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认知电池在老化过程中的产热特性,研究了不同健康状态的18650型三元锂离子电池多个测试条件下的电池产热过程和温升情况,分析了各状态下不同放电深度(DOD)时电池直流内阻和熵变系数,计算了电池可逆与不可逆产热功率,总结了不同老化状态电池放电产热中热量构成。结果表明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主要是不可逆热量。随电池老化程度增加,不可逆产热量增大。各状态下可逆产热均在50%DOD时达到最大。随着老化程度加深,直流内阻增加,大倍率放电时产热增加明显,低温放电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2.
衰退电池的热效应与新电池有较大差异,为了明确衰退电池放电过程中的热量构成情况、为衰退电池的安全状态监测及电池热管理策略提供依据,选取了4个健康状态(SOH,83.98%、73.72%、64.79%、45.68%)的旧电池(LiFePO_4/C),进行了不同倍率下放电过程的绝热产热量测试,并研究了衰退电池直流放电内阻随荷电状态(SOC)及SOH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衰退电池SOH与其熵变系数的关系,由此计算了衰退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可逆产热及不可逆产热速率,明晰了放电产热中的热量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衰退电池的放电内阻在0和100%SOC时较大,60%SOC左右时较小;电池熵变系数在45%~100%SOC时受SOH的影响较大;随着电池SOH的降低,由内阻引起的不可逆热所占比重增加。  相似文献   

3.
采用恒温微量量热仪IMC、加速量热仪ARC与循环充放电仪Arbin的耦合装置对锂离子电池(LiNi0.8Co0.15-Al0.05O2/Mag-10系统)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循环产热和电池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电流密度负载下,电池的循环产热来自于可逆热和不可逆热双方的贡献;而在大电流密度负载下,不可逆热远远大于可逆热而处于主导地位.18650动力型电池在室温下以-10 A电流放电时,电池的表面温度会上升18℃达到43℃.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特性及其释热机理,利用充放电测试仪对其在不同倍率放电过程中电池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电池内阻及开路电压温度系数,分析了电池内部温度受不可逆热及可逆热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变产热速率的电热耦合模型,并在实验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电池内部温度的多项式函数估算方法,通过与仿真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要求,为电池管理系统在线估计电池内部温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下磷酸铁锂电池内阻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动汽车用能量型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温度(-20~40℃)下的电池充放电实验和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法(HPPC)测量电池内阻,研究了环境温度和荷电状态(SOC)对电池充放电欧姆内阻、极化内阻和总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充放电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均增加,但欧姆内阻的变化率大于极化内阻;欧姆内阻是电池内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温度的敏感性比极化内阻更高;随着温度降低,欧姆内阻增加的变化率逐渐增大;在某一固定温度下,极化内阻比欧姆内阻受SOC的影响更大;SOC在0.2~0.8范围内,电池充放电内阻基本稳定,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应控制在此区间内,以获得良好的功率特性。  相似文献   

6.
考虑电池储能电站的可调度性和运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区间窗法的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分配策略。通过将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的充放电功率设计成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成指数函数关系,强化了不同SOC值BESS间的功率分配系数差异,解决了BESS在运行过程中SOC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可变区间窗方法,对BESS当前的SOC值进行差异最大化分配,加快了电池储能电站内BESS的SOC趋于一致的速率,有利于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调用,避免了运行过程中BESS因SOC越限而出现退出运行的情况发生。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工程实证对该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分配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可变区间窗法的改进型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分配策略能够使BESS的SOC在充放电期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考虑电池储能电站的可调度性和运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区间窗法的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分配策略。通过将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的充放电功率设计成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成指数函数关系,强化了不同SOC值BESS间的功率分配系数差异,解决了BESS在运行过程中SOC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可变区间窗方法,对BESS当前的SOC值进行差异最大化分配,加快了电池储能电站内BESS的SOC趋于一致的速率,有利于电池储能电站的整体调用,避免了运行过程中BESS因SOC越限而出现退出运行的情况发生。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工程实证对该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分配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可变区间窗法的改进型电池储能电站功率分配策略能够使BESS的SOC在充放电期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MH-Ni电池和Cd-Ni电池的内阻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谭玲生  吴宏钧  刘雪省  张健  郝韦  于英浩  QU Hua 《电源技术》2001,25(Z1):139-141,149
对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内阻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发现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的荷电态内阻小于放电态内阻 ,且镉镍电池的放电态内阻离散性较大。金属氢化物镍电池荷电态内阻随荷电量的变化存在最小值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镉镍电池在长时间放电态贮存过程中 ,电池内阻都会增加 ,镉镍电池的内阻增加更明显 ,且离散性更大 ;但电池经过充放电活化后 ,电池内阻可大大降低。同批次生产的相同规格的电池 ,电池内阻越小 ,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越高。实验还发现 ,电池的集流体结构设计、隔膜的选择及电液量的多少都会影响电池的内阻。  相似文献   

