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山陕甘会馆作为商人会馆的典范,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建筑形制、空间营造方式等,探讨清代蕴含商业文化的会馆建筑空间营造方式,寻求会馆性质、功能、文化背景与建筑空间组织关系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2.
鄂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区域和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元文化,而会馆建筑又是鄂西北地区建筑的重要类型。会馆建筑的功能具有独特的性质,其建筑风格直接反映了当时最新的建筑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变化特征,对当下的城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鄂西北地区对会馆建筑的维护却不太乐观。文章主要以十堰市黄龙村会馆建筑为调研对象,从历史沿革、建筑设计,以及建筑保护三个方面对该建筑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为会馆建筑的保护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信息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趋势出发,提出新型的旅游地产模式--"企业商务会馆园区",并初步对其规划方法进行研究."企业商务会馆园区"旨在通过规划把孤立的企业会所有机组织起来,为众多企业搭建一个公共的交流平台,融度假休闲、信息交流、企业文化教育和商务活动为一体,成为企业发展和成长的发生器,并为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冬平 《四川建材》2009,35(4):108-108,111
介绍了上虞城北新区锦瑞、锦茂大厦商务办公楼建筑方案投标的中标实施方案。探讨商务办公楼建筑的设计构想,重点介绍了该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形象、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组织。  相似文献   

5.
会馆建筑     
孙音 《四川建筑》2003,23(2):27-28
“会馆”之名最早见于明代,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盛行,会馆建筑也相应迅速发展起来。会馆建筑按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同乡会馆”和“行业会馆”两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9)
山陕会馆作为清代会馆建筑的代表,介于官式建筑与私人建筑之间,其建筑雕刻的题材、手法、造型都与场所精神密切相关:礼祀性建筑的装饰以仙界题材为主,反映了民间信仰;实用性建筑的装饰则关注现世生活,具有世俗气息。山陕会馆的空间融合了祠庙与馆舍的特点,体现了新兴商业阶层的意志与追求,是清代民间建筑中的特例。  相似文献   

7.
周宝玲 《南方建筑》2006,7(8):11-13
起建于清初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群,是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它特殊的建筑形态和内涵体现着我国会馆建筑的特色,也是极具代表性的山地建筑.建筑群落的布局、建筑空间的独具处理方法和对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它别具一格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该洗浴休闲会馆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特别是洗浴区通风系统的设计,并分析了该区域冬夏季的空气处理过程。通过采用冷却水热回收技术、污水源热泵技术和排风热回收技术,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洗浴用水的加热能耗和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度假已成为时尚,本文结合涞源商务会馆设计的创作体验,对新形势下宾馆建筑作了探索;力求做到平面功能合理,造型现代、新颖及可识别性,材料选择地方化;探索宾馆创作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代装饰》2009,(10):114-117
北京巴厘岛国际温泉商务会馆分南北两座建筑物,南面为夜总会,北面为主体建筑健身桑拿中心。原为两层高的两栋旧厂房,原有建筑结构出现有规律及数量较多的钢结构“剪刀架”。对于设计师追求大气、视野开阔的室内空间来说是不小的挑战。经过设计师的妙笔生辉,利用两栋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分为三段:前段加建高15米建筑,作为大堂和连接旧楼的上下两层茶艺区及桑拿过厅;后段为三层高加建建筑,由上而下分别为商务会议厅、总统套房和SPA贵宾房区;围合而成的中段即改造而成的露天空中花园,成为会馆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1.
刘原平  赵明 《山西建筑》2006,32(21):11-12
分析了会馆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介绍了晋商会馆的功能及特征,论述了晋商会馆建筑的平面布局以及建筑艺术特色,对于人们正确认识晋商会馆建筑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会馆建筑与移民文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陈玮  胡江瑜 《华中建筑》2001,19(2):14-17
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建筑类型,在四川乡土建筑研究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四川会馆勃兴的历史渊源探究,会馆社会文化职能的论述,以及会馆建筑群体空间特色的分析,提出了四川会馆的文化意义不仅体现在其空间实体的建筑艺术上,而且有着丰富的地域移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自贡盐业历史的发展及盐业会馆的兴起,论述盐业会馆的社会功能及分类,通过对盐业会馆的精品——西秦会馆建筑空间布局、艺术形式的介绍分析,初步探讨了西秦会馆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雷州会馆建筑是雷州传统建筑之一,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仙城会馆是雷州会馆建筑中仅存四座之一,建成最早,规制甚高,规模宏大,在雷州传统建筑中较为罕见。由于历史的原因,仙城会馆建筑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其进行建筑研究保护刻不容缓。文章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为依据,梳理仙城会馆的历史和分布,考证仙城会馆的建筑形制,并对仙城会馆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为后人研究雷州会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崔陇鹏 《华中建筑》2008,26(4):53-56
该文从四川会馆建筑的历史发展和地理分布出发,探寻其与川剧的历史渊源,同时对会馆建筑的布局、川剧戏班的分布和演戏活动进行研究,探讨会馆对川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旨在促进传统会馆建筑的保护,探索川剧传统的观演环境,影响当代环境下川剧的剧场设计。  相似文献   

16.
北京会馆建筑作为众多北京历史建筑的一个类型,有着丰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安徽会馆是北京会馆建筑的典型代表,虽然建成较晚,但是规模最大,规制甚高,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建筑特色,在北京会馆建筑中较为罕见。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安徽会馆建筑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对其历史的梳理,建筑的保护刻不容缓。本文以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为依据,梳理安徽会馆的发展历史,考证安徽会馆的建筑形制,并对安徽会馆未来的和谐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长沙苏州会馆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现状,分析了苏州会馆的功能及特征,包括苏州会馆建筑的选址择基、平面布局、艺术特色及建筑材料,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湖南会馆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在当代建筑中更好的传承地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祠堂、村庙、戏台是山西传统村落中最常见的公共建筑。当山西商人在客地以"敦乡谊、崇信义、通商情"为目的建造会馆的时候,很自然地赋予了它家乡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和建筑形态特征。该文仅分析山西祠堂、村庙、戏台等公共建筑的文化精神在社旗山陕会馆中的体现,为研究社旗山陕会馆中建筑文化的融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地下休闲娱乐建筑具有许多地面同类建筑无可比拟的优点,此类建筑主要的功能特征是综合性、灵活性和多用性;本文对各种休闲娱乐用房的平面布局和各部分之间的内部空间组织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地下休闲娱乐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自贡西秦会馆是川渝地区会馆戏场的典型代表,兼有同乡会馆和行帮会馆性质,是清朝雍正年间在自贡经营盐业运销和开设钱庄票号的陕西商人为其行帮组织“西秦大会”而修建。西秦会馆规模宏大,戏楼雄奇,仪式空间完整,会馆主供武神关羽,盐商们用拜祭关公的繁杂仪式传达着对神灵的虔诚、对信义的渴望和对福禄的祈盼。但目前研究多围绕其建筑实体形制,忽略了其仪式活动与建筑空间的关系。文章应用田野调查、文献阅读等方法,对西秦会馆的主要活动与功能以及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进行了梳理总结,试图通过其在年节举行的祭祀活动,结合其建筑实体空间特征,来探讨行业神信仰影响下会馆戏场内祭祀仪式与建筑空间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