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现象较为普遍,劳资纠纷时常有演变成为社会惨剧的可能,因此,成为社会一大顽疾。本文主要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为视角,通过探讨我国立法、司法现状和此罪入罪的意义,欲构建合理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理论与实践,该解释秉承劳动报酬权益优于惩治犯罪的价值趋向,可以预见司法机关在治理欠薪上会有一定作为,但是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定罪量刑上则仍会比较保守。从劳动刑法的角度来看,应该区分惩戒犯罪与欠薪治理,尤其应当注重恶意欠薪中刑罚手段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医疗事故罪是典型的行政犯罪,对医疗事故罪主体的界定必须以现行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为基本标准。作为医疗事故罪主体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疗防疫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和乡朴医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医疗活动时,也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责任主体。在医疗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其他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承担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相似文献   

4.
医疗事故罪是典型的行政犯罪,对医疗事故罪主体的界定必须以现行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为基本标准.作为医疗事故罪主体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疗防疫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和乡村医生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事医疗活动时,也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责任主体.在医疗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其他工作的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医疗机构应当依法承担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罪.  相似文献   

5.
对近亲属、监护人能否成为组织乞讨罪犯罪主体的问题,刑事实务界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而理论界则存在绝对否定论、相对否定论和肯定论三种观点。实际上,以上观点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对于那些以乞讨为生的贫困家庭,近亲属和监护人以轻微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儿童从事乞讨活动,这最多只是一种轻微违法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6.
围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讨论。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如行为人非法吸收存款但被害人不认为自己被害,金融机构高息揽储,以存代借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刑法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大多数罪名涉及对有关财产价值的认定问题.犯罪数额的认定,直接关系到对行为人进行定罪量刑.制定犯罪数额认定标准,应当综合考量行为人犯罪时的主观认识因素、客观事实情况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虚报注册资本罪认定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本罪与非罪的界定、本罪与诈骗罪等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过程中行贿及是否存在未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聚众斗殴罪是指基于流氓动机,纠集多人进行殴斗或积极参加殴斗,破坏社会秩序和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聚众斗殴行为是由聚众和斗殴两个动作组成。在有预谋,策划的情况下,聚众行为是聚众斗殴罪的犯罪预备行为;在突发的情形下,聚众行为是斗殴行为的方式。斗殴行为不以对合关系为必要。在认定聚众斗殴罪时,要注意罪数形态理论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将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情节恶劣及醉酒驾驶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增设的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以及认定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对本罪的认定要注意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人员受贿罪存在未遂形态,其既遂与未遂的认定应以行为人是否确实索取或收受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为标准;对该罪共同犯罪的认定,则应根据参与共同受贿的主体身份不同,分为四种情况分别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12.
在侵犯商业秘密罪中,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才能构成本罪。关于重大损失的认定,不仅为刑法理论研究所关注,也是司法认定的难点。由于司法解释对此未作明确解释,实践中对重大损失的认定模式多种多样。对司法判例进行实证研究,可以梳理出规律,对构建以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获利、转让商业秘密的获利额、特殊情况下考虑商业秘密自身价值为先后顺序的重大损失认定模式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通过后,刑法学界对单位犯罪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但关于单位犯罪 一却仍有许多问题尚未澄清,如“单位”是否应改称“法人”,实施单位犯罪的自然人的范围界定,单位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等。本人拟在刑法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刑法的有关规定上述问题略陈管见,力求能正确界定此类犯罪,为司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企业责任、法人资格、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等方面,论述了私营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并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认为无论是作为法人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还是作为非法人主体的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新刑法将信用卡诈骗罪从传统的诈骗罪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为一个新的罪名,这个改变足以体现我国司法对此犯罪行为的重视,也是我国刑法在打击信用卡犯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体现。但无论是新刑法或是其后的修正案均未涉及信用诈骗罪的单位犯罪主体问题。通过结合刑法相关理论和司法实践指出现行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规定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从增设单位犯罪主体等方面提出对信用卡诈骗罪进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司法实践中 ,对贪污贿赂罪几种主体类型的准确认定非常重要。文章就目前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 ,对此类犯罪主体的确认问题进行阐述 ,以便有效运用法律武器遏制贪污贿赂犯罪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刑法上的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对自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而且要符合法定条件,才能成为犯罪主体。没有犯罪主体就没有犯罪。它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之一,也是任何犯罪构成其他要件的基础。因为任何犯罪都是由符合主体条件的人,在一定犯罪心理的作用和支配下实施的侵犯刑法所保护的一定社会关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此,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所有要件中的第一要件,是某种行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犯罪主体是犯罪构成中的一个必备条件,它解决刑法规定的犯罪人本身的必须具备的各种基本要件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罪,而如何正确适用法律的规定,不仅仅是司法实践问题,更有必要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必要的解读。本文对组织、领导传销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主体范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扩大组织、领导传销罪主体范围的必要性,应将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入罪处罚,并确立了积极参加者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网络赌博犯罪和传统赌博犯罪相比,在犯罪数额的认定上存在资金流向不确定、数额计算难以精准、数额认定缺乏统一标准、电子证据缺乏稳定性、缺乏可靠的证人证言、认定规则具有局限性等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犯罪证明模式,将会导致司法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事实上的证明不能,因此需要从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认定方式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组织乞讨罪中的残疾人,应当包括完全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完全行为能力人。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既包括不满1岁的婴儿,也包括1岁以上不满6岁的儿童。残疾人和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本罪的犯罪对象不应当受到受害人数的限制。立法上有必要将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涵括进本罪的对象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