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苦豆子胶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浓度、温度、剪切力、pH等对苦豆子胶溶液粘度的影响及苦豆子胶与黄原胶的协效性等对其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苦豆子胶是一种良好的增稠剂,为“非牛顿流体”,在酸和碱中非常稳定,且与黄原胶有较强的协效性,值得大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苦豆子多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水料比为自变量,以苦豆子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做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优化得到苦豆子多糖的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80 W,提取温度50℃,水料比50:1,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8.51%,与理论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苦豆子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超声波提取苦豆子多糖与传统热水提取苦豆子多糖工艺相比,提取时间明显缩短,提取温度降低,多糖得率提高。采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以及气相色谱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确定苦豆子多糖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豆子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苦豆子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溶液pH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功率135W,超声波处理时间45min、提取温度95℃、溶液pH10,该条件下提取率达90.02%。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超声波方法和传统回流方法提取苦豆子中生物碱进行试验比较,同时对超声波影响苦豆子生物碱率的多个因素进行均匀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总苦豆子生物碱效果较好;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方法条件为:乙醇浓度65%,提取剂pH=0.5,超声提取频率28kHz,超声提取时间20min,生物碱的提取率为75.76%。  相似文献   

5.
艾连中 《食品科学》2010,31(12):141-143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苦豆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水料比为自变量,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做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优化得到苦豆子多糖以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h、水料比25:1(mL/g),在此条件下获得多糖的提取率为70.25%。  相似文献   

6.
微波法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豆子资源在国内比较丰富,其有效成分生物碱含量较高,目前国内外对苦豆子的研究和利用重点放在了生物碱上,本文对苦豆子生物碱传统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了试验比较,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微波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3个因素对苦豆子生物碱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生物碱效果较好,最佳条件是微波提取时间为30S、微波功率为360W、料液比为(g/mL)1∶5。利用这种方法生物碱的提取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工序较为简单,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对汉中苦豆子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在A2B3C1D2条件下,即乙醇浓度为65%,料液比(g/mL)为1∶15,浸提时间为5 h,浸提温度为60℃。此时,提取得到苦豆子生物碱含量为6.7%。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苦豆子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豆子总生物碱,并采用Box-Behnken对超声波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1∶8 g/m L,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提取率为29.1 mg/g,超声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苦豆子总生物碱的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苦豆子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苦豆子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浸提时间1.8 h,浸提温度83 ℃,料液比1∶11(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苦豆子中黄酮类物质的得率为(10.99±0.31)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苦豆子中黄酮提取物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还原性大致相当,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BHT稍高,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节杆菌(Arthrobacter)、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苦豆子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桂花  杨晋 《食品科技》2011,(12):222-225,229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了苦豆子中的生物碱。以氯仿-甲醇-0.08mol/LKH2PO4(27:20:13,v/v/v)为溶剂体系,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分离得到纯度分别为96.37%及98.10%的金雀花碱及槐定碱。以氯仿-甲醇-0.08mol/LKH2PO4(27:20:21,v/v/v,盐溶液pH6.50)为溶剂体系,分离得到纯度为92.53%的氧化苦参碱。分离所得组分用标准品进行对照,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进行分析。该法有效改善了溶剂体系的两相乳化情况,具有简便、快速、产物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苦参总碱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研究一种分离苦参总碱的最佳纯化方法。经实验,确定氧化铝柱分离法与重结晶法相结合的方法是分离和纯化总碱中各组分的最佳有效方法,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本实验所得到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结晶物进行纯度分析,确定这两种生物碱结晶物纯度均高于98%。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汁稳定性,比较研究不同亲水胶体(黄原胶、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和刺槐豆胶)对糯玉米汁体系稳定系数、离心沉淀率、相对黏度和感官的影响,并探讨糯玉米汁体系的静电稳定性。结果表明:黄原胶具有一定的乳化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糯玉米汁脂肪圈的形成;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和刺槐豆胶对糯玉米汁的稳定效果较好,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体系稳定系数和相对黏度逐渐提高;而黄原胶与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刺槐豆胶分别以不同质量比复配时,在黄原胶、刺槐豆胶质量比1:4时,糯玉米汁体系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观察多糖胶质性状及以多糖胶质产量为指标进行初筛,从22 株可产多糖胶质的菌株中筛选获得一株多糖胶质的高产菌,多糖胶质产量为8.65 g/L;通过16S rDN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鉴定为地毯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FJAT-1015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革兰氏染色法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株,菌落较小、圆形、淡黄色、表面光滑且湿润、微隆、边缘整齐、不透明、具有迁移性。通过水提醇沉法从其发酵液中提取多糖胶质,利用苯酚-硫酸法、咔唑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多糖胶质中中性糖、酸性糖、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36.81%、8.90%、15.27%。所产的粗多糖胶质经Sevag法除蛋白,通过完全酸水解、糖腈乙酸酯衍生化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研究分析表明,该多糖胶质的单糖组分含葡萄糖和甘露糖,物质的量比为1∶1.1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GC-MS等手段初步鉴定该多糖胶质为黄原胶。通过黏度及质构剖面分析法(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对该多糖胶质的凝胶特性进行研究,1 g/100 mL多糖胶质溶液在60 r/min条件下的黏度为408 mPa·s。TPA测试结果表明,与购买的结冷胶、黄原胶相比,本研究得到的黄原胶硬度小,弹性和黏着性较好,胶黏性和咀嚼性最好。研究表明该株地毯草黄单胞菌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增稠剂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用途的食品添加剂。本文综述了植物来源的增稠剂,主要有瓜尔胶、槐豆胶、罗望子胶、亚麻籽胶、阿拉伯胶、黄蜀葵胶、果胶等,综述了这些植物来源增稠剂的性状、性能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桃胶是一种富含多糖类的天然树胶产品,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已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化工等多个领域,但目前桃胶相关的食用和药用的国家标准缺失,尚无明确的质量指标控制方法,存在天然成分含量数据缺乏、桃胶多糖的结构特征和空间构型未知、安全性数据缺失等多方面研究不足。因桃胶质量评价指标研究还不完善,使其应用范围也受到局限。本文从桃胶的质量评价角度出发,对桃胶的感官要求、理化性质、安全性研究3个方面进行总结。今后的研究需充分考虑桃胶的理化性质差异,深入研究桃胶多糖及其他功效成分,探究可能的应用方向,充分利用资源,推广桃胶的应用。另外,应对桃胶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研究,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致病菌感染、在商品桃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酸、碱、漂白剂等的残留影响、不同树胶和工业胶的真伪鉴别及桃胶的毒理学影响等,为桃胶的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本文有望为桃胶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提供参考,为桃胶的资源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液料比、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作为实验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评估了这些因素对生物碱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辅助提取苦豆子生物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6g/mL,超声功率为300W,提取时间为33min。在最优的条件下,生物碱得率为3.72%。  相似文献   

