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提高水库的运行安全,充分发挥水库效益。文章根据官山水库实际情况,对水库泥沙淤积和回水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平淤积高程不断增加,淤积形态为锥体淤积,设计淤积年限50年的设计淤积量为20.50万m3。在官山水库工程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泥沙淤积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水库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涛 《陕西水利》2022,(3):35-37
泥沙淤积和回水计算分析对水库规模中库容大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后期水库效益的发挥。从水库库区泥沙输移量、淤积量和回水计算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得到某新建水库坝址泥沙淤积情况以及回水分析成果,为设计工作者在水库规模确定上提供指导与参考,同时为水库后期运行管理方面提供技术参考和帮助,指导管理人员采取措施来防止泥沙淤积对水库的危害和功能效益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余中平 《陕西水利》2022,(2):40-41,49
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和回水计算是确定水库运行状态,研判枢纽防沙措施的重要依据.以吉尔格勒德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水库淤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形态及淤积高程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出吉尔格勒德水库泥沙淤积为三角洲或带状淤积.计算结果表明:水库运行50年内库容损失速度变化不大,泥沙淤积对水库回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苏娅  王平 《治淮》2000,(5):40-42
以雷公井水电站为例,探讨缺少实例测泥沙资料的小水电工程的泥沙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水库来沙量、淤积量及分布,分析了泥沙淤积对发电效益,水库回水及水库排沙运行方式的影响。分析计算成果为雷公井水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水库泥沙淤积量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立概化模型的基础上,以库容曲线为基础,推求出测算小水库泥沙淤积量的平均淤积高程法、校正因数法和部分表面面积法;并推求出泥沙淤积体规则概化的锥体公式和拟台体公式等测算小水库泥沙淤积量的简化方法.采用简化方法测算小水库泥沙淤积量简单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水库类型应采用不同的泥沙淤积计算方法,并指出其与常规水库泥沙淤积计算的异同。文中介绍了泥沙过蓄能电站机组的含沙量与粒径,提出了台坪式上水库来沙量与淤积量的估算方法以及确定上水库泥沙淤积高程的方法。通过算例进一步阐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泥沙的淤积计算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7.
根据二滩水库蓄水运行以来实测水文和泥沙断面测量资料,对水库泥沙淤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二滩水库1998~2011年泥沙淤积量约6.25亿m3,淤积大部分在死库容以下,调节库容损失率6.18%;1998~2000年蓄水初期年均淤积量约0.76亿m3,2000~2011年年均淤积量近0.36亿m3。水库泥沙淤积以三角洲形态逐渐向坝前推进,从泥沙淤积纵向分布看,干流泥沙淤积主要分布于库中段;从横向分布看,淤积主要集中在主槽。实测三角洲淤积洲头距坝约66.0 km,坝前平均淤积高程为1 030.0 m,远低于泄洪建筑物进口和机组进水口底高程,不会出现坝前泥沙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谈水库泥沙淤积量计算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宋晓红  付慧  赵敏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3):145-146,149
在水库设计中,首先要确定出水库的死库容或死水位以满足水库的不同要求,以灌溉为主的水库,死水位的确定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保证自流灌溉必要的引水高程,二是考虑水库泥沙淤积的需要。现就水库中泥沙淤积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泥沙淤积对水库效益及使用寿命的影响,泥沙淤积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减少泥沙淤积的措施,浅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邱玉怀  王平 《小水电》1998,(6):23-25
以雷公井水电站为例,探讨缺少实测泥沙资料的小水电工程的泥沙分析问题,通过计算水库来沙量、淤积量及其分布,分析了泥沙淤积对发电效益、水库回水及水库排沙运行方式的影响。分析计算成果为雷公井水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初步依据。图2个,表1个。  相似文献   

10.
水库淤积上延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乃森  黄霖恩 《水利学报》1997,(8):67-72,66
在含沙河流上修建水库,河流所挟带的泥沙必须也要在水回水区内落淤。在多泥沙河流上修建的水库,水库淤积异常剧烈,而且泥沙淤积不仅发生在水库回水范围以内,也发生在回水范围以上,这种超出水库回水范围的泥沙淤积问题就是水库淤积上延问题,即欲称的“翘尾巴”淤积,本文介绍了我国水库淤积上延的情况及其对库周环境的影响,根据野外实测资料及室内试验资料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两个予估水库淤积上延程度的公式,可供进行水库规划  相似文献   