9.
针对用于电池储能系统的级联式电力电子变压器,提出基于混合脉宽多电平调制的电池均衡及协调控制策略。级联H桥采用混合脉宽调制可实现子模块功率双向独立调节,该策略利用这一特性对各电池单元进行差异化充放电及荷电状态均衡控制,同时保证系统总功率指令要求及网侧低谐波。为抑制混合脉宽调制时各H桥开关函数非线性时变及网侧功率指令变化引起的直流链电压波动,将整流级开关函数及功率指令作为前馈,提出了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的直流链电压协调控制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实现电池荷电状态曲线快速收敛及均衡、双向功率高性能控制以及直流链电压纹波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控制方法蓄电池输出有功功率达不到需求,负荷变化后波动较大的问题,研究基于模糊逻辑的变电站蓄电池远程充放电控制。确定区间二型模糊逻辑的输出区间,定义参数矩阵。将所得隶属度进行笛卡尔运算,按照一定的指数规律调整控制变量的加权系数,确定参数矩阵中的具体参数,得到控制变化量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设计模糊控制器,将数据转换成模糊变量。计算电池荷电状态,建立模糊规则表,通过比较不同结果动态调整单体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达到控制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荷较小的工况下,实验组将输出有功功率调节到了有功功率需求值40 MW,并维持较为平稳的状态,没有波动产生;在负荷较大的工况下,实验组的曲线在负荷变化后波动不大,经过控制转换后,蓄电池的输出功率达到输出功率需求值,使得结果符合预期,维持微网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破碎机和磨碎机控制与保护的PLC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LC在破碎机、磨碎机控制与保护中的应用 ,简化了硬件结构并完善了保护系统 ,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该设计已得到成功应用 ,稳定可靠 ,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温湿度远程测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阵地温湿度检测实际情况,设计了这套阵地温湿度远程测控智能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该系统能自动监视阵地温湿度变化,实时与预先设定的温湿度参数值进行比较,并驱动相关驱动设备,使阵地温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远程测控系统使用了CAN总线技术,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阵地温湿度监控,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系统不仅在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均能满足控制的要求,而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练硬功、做贡献活动的深人开展,鼓励职工岗位成才,引导职工努力成为具有烟熟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自1999年以来,攀枝花发电公司每年在职工中开展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活动。通过技术比武,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冯江涛  冯皓  揭敢新 《电源技术》2012,36(3):427-430
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趋激烈,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将担当解决能源问题重任。作为长期在户外运行的产品,光伏发电系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总结了国内外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对于光伏组件的安全可靠性研究,分析了光伏组件检测认证的国内外现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蒸汽管道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查和整改,消除了管道在运行中存在的隐患,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直流电网模型和仿真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直流电网具有接入灵活、控制灵活、经济性好等优势,受到了工程和学术界的关注,而传统的电力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直流电网的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文中介绍了直流电网建模仿真的最新发展,总结了适用于直流电网的设备模型和仿真方法,提出了建模和仿真技术的挑战。在建模技术方面,总结了AC/DC换流器模型、DC/DC换流器模型、直流开关模型、直流负载模型和直流电网的系统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在仿真技术方面,阐述了直流电网潮流算法的实施方案和挑战;总结了直流电网电磁暂态算法在精确性和效率上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阐述了高效的并行算法和多速率混合仿真的挑战和实现方法;展望了物理仿真技术和数模混合仿真在直流电网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盘电干除灰系统设备运行稳定,燃用神华煤的灰分在7%左右,现在系统每天按照节能方式运行16h左右,随着国内煤炭市场的变化,盘电公司的煤种也将会发生变化,对干除灰系统的关键设备——仓泵和斜槽的出力进行研究,从中计算出干除灰系统的最大出力,并对干除灰系统的节能和危险点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变压器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元增民 《变压器》2006,43(8):5-10
导出了变压器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主磁通的计算公式,讨论了电阻、电感以及变比对变压器输出阻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热电的评价及热电厂经济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奇焕 《湖北电力》1999,23(2):23-25
依据我国的能源政策,阐述了小热电机组与小火电机组的区别;分析了热电联产的优越性;论述了热电联产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及电网调峰中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对热电厂的考核指标进行了探讨,对改善小热电的建设与运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湖北省超高压局的SCADA(实时监控系统)和MIS(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连和集成的实践,论述了高压局目前的SCADA和MIS的网络结构和数据库特点,比较了4种可能采用的方案,并选择了一种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最经济、最高效、最安全可靠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