17.
黄原胶单一膜及复合膜涂膜保鲜蒜米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分别采用浓度为5.0、7.50、10.0g/L的黄原胶单一膜以及黄原胶-壳聚糖复合膜作为涂膜保鲜材料对大蒜米进行涂膜保鲜。在常温条件下研究单一膜和复合膜对蒜米贮藏期间主要理化特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单一膜和复合膜都可有效抑制大蒜米的呼吸强度,保持大蒜米的水分含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单一膜中10.0g/L的黄原胶保鲜大蒜米效果较好,黄原胶-壳聚糖复合膜的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天然槐米染料的精制及其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研究了槐米色素的树脂精制工艺,采用几种不同的树脂对槐米色素进行了吸附和解吸,比较了精制槐米与非精制槐米染料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6.0时,选用ADS-5树脂作吸附剂,同时用90%的乙醇洗脱,该工艺对槐米色素的提取效果较好,由精制槐米色素所染试样的光泽度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游刚  牛改改 《食品科学》2019,40(16):83-90
研究不同种类糖(葡萄糖、麦芽糖、木糖和阿拉伯胶)与方格星虫酶解物(enzymatic hydrolysate of Sipunculus nudus,SEH)在一定条件下(120 ℃、120 min)形成Maillard反应产物的吸光度(A420 nm和A294 nm)、pH值、色差、总/游离氨基酸和荧光强度变化,并结合电子鼻对不同反应产物的特征风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糖与SEH反应后,产物褐变度增大、黄色加深、亮度变暗、pH值减小;Maillard反应产物的17 种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较SEH均降低,其中8 种苦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改善了酶解液的苦味;SEH与不同糖反应后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且红移,其三级结构发生改变;且不同糖与SEH的反应程度表现为:木糖>阿拉伯胶>葡萄糖>麦芽糖。电子鼻能够较好地区分SEH与不同糖形成的Maillard反应产物特征风味,发现线性判别分析法区分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方法,负荷加载分析显示2号和7号传感器在第1主成分上贡献率较大,6号和9号在第2主成分上贡献率较大,表明氨氧化物、甲烷、硫化氢类成分是区别SEH和Maillard反应产物的主要挥发性特征风味。因此,不同种类糖与酶解物Maillard反应特性及其产物特征风味不同,可根据工艺需求选择合适的糖基供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