11.
对高含沙地区中小水库的淤积发展提出了一个数学预估模型,通过对解放沟水库的实测淤积资料与模型的淤积计算对比分析,该模型基本上能够反映该水库的泥沙变化规律,也为水库管理单位预估泥沙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计算方法。影响数学模型的因素采用K、b、c三个综合参数表示,参数确定后,淤积面积主要是与相对水深的关系,经过计算,解放沟水库的实际淤积量与计算淤积量的误差范围在6%左右,基本上能够反映水库今后的淤积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上游水库建成投产,将改变下游水库的入库沙量、来沙过程、来沙级配,这些变化对下游水库的泥沙淤积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水库泥沙淤积不同,水库回水也不同,从而导致对上游梯级的影响、水库淹没范围有差别。本文以金沙江中游河段的观音岩水库为例,通过预测两种不同的上游水库投产时序的观音岩水库泥沙淤积,分析泥沙淤积及回水的影响,说明水库淤积预测中,合理分析、选用上游水库投产时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燕荔  彭穗萍 《陕西水利》2014,(6):142-143
本文以南沟门水库及马家河引水工程的长系列水沙资料为基础,建立一维恒定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对位于葫芦河上的南沟门水库进行泥沙淤积运行方式的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库泥沙淤积形态为三角洲淤积,淤积平衡年限为50年左右,并得出了南沟门水库60年间不同年限的淤积量、冲淤趋势及淤积库容曲线,为工程设计提供不同年限的淤积高程、淤积库容等基础参数,为研究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库工程,提供有益的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红旗泡水库经过20余年的运行.已产生了较大的泥沙淤积,淤积面积约为10.4km~2,范围在144m高程以下,淤积总量约为150.1万m~3.年平均淤积量近7万m~3.  相似文献   

15.
大石峡水库来沙量大,水库运行过程中泥沙淤积问题严峻,泥沙的淤积将影响水库的回水距离。文章采用水沙数学模型研究大石峡水库调度运行过程中排沙特性与回水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泥沙总体上呈三角洲淤积,随着水库运行年限的增长,有效库容逐年减小。水库运行50年后,正常蓄水位下的剩余库容为7.859亿m~3,多年累积排沙比为39.9%;回水末端下距坝址36 km,上距国界线1.08 km,满足水库回水末端距国界线1 km的控制条件,设计阶段的水库运行方式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6.
水库淤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泥沙大量淤积,使水库有效库容逐年减少,蓄水调节性能相应降低;同时水库淤积引起回水上延,造成对水库上游工程的影响,同时威胁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安全;还会引起下游河道冲刷下降,造成水库管理工作困难等问题。在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中允许受到资料限制时可采用类比法和经验法对水库泥沙进行冲淤分析计算。在此以漾洱水电站工程水库的泥沙冲淤分析为例来说明,主要包括水库淤积形态分析、水库淤积计算、回水对上游影响分析、防止泥沙淤积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中塬沟水库是咸阳市亭口水库反调节蓄水工程,为确定反调蓄工程泄洪建筑物的进口高程,该文对坝前沟道内的泥沙分别用三角洲淤积形态法、锥体淤积形态法和经验面积减少法进行形态分析与淤积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三角洲淤积形态在不考虑异重流情况下的计算结果适合中塬沟水库泥沙淤积形态分布,与实际基本符合。水库在运行50 a后,坝前淤积高程将达到881.0 m,泄洪洞口前淤积高程达到883.0 m,该结果为泄洪洞进口高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丛梅 《陕西水利》2017,(2):93-96
水库泥沙淤积与回水计算是确定水库运行状态的重要工作。以清河水库为例,对水库泥沙淤积与回水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出水库泥沙淤积形态为椎体淤积,计算结果表明:建库后的洪水回水水面线离坝址越近越平缓,越远越急陡;对比不同频率回水曲线,小频率较高频率回水坡降陡、回水末端近,基本符合回水的一般规律,且与可研阶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正>三峡水库蓄水10 a来,泥沙淤积量仅为预测值的4成,这将有效保障水库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和使用寿命的延长。泥沙淤积问题是水库建设中的世界性难题。早在三峡工程论证时就曾有人担忧,水库蓄水后,水库淤积与长期使用、变动回水区航道港口泥沙淤积,特别是位于水库回水末端的重庆  相似文献   

20.
泥沙淤积分析是水库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的发挥。针对子威水库所在流域水沙特性,采用输沙模数法计算水库来沙量,利用判别系数法判别淤积形态,进而计算坝前淤积高程和淤积库容曲线,为水库特征水位的选取和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依据,也可为小型水库泥沙淤积分析计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