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线性空不变盲复原算法通常会在较为明显的边缘处产生振铃效应。振铃现象主要受噪声,复原算法种类,以及复原算法参数的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盲复原图像振铃效应评价方法。方法根据振铃效应的不同类型,使用Gabor滤波器,共生向量等方法分别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整体的振铃效应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价不同复原算法和不同复原参数下的复原图像中的振铃效应,评价结果符合主观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边缘振铃效应是影响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有效提高运动模糊图像复原的质量,针对运动模糊图像复原中由于图像边界截断而产生的振铃效应问题,提出一种正弦积分拟合的图像复原边界振铃效应抑制方法。方法 首先,对待处理的模糊图像根据模糊核的大小进行边缘延展;然后,分别利用正弦函数积分方法和双正弦函数积分方法对单向过渡区域和双向过渡区域进行窗函数计算;进而,将延展图像进行加窗处理;最后,对加窗图像进行复原处理并提取出原始图像的部分作为复原结果。结果 与现有的几种振铃效应抑制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在视觉效果方面,本文方法能有效抑制振铃效应;在峰值信噪比(PSNR)、归一化均方误差(NMSE)以及图像质量指数(Q)等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方面,本文方法的PSNR值比最优窗算法提高了约0.170.76 dB,NMSE值比最优窗算法降低了约0.000 50.000 7,Q值比最优窗算法提高了约0.0230.029,本文方法在多数情况下得到的评价指标优于循环边界法;在耗时方面,本文方法对非迭代恢复算法的处理时间比循环边界算法降低了约0.040.11 s,对迭代恢复算法处理时间减少达到数秒。结论 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正弦积分拟合的图像复原边界振铃效应抑制方法在进行振铃效应抑制时,能有效控制计算量,且能完整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图像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振铃效应分析的图像锐化取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图像盲取证算法,用于检测经历过锐化处理的伪造图像.该算法基于对图像边缘振铃效应的深入分析,设计了一种有效的振铃效应描述与测度算法,通过构建效应强度分布图和提取振铃响应特征,实现对图像锐化操作历史的鉴别和操作痕迹的指证,进而为图像的完整性分析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估计图像的锐化操作历史,可作为一种可靠的锐化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4.
基于变分的盲图像复原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图像复原过程中,图像质量评价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重构图像质量与其总变分值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用于图像复原的一种基于总变分(Total bounded variation, TBV)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 并构建关系模型, 证明了原始清晰图像的总变分值在所有模糊图像中具有极大值, 且在所有重构图像的变分值中具有极小值. 通过分析, 得出结论: 当总变分取极值时, 基于所提度量方法, 可以获得更好的盲图像重构效果. 最后, 比较了原始清晰图像、模糊图像和重构图像之间的变分值, 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消除振铃现象的一种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采样控制系统中产生振铃现象的真正原因,提出了消除振铃现象的一种改进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际算例表明,此法比大林提出的方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图像的压缩编码技术及其比特流在信息空间上的传输控制,为图像质量的评价提出了新课题。通过分析人类视觉系统(HVS)的视觉非线性、多通道及掩盖效应等特性,建立起相应的图像视觉处理模型,并将原始图像与降质图像变换到感知域进行误差分析。在处理HVS模型的多通道中,将图像的空间频率按视觉系统的掩盖效应特点,分成5个带分别进行滤波,以模拟人眼对图像的主观质量评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模拟多通道的图像感知域评价模型,得到的HVS值能充分反映人类视觉系统的掩盖效应的特点,用于对图像质量的评价该模型通用性好,与主观评价结果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7.
8.
文中给出了一种用于图像盲复原的基于非负支撑域受限递归滤波算法(NAS-RIF)的改进算法。即将零相位RIF和小波去噪技术引入到NAS-RIF图像盲复原算法中,且在NAS-RIF图像盲复原算法计算当中,采用了共轭梯度法进行了计算优化;如此算法抑制了噪声的放大,提高了退化图像的信噪比,保护退化图像的边缘特征和提高退化图像的视觉效果以及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和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9.
文中给出了一种用于图像盲复原的基于非负支撑域受限递归滤波算法(NAS-RIF)的改进算法.即将零相位RIF和小波去噪技术引入到NAS-RIF图像盲复原算法中,且在NAB-RIF图像盲复原算法计算当中,采用了共轭梯度法进行了计算优化;如此算法抑制了噪声的放大,提高了退化图像的信噪比,保护退化图像的边缘特征和提高退化图像的视觉效果以及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抗噪性能和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低分辨率图像盲复原中信息不足的问题,可以用正则方法来求解。假设点扩散函数结构已知而参数未知,模糊矩阵可表示为带参数的形式,在Nguyen等人的正则有参盲复原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Roberts交叉梯度算子构造正则项,从自适应的角度构造正则化参数,并用迭代法求解该框架的目标泛函极小值。算法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取得令人满意的超分辨图像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12.
