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等教育民族性研究中山大学王沛当今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纷纷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在国际化这个大舞台上,高等教育的民族特色异彩纷呈。一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是该国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变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典型特征,它与该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变迁、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  相似文献   

2.
英国大学与工业关系的国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今天研究英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研究它在和工业直接结合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它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是否能转化为生产力,关系到高等教育在现代科技社会的地位、职能及其作用的转换。本文主要从英国大学与工业关系的历史发展、两者合作模式及合作中的矛盾与冲突等方面就国内部分研究资料进行粗浅的评析,以期引起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正式开始起步的,其研究沿着两条并行而又有所交叉的轨道发展。其一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建设;其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为解决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而进行的应用性研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展望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必然在重视自身问题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严谨的姿态在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演变的规律及其原因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林德元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法的演变不仅受各个时代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的局限,还为认识工具所制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运用不同的工具对高等教育进行研究,就可能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而这些研究结果又...  相似文献   

5.
试析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研究的泛化是指不恰当地扩大了“研究“的外延,许多不为“研究“的组织、活动、内容等被划入了“研究“的范畴。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泛化现象,依据不同的性质大致可分为研究组织的泛化与研究内容的泛化这样两类。泛化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种现象,除了学科发展的历史原因之外,高等教育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和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某些现状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解决泛化问题,需要我们对迄今为止的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作一番深入的回顾与思考,改变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思路,由重数量扩张转到重质量提升、水平提升上来。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政策分析和研究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视点,对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与功能的理解决定了高等教育政策分析与研究的不同性质、模式和结果。高等教育政策本质,从其表面形态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的文本及其总和,从其实质内容来看是高等教育利益的分配与博弈,从其动态性质来看是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实施、评价的循环过程。其功能在于引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高等教育内外关系的协调,体现高等教育管理的转型,等等。  相似文献   

7.
范式转换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不同研究范式折射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不同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规定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它既是高等教育学科成熟的标志,又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呈现出新特点。这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上,即问题域的转换,而且还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即方法论的自觉,前者涉及高等教育"研究什么",后者涉及高等教育"怎样研究",二者背后则是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引导与支撑。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正处在深化、转型与整合之中,自觉转换研究范式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就民国之前的女子高等教育,从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目标、内容和途径,以及女子高等教育的作用等方面,对女性主义和男性主义的不同看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在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由此获得一些发展女子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领域、学科之争与高等教育概念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领域与学科关系的重新认识入手,对以往学科建设中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是属于一门学科还是一个领域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论文认为,无论高等教育研究是作为一个领域,还是作为一门学科,构建高等教育的概念体系都是高等教育研究中最为基础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现代大学教育》2005,(5):F0002-F0002
为总结与推广我国群众性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群众性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中国高教研究》于近日完成了每年一次的全国范围内有关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的汇编统计工作。统计范围为2004年1月至12月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相似文献   

11.
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新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指向.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致力于理论体系的建构而对实践性问题关注不足,引发了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中诸多实然与应然的矛盾.院校研究遵循行动研究的范式,对于形成新的管理科学和管理模式,深化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劲浪潮的冲击下,我国许多高校迷失了办学方向,不能正确地定位。本文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分析,提出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可分为精英型大学、大众型大学和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并且各种类型大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因此,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大众化进程中应该确定自己学校的类型,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区学院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学院以其灵活的办学方式和广泛的适应性,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区文化水平的提高等提供了有效途径。社区学院也是美国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场所。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国社区学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以期为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会日新月异,其改革步伐也会日益加大。要适应这种形势,高校管理干部必须政治上识大体、把方向;业务上懂管理、讲科学;掌握现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技能;具有改革和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扩张的背景下,许多高职教育研究者以社会人才四分法和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为依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高职教育特征,以期对高职教育的本质有所发现。但限于种种原因,研究者们较多关注的是人才培养过程尤其是教学方面的特征,且大多处于经验总结层面,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还处于起步状态,尚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育产业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而教育界如民办教育,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实践给理论界的“教育产业化”的探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就“教育产业化”的三个基本问题:教育是不是产业,教育能否产业化,教育怎样产业化,综述分析了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和观点,结合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记住学校     
学校是以授业为重要内容的育人场所。教育、教学、教养是它的全部内容,育人是它的工作目标。校园是师生共同生存的村落。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明显地表现在学校的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在倡导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时候,我们不能因“教育接轨”而舍弃了东方的办学优良传统。一味地仿效西方教育,是于民族的未来有害无益的邯郸学步之陋。近年在实行教育改革时,不停地削去学校管理中的一些非教学职责,实则是削去了一些育人的教养工作,这是值得慎思而不值得沾沾自喜的劳作。千万记住学校:它是育人的摇篮,而不是传艺的作坊。  相似文献   

18.
在近期湖南省高教学会举办的第二届中青年学者论坛,围绕“迈向21世纪办好现代大学的新思路”这一论题,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并一致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国际化、大众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向。因此,每所大学都要确立自己全新的办学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实施创新教育;改革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增添一些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入数字化教学,等等;都是我们办好大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以来所形成的教育质量观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主要有五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质量观,即多样化的质量观、适应性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和特色化的质量观;在上基础上,笔者从扩招导致部分高校教育质量有所下降、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等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即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考察应坚持一个质量分层的观点,大众化高等教育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教育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成康 《现代大学教育》2004,(6):30-34,44
作为战国时期田齐政权所创设的一座古代著名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由于其产生和发展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背景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为政治服务的组织理念、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开放灵活和尊师重道的人事管理、学院式组织文化模式等。对稷下学宫组织文化的梳理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其组织文化中的一些精神内涵和具体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 ,如果我们能辩证吸收其精神的内涵 ,有所创新、有所发扬 ,相信会对我们今天大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