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周波 《安徽建筑》2013,(6):37-38,46
商业街是城市中最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公共空间。然而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中心建设。,针对许多商业街出现的经济萧条、商业氛围消褪以及活力丧失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从空间活力的角度去探析这一现象,认为准确的定位、合理的选址、可达性强的交通、复合化的功能、多样化的业态、舒适的场所以及科学的管理才是营造旺盛的商业街区空间活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暴露出活力缺失、业态发展不均衡等不同程度的问题.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襄阳城历史上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典型性是其历史格局的特点之一,但如今在城市风貌的延续、文化的发扬、经济发展等方面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实现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针对其正在面临的街区衰败问题,文章将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原理,从空间,功能和文化三种角度选择并分析触媒元素,探讨塑造触媒元素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状元坊街区为例,通过对传统商业街进行深入解读,对状元坊街区的历史进行挖掘以及现状问题总结,提出老城区传统商业街的复兴路径"一方式三要素",即自主更新,共筹操作的改造方式,建筑肌理特色保留、功能复合化、产业的文化植入改造要素,最后在状元坊核心区改造中进行应用,希望通过对状元坊街区的改造,使其摆脱老城区传统商业街衰败、覆灭的困境,早日走上城市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4.
《安徽建筑》2019,(9):54-55
步行商业街是一个集购物、休闲、散步、会友等多种需求为一体的综合互动性空间,单一的购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为步行商业街带来了多样化、特色化、极具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对步行商业街互动景观的构建,改善了步行街区的环境,提升了使用者的购物体验品质,丰富了步行街区的社会活动,有效的提升了步行街区的活力,激发了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传统商业街转型成功的案例研究,从旅游业态开发的角度对青岛市中山路商业街进行调研,对其业态衰败的原因、旅游业态发展的可行性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以旅游业态的开发来激活传统商业街活力的可能性,并且根据具体的案例分析,从转变商业街发展模式、增强旅游特色文化、发展新型旅游业态、完善服务设施体系、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以及规划的实施6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期为中山路传统商业街业态复兴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信宪 《城市住宅》2021,28(1):136-137
在传统居住街区普遍面临活力衰退的背景下,以广州传统居住街区为例,针对以往研究对空间活力内涵认识片面、活力特征把握不全的问题,在理清传统居住街区空间活力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功能要素、物质环境要素以及社会文化要素分析传统居住街区的活力因素特征,以及传统居住街区活力因素对空间活力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张家口市宣化区钟鼓楼地区复兴设计为例,探讨在城市历史建筑旁边营建新建筑,复兴历史街区的方法。从城市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两个层面,在规划区的功能分区、空间结构、交通模式调整、新旧建筑协调、现代功能和传统样式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华中建筑》2021,39(4)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其保护要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的原则。近年来,许多城市在微更新的理念下,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实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大同广府角历史文化街区和鼓楼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契合微更新的理念,提出了传统民居改善整治的措施、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完善的方法、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功能业态引入的原则,从而逐步提升街区环境品质和活力,推动街区走向良性保护与更新之路。  相似文献   

10.
结合梧州市即将开始的大规模骑楼商业街的改造工程 ,在对广州、中山、厦门等多个城市骑楼商业街考查的基础上 ,从骑楼商业街的形成过程及发展、改造、保护历程 ,提出了对其改造和保护应以尊重传统街区的历史环境氛围为出发点 ,以一种动态、多方面综合的方式 ,促进传统骑楼商业街区持续发展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以曲水里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为例,阐述了商业街外部空间设计为场景化再现提供基础,本土文化在场景中实现。将曲水里商业街区定位为老济南文化场景体验式商业街区,通过梳理街巷肌理、控制建筑体量、塑造活力空间节点、融入民俗文化等手法,建构场景化的商业外部空间,使消费者在购物中体验济南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冯柯 《山西建筑》2007,33(4):42-43
介绍了开封市鼓楼商业街区建筑风貌,通过实地调查对南书店街、马道街、鼓楼街等三条主要街道的风貌进行了逐一阐述,并指出三条街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更为合适妥贴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市传统商业街水井巷的调研,归纳出其街区空间特征、景观设施、交通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使用者的特性、行为心理和环境特性几个方面阐述了人性化设计的依据,最后结合水井巷改造实践提出了对传统商业街区人性化改造模式的建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传统商业街在中小城市兴建以来相继丧失活力或终止实施的问题,将"城市治理结构"引入中小城市传统商业街更新之中,试图从治理结构的角度探索中小城市传统商业街更新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自主空间争取、治理能力提升、治理关系转变、治理范围清晰界定等四个角度,提出中小城市传统商业街治理结构的转变方法,并从规划内容刚性和兼容性并行、规划模式转变、控制体系细化等多个角度,提出规划的应对,从而探索符合我国中小城市自身发展特征的传统商业街区文化传承和活力延续的规划策略,为其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木塔巷商业街是兰州一条有着传统历史文化的商业街区。通过实地资料的调研和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了木塔巷街区的历史沿革、街区形态、街区价值、商业空间、街区定位等特色,明确了木塔巷传统街区节点空间的不足,从道路空间、节点空间、临街铺面、标志建筑物和内部空间五个方面来探讨木塔巷街区商业与历史传统软交接的有效方式,探索传统街区与现代商业柔和连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传统商业街作为公众重要的文化休闲、购物娱乐、社会交往场所,见证了城市兴衰与社会文化变迁。如今,许多传统商业街区被整修一新,如何重现当年热闹繁华的景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该文章在介绍三坊七巷的历史背景及南后街与三坊七巷的关系基础上,分析了南后街的路径、节点、轮廓线、立面等线性空间形态要素特点及其对重塑街区活力所起的作用。为今后传统商业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案例分析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八一七路是福州历史最为悠久的繁华商业街,凝聚了很多传统福州商业街区的特征和内涵。本文通过对该商业街(横街段)旧城改造项目(A,B地块)设计的回顾,从“巷空间”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并根据现代商业模式和居民的消费观念反馈到传统商业街规划中,通过对现代商业模式形态和传统商业街巷空间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在现代商业街区中回归传统文化元素片段特征,从而能够更好的进行现代商业街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南宁嘉和城卡布蓝里商业街的区位及基地现状,论述了该商业街的规划理念,详细介绍了该商业街的总体功能构架,对该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卡布蓝里商业街区的设计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商业服务生活的任务,更成为嘉和城国际社区的价值标杆.  相似文献   

19.
城市商业街区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特色类型,集中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与特性等各方面的内容。海卉花市作为合肥知名商业街区,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文章通过现场调研、网上问卷调查以及市民访谈等方法,对海卉花市的业态、空间、风貌、环境景观以及后期运营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合理定位街区功能""塑造复合型序列空间""统一整体式街区风貌""创造一体化环境景观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方式"等改造策略,以达到聚集区域人气,重新激发街区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邓忠民 《广西土木建筑》2002,27(4):277-279,316
结合梧州市即将开始的大规模骑楼商业街的改造工程,在对广州、中山、厦门等多个城市骑楼商业街考查的基础上,从骑楼商业街的形成过程及发展、改造、保护历程,提出了对其改造和保护应以尊重传统街区的历史环境氛围为出发点,以一种动态、多方面综合的方式,促进传统骑楼商业街区持续发展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