虹膜图像质量是影响虹膜识别系统精度的关键。从序列图像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虹膜图像能有效地降低识别系统的拒识率和误识率。这里按照产生虹膜图像奇异的不同情形:失焦、运动模糊、眼睑遮挡及睫毛遮挡,充分利用虹膜自身的纹理分布特点,在算法中引入了评价区域局部化、小波包分解和能量加权等思想,分别设计相应算法加以评判。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案快速有效,其评价结果和人眼主观评价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为能够复原出高质量的清晰图像,提出一种混合正则化约束的模糊图像盲复原方法。首先,根据模糊核的稀疏性,采用L0范数的正则项对模糊核进行稀疏约束,以提高模糊核估计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图像梯度的稀疏性,采用混合一阶和二阶图像梯度的L0范数对图像梯度进行正则化约束,以保留图像边缘信息;最后,由于所提出的混合正则化约束模型本质上是非凸非光滑优化问题,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在非盲反卷积阶段采用L1范数数据拟合项和全变分的方法复原清晰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复原出更加清晰的细节和边缘信息,复原结果的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有识别方法对于人脸图像的质量要求普遍较高,低质量图像会严重影响系统的识别性能,产生误判。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用于高质量图像的筛选,对改善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有重要作用。不同于传统的图像质量评价,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是一种可用性评价,目前对其研究较少。人们在进行人脸识别时往往主要通过眼睛、鼻子、嘴等关键区域;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掩膜的人脸图像质量无参考评价方法,通过挖掘脸部关键区域对人脸识别算法的影响计算人脸图像质量。方法 人脸识别方法通常需要比较输入人脸图像和高质量基准图像之间的特征相似度;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在输入人脸图像的基础上构造低可用性图像作为伪参考,并通过计算输入人脸图像和伪参考图像间的相似性获得输入人脸图像的质量评价分数。具体地,对一幅输入的人脸图像,首先对其关键区域添加掩膜获得低可用性质量的掩膜人脸图像,然后将输入图像和掩膜图像输入特征提取网络以获得人脸特征,最后计算特征间的距离获得输入人脸图像的质量分数。结果 用AOC(错误拒绝曲线围成的区域面积)作为评估指标,在5个数据集上将本文方法与其他主流的人脸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机散布在自然图像里的噪声失真一般会破坏图像的原始概率密度分布。研究发现,无失真自然图像和它对应的噪声图像在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系数分布上有很大区别:对于自然图像,其DWT系数分布比较尖锐,峰值高,拖尾短;对于噪声图像,其系数分布则比较扁平,峰值低,拖尾长。作为一种常用的统计特征描述,峰态值可以度量和区分不同失真程度的噪声图像的DWT系数分布,而且,DWT系数分布的峰态值具有很好的频率尺度不变性。基于以上特性,提出了一种无参考噪声图像质量评价模型(Blind Noisy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using Kurtosis,BNIQAK)。实验测试了三个最大的质量评价图像库中的五种噪声失真图像,结果表明,和现有无参考噪声评价模型、一般无参考评价模型和全参考(Full-Reference,FR)评价模型相比,BNIQAK具有更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近年来随着水下图像/视频在海洋军事、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工程等科研和工业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作为关键技术之一,越来越多地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有关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方法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在国内外相对较少,为使即将进入该研究领域的学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促进该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其系统综述。方法 在广泛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是否基于物理模型对已有方法进行分类讨论,对其基本思想、方法特点、实验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中对典型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和分析。同时,介绍了水下图像质量的评测体系,针对典型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测。进而,总结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结果 总结了水下图像退化的原因、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水下图像质量评测体系的发展历程,给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论 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水下图像增强和复原在工业界和学术界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但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视线跟踪技术是当前最新的无干扰地获得人类视觉注意力的生物测量方法。将视线跟踪方法的原理其应用于图像质量感知研究,建立了首个基于眼动的图像质量感知数据库XJTU_ETSS。方法 应用单刺激图像质量评价法,在Tobii TX300的眼动平台上对900幅原始和失真图像进行了49人的60 Hz眼动主观测试。对含眼动的失真图像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即利用注视图、热图和自动聚类感兴趣区域图分析注意力在失真图像上的分布特点。结果 针对XJTU_ETSS眼动数据特点,利用反映群体视觉注意力共性的热图可视化方法具体对数据库中一组原始图像和其对应的6种失真图像上的热图进行了比较和定性分析,直观地显了原始图像和不同种类失真图像上视觉注意力的分布特征。结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知,视线跟踪方法能十分直观地揭示人在主观图像感知过程中的特性,这对于今后建立基于人眼注意力模型的图像客观评价算法,以及更加深入地揭示人类视觉系统的感知机制都有着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面部美化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缺乏有效美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限制美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提出一种面部美化图像质量的无参考评价方法。该方法结合面部美感的认知与感知和面部美化技术以挖掘美化图像的质量表示,首先构建面部美化图像数据库,将面部图像分解为皮肤、眼睛和嘴巴三种区域,然后从肤色、光滑度、光照、灰度差和清晰度等五个方面提取面部美学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回归(SVR)训练面部美化质量模型并预测美化图像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构建的数据库上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20 5和0.900 9,优于BIQI(Blind Image Quality Indices)、NIQE(Natural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运动模糊图像的盲复原,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高阶全变差正则化的盲复原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shock滤波器从模糊图像中预测出清晰的图像边缘,并用多尺度策略实现对模糊核由粗到细的准确估计。然后根据自然图像边缘的稀疏特性,将全变差模型的保护边缘特性结合高阶全变差克服平滑区域阶梯效应的优势,对图像进行正则化约束,提出新的混合高阶全变差正则化模型。最后,利用分裂布雷格曼迭代策略对提出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保护图像边缘细节,同时有效地抑制平滑区域内振铃和阶梯效应的产生,获得高质量的复原图像。与近几年图像盲复原算法相比,不仅改进了复原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而且客观上提高了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