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复配食品添加剂在现在的食品加工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那到底什么是复配食品添加剂,我在这里引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中的定义: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例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复配磷酸盐,还有食用香精都是一种复配食品添加剂。1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优势复配食品添加剂与普通食品添加剂相比具有明  相似文献   

2.
本学术报告阐述2011年9月5日我国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6687-2011)及依照《食品安全法》严格执行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的新形势下我国复配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生产和应用现状,重点对国内复配增稠稳定(凝胶)剂和复配甜味剂等行业生产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剖析在此形势下我国复配食品添加剂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并介绍我国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企业对于复配食品添加剂产品正在出现的新动向,最后分析预测今后五年我国复配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性质、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国外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和管理情况,并提出应对我国发展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近年来发生的苏丹红染料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污染食品为例, 说明了复配食品添加剂充当非法添加物载体的风险;分析了复配食品添加剂潜伏风险因素的成因;讨论了非法添加物通过复配食品添加剂携带污染食品的特点;从复配添加剂生产、食品生产中复合食品添加剂使用与以及对上述两者的监管等方面提出了风险管理与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复配食品添加剂相比单体食品添加剂具有节约用料、改善品质、降低风险、促进新品研发等优势,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越发广泛,生产企业数不断增加。由于食品添加剂的违规使用和非食用物质的滥用使其安全性备受关注。为规范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提高质量安全水平,需在组份含量检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管。GB 26687—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的4.1.6条款要求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应制定生产管理制度来明确规定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和检验方法。基于复配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标准、生产许可审查及生产应用实践,发现其生产和监管过程中存在部分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检验标准方法缺失、标准检验方法有待更新、企业自检困难等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及时修订和增补相关标准,建立和完善非标检验方法数据库,多方协助生产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检体系等对策建议,旨在为提高复配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水平及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日,卫生部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该标准要求,复配食品添加剂中各成分的适用范围应一致,且各成分在生产过程中不应发生化学反应。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食品中的复配食品添加剂用量。  相似文献   

7.
国质检食监函〔2011〕7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以下简称GB26687)。为切实加强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和受理(一)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6687-2011(以下简称GB26687)"术语与定义"对复配食品添加剂的描述是:为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由此可见,复配食品添加剂的配方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组成。  相似文献   

9.
《啤酒科技》2011,(8):68-69
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7月5日,卫生部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标准自9月5日正式实施,标准中对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命名原则、感官要求和有害物质控制作出了规定,有关企业可至卫生部或中酒协网站(www.cada-cc)下载。  相似文献   

10.
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十几年来,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行业也以相当高的速度发展着。据初步统计,2002年,全国食品添加剂总产量约240万吨,销售额250亿元。与十年前相比,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由不足50万吨增长到240万吨。更为可喜的是复配食品添加剂从无到有,已经开始起步逐步进入市场。纵观国内外食品添加剂发展历史,食品工业和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复配型食品添加剂会逐渐增加应用市场的份额。从理论上说,食品添加…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3年底,北京市共有49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其中单一品种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23家,复合型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有26家。在对食品添加剂卫生监督管理中发现一些诸如扩大使用范围、产品标识内容不规范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8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复合食品添加剂来提高鸡胸肉的保水性,改善油炸鸡胸肉的品质为目标。实验采用了多种具有保水性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复配研究,通过对产品的出品率、失水率和样品感官评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综合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及添加量,即复合磷酸盐0.3%,氯化钙0.4%,卡拉胶0.90%,山梨糖醇0.52%。但是这个复合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油炸鸡胸肉最完美的组合,仍需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提高样品的保水性和品质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复合食品添加剂来提高鸡胸肉的保水性,改善油炸鸡胸肉的品质.实验采用了多种具有保水性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复配研究,通过对产品的出品率、失水率和样品感官评定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综合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的复合食品添加剂及添加量,即复合磷酸盐0.3%,氯化钙0.4%,卡拉胶0.90%,山梨糖醇0.52%.  相似文献   

14.
HACCP在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复合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广泛的生产与应用 ,其所带来的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HACCP作为食品加工生产的一种卫生安全控制体系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可和应用。本文对复合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危害分析 ,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 ,制订了监测方法、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 ;探讨了在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HACCP卫生安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产品卫生安全的可行性 ,对于当前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复合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制订了监测方法、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探讨了在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HACCP卫生安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产品卫生安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行业不可缺少,回顾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剂在盐业上应用的状况,重点介绍了几种营养素应用于盐产品中的试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效果.文章着重强调了采用食品添加剂的注意事项和应遵守的法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神经醇磷脂的特性和作为食品添加剂对维持生物体正常代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文章从健康角度综述了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发展,重点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发展前景,旨在使人们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并利用好食品添加剂。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将会更加安全有效并有益于健康。  相似文献   

19.
山梨醇制备、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梨醇是葡萄糖氢化的产品,是一种只含有羟基官能团的碳水化合物衍生物,除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行业外,同时作为食品添加剂也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文中重点介绍了山梨醇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A key component of a food chemical exposure assessment using probabilistic analysis is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appropriate input distribution to represent exposure variables. The study explored the type of parametric distribution that could be used to model variability in food consumption data likely to be included in a probabilistic exposure assessment of food additives. The goodness-of-fit of a range of continuous distributions to observed data of 22 food categories expressed as average daily intakes among consumers from the North-South Ireland Food Consumption Survey was assessed using the BestFit® distribution fitting program.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was most commonly accepted as a plausible parametric distribution to represent food consumption data when food intakes were expressed as absolute intakes (16/22 foods) and as intakes per kg body weight (18/22 foods). Results from goodness-of-fit tests were accompanied by lognormal probability plots for a number of food categories. The influence on food additive intake of using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 to model food consumption input data was assessed by comparing modelled intake estimates with observed intakes. Results from the present study advise some level of caution about the use of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 as a mode of input for food consumption data in probabilistic food additive exposure assessments and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