加工产业差异化发展有益于国内油菜产业发展。最后,从菜籽油国家标准、菜籽油加工工艺、油菜籽目标价格补贴、产业科技创新、油菜种植科学规划等方面,提出菜籽油加工产业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立军 《苏盐科技》2021,(1):121-122
保障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受生态效应、人口增长、公共健康等因素的制约,全球食品产业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优化食品产业结构、保障食品产业高质量供给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推动我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核心企业带动上中下游资源整合,最终获得产业与市场话语权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是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本文立足全产业链概念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梳理全产业链下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从全产业链发展角度谋求柳州螺蛳粉产业高质量之路径。  相似文献   

4.
关于"双低"菜籽油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国外“双低”菜籽油的发展概况双低菜籽油被誉为基因工程出现前,20世纪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的一个里程碑。虽然2000多年前就有了野生的油籽油菜,但直到1936年加拿大才第一次人工种植这种作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各种食用油料需要量急剧增加,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加拿大开始作为食用油使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菜籽油中的芥酸会沉积在啮齿动物的心脏、骨骼、肌肉中,从而质疑它的安全性,1956年,加拿大禁止继续在食品领域使用菜籽油。此后,加拿大农学家培育了含有低芥酸和低硫苷(β-硫代葡糖苷酸)的油菜籽品种。由于加工时硫…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以菜籽油为原料,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与双氧水和冰乙酸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取环氧菜籽油的工艺方法,并选用L9(3^4)正交试验及对反应过程中环氧值的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并讨论了影响产品环氧大小,产品色泽,酸价等的各种因素及操作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6.
在两种氢化条件下:温度160℃、H2压力2.5×105Pa,温度200℃、H2压力1.0×105Pa,首先对菜籽油进行氢化。后将牛油与菜籽油、氢化菜籽油以各个比例混合,通过脉冲式核磁共振仪对物系的固体脂肪含量(SFC)进行测量,利用实测SFC与理想SFC之间的偏差曲线来研究二元物系的相容性情况。得到牛油与160℃氢化60min菜籽油以1∶1比例混合时,相容性较好,20℃条件下结晶细腻,满足起酥油的SFC分布和塑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菜籽油硅酸钠脱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籽油为原料,用硅酸钠直接脱酸并对精炼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脱酸最优工艺条件为:超碱量为油重的1.0%、温度90℃、处理时间4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该法不仅可简化工艺过程、节约大量水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8.
9.
油菜籽是我国最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冷榨脱皮菜籽油是绿色、无污染食用油脂产品。该研究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法,以TBHQ、PG、VE为抗氧化剂、V_C为增效剂,及过氧化值为试验指标,研究光线、温度等对冷榨脱皮菜籽油抗氧化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光线、温度对冷榨脱皮菜籽油氧化过程均有影响,且温度影响显著;TBHQ对冷榨脱皮菜籽油具有良好抗氧化效果,V_C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而PG和VE则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以菜籽油为原料.在硫酸的催化作用下,通过与双氧水和冰乙酸发生环氧化反应,制取环氧菜籽油的工艺方法.并选用L_9(3~4)正交试验及对反应过程中环氧值的分析,得到了各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并讨论了影响产品环氧大小、产品色泽、酸价等的各种因素及操作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深加工产业存在巨大科技创新潜力,可以带动玉米生产和消费实现增长,推动现代生物科技发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能够促进我国玉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分析世界和我国玉米生产消费情况及玉米价格走势,提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进口菜籽油价格冲击,国产油菜种植与加工均出现明显减种和减产,而菜籽油进口总量逐年递增,形成目前国内油企以进口油菜籽或进口菜籽油加工为主,以国产菜籽油制炼为辅的局面。通过分析当前菜籽油产品种类与组成、菜籽油消费习惯以及小榨菜籽油加工现状,建议以提升国产小榨菜籽油加工工艺为突破口,为国产油菜种植及相关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4种不同品质的菜籽油(冷榨菜籽毛油、热榨菜籽毛油、浸出一级菜籽油、压榨一级菜籽油)、3种容器(无色透明聚酯瓶、铁罐和陶罐)及3种光照条件(避光、自然光、直射灯光)下菜籽油的储存稳定性情况.室温条件(10~30℃)下间隔一定储存天数(10~15 d)测定样品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结果显示,光照是影响油脂储存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油脂包装及储存要尽量采用不透光材料或避光储存;铁罐可用于储存毛油及精炼油,储存毛油时过氧化值升高幅度较精炼油要小;对成品小包装油,采用性质稳定的不透光的陶瓷材料包装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菜籽油脱除蒜臭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菜籽油脱除蒜臭的原理与工艺,并研制出可直接添加于食品、饮料及辛香调味品的无臭蒜汁。  相似文献   

15.
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使用复配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对菜籽油进行了粉末油脂制备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菜籽油粉末油脂制备的最佳配方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配比1∶1,芯材和壁材的配比1∶5,固形物质量分数25%,乳化剂添加量3.5%。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粉末油脂的包埋率达83.72%,总含油量为21.5%,表面含油率为3.5%,产品色泽及溶解性好。  相似文献   

16.
菜籽油物理精炼工艺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玮  冉萍 《中国油脂》1997,22(1):3-4
介绍了我院在菜籽油物理精炼技术通过部级中试鉴定的基础上,又在推广利用方面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摸索工作。对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两种工艺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要上同品质的毛油获得相同品质成品油的条件下,物理精炼较化学精炼在缩短流程,减少投资,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对SCF-1、硫酸化蓖麻油与菜籽油聚合物加脂剂在汉口路山羊服装革上的应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菜籽油聚合型加脂剂具有良好的填充效果,成革感观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18.
菜籽油无氧包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气是油脂氧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隔离氧气可以阻断油脂氧化的原理,提出菜籽油无氧包装的概念,即在无氧环境下完成菜籽油灌装及封口.以菜籽油为试样,分别采用无氧包装与普通包装(对照样),以过氧化值和酸值为考察对象,进行比较,结果标明,经过无氧包装的菜籽油,其过氧化值仅升高0.01 mmol/kg,酸值仅升高0.1 mg KOH/g,而对照组过氧化值则升高了2.42 mmol/kg,酸值则升高了0.18 mg KOH/g,数据说明了无氧包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煎炸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品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0、180、210℃3个温度水平下,用菜籽油煎炸土豆,分别取4、8、12、16、20、24、28、32 h的油样,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波长232 nm处紫外特征吸收峰值(K232)和波长270 nm处紫外特征吸收峰值(K270)。以K232和K270表征油脂的品质,利用SPSS软件分析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与油脂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FA、PUFA分别与K232、K270呈线性相关,MUFA与K232、K270分别呈多项式相关,SFA、MUFA、PUFA3类脂肪酸都与K232、K270显著相关(P0.01),因此也可利用SFA、MUFA、PUFA的含量来表征菜籽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芹菜籽为原料,用超临界萃取法获得芹菜籽油为芯材,明胶和β-环糊精为壁材,蔗糖酯为乳化剂,经乳化、均质、喷雾干燥制取芹菜籽油微胶囊产品.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以芹菜籽油微胶囊化产率为指标,确定微胶囊包埋芹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材比1:4,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40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