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方芳 《华中建筑》2009,27(3):247-251
该文介绍了武汉近代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历史沿革,和现存教堂建筑的概况。从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风格、细部装饰以及建筑技术等几个方面入手,总结归纳武汉地区此类建筑的特征,并依照古典教堂的风格类型将其划分为罗马风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斯拉夫式及中西合璧式六大类。  相似文献   

2.
董黎  杜诚 《华中建筑》2009,27(11):140-143
教堂是一种功能独特的公共建筑。该文以清朝末年在我国境内大量建造的基督教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时期我国境内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建筑风格、类型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史料考据和实地调研,从文化地理与建筑史相结合的角度,对延安地区近代基督教文化的空间分布及教堂建筑的特征进行研究,为延安地区近代建筑的承续和保护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4.
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独特,近代西方教会在此建造教堂时因地制宜采用了两种布局形式:临街嵌入式和街区融合式.前者多出现于城内街巷之中,后者多分布在邻近城门处.该文结合实例考证了两种模式出现的原因,在两种模式的影响下,西方教堂传统的巴西利卡式和拉丁十字式建筑平面布局发生了相应变化,教堂圣坛空间、内部垂直空间因场地的特殊性而被弱化,从而使长沙近代教堂的空间形式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安庆作为近代安徽省的省会以及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开埠较早,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以安庆近代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总结论述其发展沿革;分析其在现状分布、建筑空间、功能、形式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所具有的中西交融特色,以期为安庆城市建筑特色建设提供借鉴,并对安庆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现代建筑理论为基础,应用场所精神的分析方法,分析教堂中场所氛围营造的手法。具体从教堂中对光线、声音、温度、方向感和归属感的运用角度探讨了教堂建筑场所氛围的营造。最后得到教堂中场所氛围营造对现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丹麦教堂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丹麦建筑,较有特色的建筑类型为宫廷建筑,小住宅和宗教建筑,但是,宫廷建筑如城堡,宫殿等仅属历史,他们被保护,维修,改建成搏物馆,小住宅具有一定的个性,量广,类多,但缺乏历史性,唯有宗教建筑-教堂,由于它的历史性,延续性,普及性,公共性,历来受到建筑界,宗教界及公众的关注,教堂建筑不仅仅是庄于它们的功能,更由于它们的造型和美感,被誉为“代表子丹麦国内一些真正好的建筑设计”本论文介绍一些丹麦教堂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4)
本文主要研究当时建造且现存的宗教建筑。追溯其历史沿革,并以民国时期武汉宗教历史建筑来对比同时期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对比武汉教堂与中国同时期其他地域教堂建筑从中看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并对民国时期宗教建筑作为历史时期城市物质存在进行鉴定,追溯武汉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影响以及研究现存民国宗教历史建筑的可行性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张卫  王潇 《建筑与环境》2012,(6):110-112
本文分析了广西近代教堂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分布情况。从现存教堂的平面布局、立面风格、细部装饰、结构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归纳总结出广西近代教堂建筑的三大风格形式,分别是:罗马式、哥特式和地方元素与西方样式融合的形式。从风格特征出发,系统探讨了遗留至今的广西主要近代教堂建筑实例,梳理教堂的建造背景、从多方面分析其艺术价值,肯定其在广西近代史上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为广西教堂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也是我国东部沿海较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港口城市及旅游胜地 ,城市面临发展 ,同时也面临保护 .现在的城市保护存在一个误区 ,往往只保护重点建筑单体 ,对于建筑单体外部的环境布局却没有加以重视而进行保护 .对青岛基督小教堂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作了分析 ,特别是对基督小教堂的三个小广场和塔楼的艺术处理进行了探讨 ,希望对保护和发展青岛这座近代历史文化名城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新教是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一个教派,其建筑特色也和天主教有诸多区别,新教传入中国后在广州得到一定发展,广州的新教教堂建筑形式多样,不再囿于传统天主教的十字型平面和其他传统手法。而有了本地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周进 《新建筑》2014,(4):112-115
介绍了上海近代教堂主要的平面形制,阐释了这些平面形制的变迁历程,尤其是从拉丁十字向巴西利卡的转变,以及后者最终成为最主要的平面形制的动因。进而又介绍了巴西利卡在近代上海的地域性特征和转变,尤其是如何针对基地的不同情况对巴西利卡进行调整,以协调功能与形式的矛盾,并最终呈现出地域化的教堂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新乐路55号东正教堂是一座拜占庭式教学建筑,上海,乃至全国相关建筑物修缮设计实例很少。文章从拜占庭式建筑的概况、修缮设计的原则和修缮设计调查及修缮设计的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今后拜占庭式建筑物的修缮设计提出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汉口开埠之后,武汉近代教育建筑作为其近代建筑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一种建筑类型,反映了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过程。武汉近代教育建筑既有对西方学校建筑元素吸纳与创新,也有对武汉地域建筑风格传承与延续。该文对其地域特色进行分析,以期对现代教育建筑创作与实践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董洪超 《中外建筑》2009,(12):63-65
武汉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类型和悠久宗教历史的城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都在武汉留下了其丰富的宗教建筑。本文简述了武汉现存宗教的历史与现状,同时也对一些现存的宗教建筑典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近代岭南大学核心校区最具代表性的一批教会建筑的建设背景,以及对结构材料及细部构造与建筑空间、立面形态的关系的深入研究,揭示蕴含于岭南大学近代教会建筑中精彩纷呈的结构艺术。指出中西合璧的结构艺术是近代优秀教会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武汉近代银行建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治镇 《华中建筑》1999,17(4):130-131
文章首先介绍了武汉近代银行建筑的发展概况,接着分析武汉近代银行建筑艺术特征。最后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传入我国经历了唐、元、明中期至清中叶、清末至民国初期等四个历史时期,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基督教建筑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貌。基督教建筑在中国走过了宽容、对抗、交融、共存的发展道路。在当前全球化格局下,基督教建筑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演变对当前我国建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江 《华中建筑》2004,22(B07):A0001-A0003,A0008
《中国建筑文化之西渐》系“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的第26号专著。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在中国建筑文化西传史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作者在资料零散情况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在专题选择、时期划分等方面的特点,探索了一些新的史学方法在比较建筑史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从济南洪家楼天主教堂地域性异化的外在表象出发,分析了西方哥特式天主教堂在中国被地域性异化的内在根源,提出西方宗教建筑要在中国建设和发展,必须尊重中国的历史文化并适应中国国情,要融入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内容,由此得出了外来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异化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规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