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传统与建筑创新——从白云山庄设计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的文化意义是一种客观存在.地域性是建筑的一种固有的属性,是适应自然条件和人类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产物.地域主义的建筑创作提倡通过表现地域环境中的自然及社会文化特征,创造出具有归属感的场所.以陕北佳县白云山旅游渡假山庄方案设计为例,从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建筑创新与文化传统间的关系,以求得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其目的旨在提高建筑创作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2.
皖西建筑本土化再创作与地域性之间存在着不可磨灭的关联,文章从皖西建筑的地域性出发,讨论皖西地区新地域建筑创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与规律。文章通过对皖南、岭南等其他地区的本土化建筑创作的借鉴与参考,对皖西地域性建筑创作提出一些见解。其中将分别通过对自然、人文、材料三方面因素对皖西地域性建筑进行分析,研究地域建筑新创作与地域建筑之间的联系,进行总结、梳理,从而在立足皖西本土地域性建筑的基础上对金寨地区的地域性建筑进行新地域性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提炼建筑元素来表现建筑地域性的质疑,参考典型现代地域建筑的例子,提出对地域性建筑的表达方法。从文化上提炼建筑的内涵,从细节、空间、材料等方面表达更能继承地域特色的现代性地域建筑。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地域建筑创作人手,分析了建筑师与地域文化、地域环境与地域建筑创作的关系。并结合西南地域近年的地域性建筑作品,讨论并分析总结了地域建筑的创作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曲艺  张然 《建筑与文化》2013,(11):59-60
地域性建筑创作是维持建筑文化多样性、弘扬地域建筑文化有效的设计方法论。本文分析了地域性建筑理论研究及实践创作现状及问题点,提出紧抓城市文化特质是有效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方法之一。文章进而分析了沈阳的城市文化特质,指出工业文化特质、满清文化特质及革命文化特质三方面是沈阳地域性创作的三个重要着手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因地域的不同,人们在生活中为表达自身的想法所形成的审美观念也有所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地域内形成了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别的建筑形式,由此形成了地域性建筑。在建筑建造中传统建筑符号对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师应全面地掌握一个地域内的传统建筑符号,为提高地域性建筑创作水平奠定相应的基础,提高地域性建筑创作质量,使我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本文将在建筑符号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川西南地区的地域性建筑作品,从传统民居的符号模拟、符号提炼、符号简化分解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指出未来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宏观背景下,地域性成为影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拉萨城市建设,由于多数设计者缺乏对传统藏式建筑的足够认识和把握,建筑创作过程草率、急躁,导致城市地域性逐渐丧失。文章从梳理拉萨当代建筑地域化探索之路入手,基于解读传统建筑特征,来分析当代拉萨典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案例中的策略与手法,旨在探求具有传承与创新意义的地域性建筑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地域建筑适应性设计是对"地域建筑"命题的具体化,从"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分析是对建筑适应性设计的深刻解读。文章通过对地域建筑适应性的分层次分析,以系统论的视角从"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层次对地域建筑适应性创作进行解析,阐述当代建筑创作中对地域性的关照,以倡导地域建筑创作应该适应环境、尊重文化,美观与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
赤道几内亚国家议会中心是赤道几内亚国家级的多功能会议建筑,作为国家对外形象的一部分,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展现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议会中心建筑方案创作过程和方案的介绍,探讨在地域性建筑设计中顺应地域自然环境、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创造地域建筑新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创作原则、思路与方法.希望以此为引导,为今后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时空延展性和时代前瞻性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鸣  周波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31(3):121-121,12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建筑的地域性?本文从西藏新闻发布中心的设计出发,阐述了藏式传统建筑的独特地域文化及风格,并寻求使现代建筑与地域文化达成一种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合院式居住空间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希望为创造符合鄂尔多斯地域特色的院落模式的定居场所提供线索,探索在当代建筑创作中表达地域性以及文化传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建筑的地域性是当代建筑创作的重要部分。在建筑风格多样、各类建筑流派、主义交融的现状下,传承地域文化和吸取我国传统建筑精髓对于创造当代本土建筑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建筑创作地域性重要性的剖析,指出根植地域精神是建筑创作中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地域性建筑创作”是《城市建筑》从创刊之初即关注的主题,在2008年5月,我们荣幸地邀请到王小东、梅洪元、徐千里、曾坚四位专家,分别从全球化与地域性、东北地区的地域性创作、城市与地域文化等方面畅所欲言,字里行间均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及对未来发展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骏  梅洪元 《华中建筑》2008,26(9):108-113
建筑与所在地域和场所环境存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建筑创作应基于这种深层联系寻求理性应答。该文以东北林业大学教学实验楼及博物馆项目为例,从地域文化、场所特征、形式表现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一种关注地域与场所特征的建筑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东莞南城文化中心出发,对建筑创作过程进行反思式整理,一方面全面展示了创作过程的趣味与成果,另外也从整合思想的角度将与建筑创作有关的因素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提出有助于拓展建筑师创新思维的若干思考。在设计过程中探讨了依附在建筑功能上的一系列问题,将文化意向、空间场所、适宜技术手段等与相应的开发建设模式、功能布置方式结合起来,从"立意、活力、适用、低技、创新"等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对策:文化传媒,意境为先;场所营造,活力为主;适宜低技,适用优先;整合优化,适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厦门同安文化中心项目的总结,从建筑形体构思、建筑细部和材料、建筑环境和内部空间等方面对现代文化中心类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进行阐述,目的是在文化中心类型的建筑设计中既表达鲜明的文化性,又适当地体现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将现代的建筑空间与功能,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相结合,在满足现代文化建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适当体现地域传统文化。并对地域性的现代文化中心类建筑创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俊毅 《华中建筑》2010,28(1):51-53
地域性建筑的创作逐渐成为建筑创作的普适原则,铁路旅客站作为城市的窗口具有表达和展示地域文化的优势。该文着重探讨铁路旅客站地域化建筑创作中地域原型的提取尺度;地域化建筑意境不同层次表达的符号、形体、意境;结合车站强调技术化特点的地域性表达。  相似文献   

18.
海南黎族传统民居是地域的、民族的、乡土的以及传统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慢慢形成固定的地域性文化特征,是独具特色地域性建筑。文章分别从自然环境、经济技术条件和黎族文化三个方面对黎族传统民居的地域性表达进行深入的剖析。目的是把黎族传统民居与地域性建筑结合起来研究,以期为海南新型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跨学科交流、跨行业合作已然是今后创新的趋势.同时,人们对建筑地域性的思考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文章以涌现理论为线索,分别解读了涌现理论在参数化、地域建筑两方面的体现,并深层次剖析地域建筑创作与参数化设计的内在关联.从自然"原型"、传统材料与建造技艺、文化内涵与象征性三个方面对地域建筑特征因素进行解读.分析并提出参数化地域建筑的设计思路及其特点,为参数化地域设计的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宿晨鹏  张骏 《华中建筑》2010,28(11):57-60
地域性建筑创作强调隐藏在建筑背后的深层地域因素,同时,它也会受到建筑师主体思维的影响。据此观点,东北地区的地域性建筑创作呈现出根植性、边缘性和介入性的特点。该文以九位建筑师不同的创作视域,通过典型设计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多样性表现,旨在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地域性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