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步行空间及其体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它对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塑造城市特色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国步行交通现状及其特征,阐述了建立步行通道系统的必要性,并对步行通道系统规划建设的重点进行了探讨,以山海关关城步行区为实例进行了说明,指出应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在中心区步行街改造、公交捷运换乘、行人过街设施等方面完善城市步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心区的地下空间通过彼此建立联系以提高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中心区地下步行系统规划中,不但需要顶层设计考虑系统的完整性,还要因掣肘于某一段连通工程实际施工难度,去更多地考虑协调产权、突破工程技术、消减施工社会影响等因素。因此,本文引入城市道路交通评价中的“连通度”指标。它既反映了整个地下步行系统的网络化程度,也能反映某一段连通工程在整个系统连通中的价值,去支撑高成本高难度的地下空间发展决策。探索地下步行系统中的连通度计算方法。文章通过收集北京、深圳、南京、杭州的中心区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方案作为算例研究,希望能为其他城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程华昭 《城市规划》1992,16(5):60-62
<正> 合肥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三国角逐,遗迹尚存。合肥旧城占地5.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13万,由于坚持充分利用旧城的规划原则,即立足旧城,开拓新区;依托旧城,服务全市,因而旧城成为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4.
回顾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实践证明,建设立体步行体系对于缓解城市中心区由于空间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缺失等造成的各种城市生态问题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立体步行体系的构成要素、类型和形式的分析,结合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对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体系构建的建设原则和实施机制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总结一些发展措施,指导我国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5.
周亮  亓菲 《城市建筑》2014,(32):60-60
本文从对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的解析入手,梳理出城市中心区立体停车库的设计思路,有针对性地提出城市中心区立体停车库的发展对策,对城市中心区立体停车库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立体步行系统是现代城市CBD区域的重要交通设施、公共设施及景观设施,其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行效率及城市形象.通过参考国外成功运营案例及对现状的调查,总结顺德德胜商务区现状立体步行系统的问题,研究立体步行系统结合轨道交通设施下如何扩展轨道站点的覆盖、提高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强化立体步行设施与建筑的衔接、优化区域的交通出行结构,...  相似文献   

7.
城市历史中心区是记录历史、塑造城市文化特征的重要场所。比起新的建成区,已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成熟城市中心区需要通过新的方式来达到自身的复兴与发展。意大利历史城市发展中借由绿色通道的联系而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建立步行空间以有效解决历史中心区交通拥挤、空间紧缺等问题,同时为当代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场所空间。意大利安科纳历史中心区定形于16世纪教皇国时期,各时期城市肌理和骨架特征清晰可读。通过对安科纳历史中心区步行空间的分析探讨,思考城市历史中心区步行空间的特色营造,以期为我国的城市历史中心区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广州中心区步行通道系统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琳  薛德升  廖江莉 《规划师》2002,18(1):63-65
在人口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步行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较大,解决的办法是将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分开来。针对广州城市交通难的问题,分析步行交通的现状和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建立广州中心区步行通道系统的构想,以促进步行交通的连续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9.
步行系统是城市中心区各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对 城市中心区人性化品质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步行优 先是城市中心区空间营造的重要价值观。为将步行优先的价值 观系统理性地落实到具体空间要求,明确指导城市中心区空间 设计实践,提出基于“价值特征”的设计方法。价值特征是指 设计的价值观及其引领下的空间特征。基于价值特征的设计方 法是指,明确设计的价值观,并建立基于价值观的价值特征体 系,进而落实到具体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价值观、空间 特征”2个层次,实现价值观在空间设计中的落实。在步行优先 价值观的引领下,建立包含“目标价值特征、本体价值特征、 支撑价值特征”的城市中心区步行系统价值特征体系,阐释其 具体价值特征内涵,提出多元价值特征耦合的设计框架,指导 步行优先的城市中心区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改善城市步行环境、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已成为当前城市中心区发展的重要共识。本研究以上海市中心区(外滩-人民广场地区)为例,通过对地区内主要街道、公共空间环境特征与步行活动特征的调研分析,发现该地区主要存在步行空间联系割裂、空间分配不均衡、环境质量较差等问题。中心区作为城市公共活动需求最大、对外联系最多的区域,其应首先保障市民步行活动,以提供空间、减少阻隔、提升品质。  相似文献   

11.
M80城市问题导向下的步行系统规划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昆仑  徐颖 《安徽建筑》2006,13(5):13-15,19
文章通过对多样的城市问题的分析入手,指出可以通过系统的步行空间与设施建设,一定程度解决城市问题和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城市步行系统的建设应该有整体完善的系统构成要素、合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系统外部支撑,才能发挥步行系统的作用,并对系统构成、结构和外部支撑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2.
曹春华 《新建筑》2001,(3):28-31
着重从交通重组、空间净化、氛围营造、品质提升、有机生长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的规划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香港空中步行系统建设从规划设计、制度安排、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实践探索,其积累的经验对内地空中步行系统精细化设计和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香港空中步行系统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规划实施运作机制,它的建设实施可分成规划要点提取、开发建设、后期管理运营三大过程,涉及立项决策、土地契约及土地交易、设计、图则审查、施工建设、竣工验收、后期运营管理七大阶段。其建设实施推进并不是政府全盘操办的过程,而是具有灵活多样的实施操作方式。同时,在高品质的空中步行系统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完善的配套制度设计,如"认可人士"制度、建筑面积奖励政策、建筑图则制度、监督审查制度、物业管理制度也发挥了关键的保障作用。然而在建设协调过程中,香港空中步行系统也遭遇了"未能完全体现公共空间价值"和"无法保障综合效益"等问题。香港空中步行系统的经验,可为内地空中步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城市开始进行步行街建设,进入70年代步行街在西方国家大量流行。我国在9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步行街的规划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步行街发展的原因以及城市中心步行环境的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城市中心步行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暗挖平顶直墙结构的过街地道进行施工阶段分析,按照设计施工步骤对分部开挖后的地层沉降及衬砌内力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施工过程的衬砌结构力学体系转换,并对此类工程进行风险源分析及提出了对应的工程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超浅埋过街地道需通过地层加固措施控制地表沉降以及保证上部既有管线安全;过街地道的开挖能够保证下部地铁隧道的安全;拆除临时支护使得边墙轴力增大约2~3倍,衬砌弯矩增大约4~5倍;开挖进尺以0.5~1.0 m,左右导坑间距以6~8 m为宜。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下步行系统中的节点空间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步行系统中的节点空间呈现较复杂的特性 ,对其认识不应仅仅停留在城市地面节点空间的理论基础上 ,而应从另一层面发掘其存在、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特性背后的理论根基。文中溯本求源 ,试从其依附的载体来对其进行分析 ,从而摆脱割裂分析所产生的破碎感 ,把纷繁复杂的形态梳理得清晰易懂 ,形成鲜明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国际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 ,本文面对这一形势 ,以义乌市浙中国际物流中心规划为例 ,对国际物流中心的整体定位、功能组成、总体布局、运作过程和交通组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超  刘春 《规划师》2004,20(7):18-21
基于城市经济系统的城市特色与城市竞争力关系模型,简洁、直观地表示出两者相互影响的关系。提升城市竞争力应从城市环境特色与职能特色两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