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无线频谱资源,保障智能电网中重要控制类信息传输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为其他业务提供相对高质量的服务,提出了一种智能电网认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优先级的数据分组调度机制.该机制基于差异化调度策略的思想,依据智能电力通信网流量的异构特性、业务特点和服务质量要求,为智能电力通信业务划分了优先级,进而对各个优先级设置了不同的策略,并重点考虑信道质量和信道切换造成的影响.通过Matlab软件仿真验证,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数据分组调度方案有效地提高了较高优先级次级用户数据分组的传输性能,对整个系统的利用率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
THBP:支持可靠广播业务的无线多跳网络同步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单信道无线多跳网络同步MAC—three-handshake broadcast protocol(THBP).采用基于收节点冲突发现机制的三握手过程,解决无线多跳网络中难以保证广播业务传输可靠性的问题.通过控制分组三次交互,可为节点调度可靠广播信道.广播信道调度过程中,信道冲突由收节点探测并报告.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利用较小的开销,保证广播分组的可靠发送.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据优先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MAC协议.数据在源节点按照一定策略被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并且优先级信息被封装在数据帧中随数据在网络节点间移动;发送时,节点根据数据帧中的优先级调整IEEE 802.11 DCF中的竞争窗口,使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帧使用不同的竞争窗口,以分散信道上的竞争压力,保证高优先级数据的优先发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协议不但明显减少了高优先级数据的传输时延,而且信道上的碰撞次数降低了近50%.改善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瑞利信道下的数据分组传输效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illbertElliott模型对瑞利衰落无线信道进行建模,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在无线信道内进行传输的数据分组的传输效率. 相应的研究表明,分组的传输效率与其长度和信道传输条件有关. 利用上述结果推导出了进行数据传输时分组所应设定的最佳帧长,并对推导结果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 此外,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针对不同业务及信道条件的新的动态帧长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蓝牙网内存在多种类型业务的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蓝牙微微网内多优先级业务动态带宽分配(Multi-priority bandwidth allocation,MPBA)算法。MPBA算法通过估计高优先级链路的数据到达速率和所选择发送分组的类型推导出每条链路的最佳轮询间隔,通过比较每条高优先级链路的时隙计数器是否达到自身的最佳轮询间隔决定是否调度该链路。仿真结果表明,MPBA算法能够很好地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需求,而且有较高的信道资源利用率和较低的调度时延。  相似文献   

6.
系统基于公交优先智能控制策略,采用内嵌ARM9内核的三星S3C2410处理器,整合了GPS(全球定位系统)、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以及多数据流传感器,实现对公交车辆位置、温度、人数等数据的采集、传输及反馈,提高了公交系统调度效率和增强了安全性,实现了公交优先的智能控制。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并给出软硬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嵌入式操作系统TinyOS内核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调度机制并指出不足.提出了几套调度改进方案,重点介绍了基于优先级调度策略,并实现了该调度策略.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对两种调度策略进行比较,证明了改进后的调度策略使系统的性能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网的规模日益扩大,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必须加强技术手段确保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针对调度值班期间需要监视和查阅大量业务数据、调度及变电运行人员身份和资格缺少必要的安全认证、调度指令缺少技术监护和有效的安全校核手段、按业务重要性来区分各个电话优先级的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建设调控辅助机器人平台,开展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在新一代调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便于调度员全面、直观地感知电网信息,以提升安徽省调的工作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采用光纤迟延线的数据突发缓存调度新策略.这些光纤迟延线按照一定的结构设置在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核心结点中.利用光纤迟延线来缓存低优先级的数据突发.而尽可能实时转发高优先级业务的数据突发-再通过突发控制分组的“二次信令”调整网络中传送低优先级数据突发的波长信道预约.通过仿真光突发交换网络系统.研究了网络业务流量、数据突发长度和光纤迟延线缓存深度对系统数据突发的丢失率和端到端时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度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小网络中突发竞争的概率和减小高优先级数据突发的丢失率及端到端时延,从而向高优先级业务提供了端到端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为更加精确地分析地空数据传输中的关键性指标,在标准带优先级M/M/1排队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以生命周期为依据进行分组丢弃的方法,建立了带优先级以生命周期为依据进行分组丢弃的M/M/1/T排队模型,并对新分组到达时缓存队列的调度方法进行研究.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均表明,新的调度方法改善了排队系统的信道利用率、分组通过率和时延等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1.
IEEE802.11e机制中采用重设竞争窗口的机制提高无线局域网的QoS,但是,在高竞争的情况下低优先级的业务资源却被高优先级业务耗尽,导致传输不公平,低优先级业务吞吐量低,针对此问题,在EDCA的基础上提出在不同节点之间使用非完全合作博弈理论,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策略,在不影响高优先级业务的QoS前提下,保证低优先级的业务,提高传输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与802.11eEDCA相比,该策略有效地实现了吞吐量与公平性的折中.  相似文献   

12.
一种多用户MIMO/OFDMA系统的资源分配和调度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下行多用户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提出了一种适合多业务类型的资源分配和调
度算法. 综合考虑了不同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根据用户的信道条件、吞吐量和队列状
态确定调度优先级;结合用户信道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用户选择、功率分配和比特加载. 通过
充分利用空、时、频多用户分集增益,在保证实时业务最小时延要求和非实时业务最小速率
要求的同时,最大化系统的吞吐量. 仿真结果说明,所提算法在系统吞吐量、丢包率及最
小速率满足率方面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3.
智能电网是电力、自动化和信息通信三大技术的综合,统一、高效、灵活和高生存性的通信平台是智能电网的必要支撑。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将转向大颗粒IP业务,业务传输所需的带宽将迅速增长。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提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PTN技术的必要性。文章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分析了建立基于分组的统一通信平台的必要性,提出PTN技术更适应电力系统通信业务IP化的需求;介绍了作为IP网络发展趋势的PTN的历史和特点;特别是对PTN的实时通信支持能力和时间同步能力给予关注;论述了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方案,对使用PTN建立统一分组电力通信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allocating the LTE radio resource, Priority Semi-Persisting Scheduling(PrSPS). PrSPS calculates the priority of the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user grade, PRBs needed, average channel quality and average transmission rate. Adopting this priority method in semi-persisting scheduling mechanism can avoi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resource scheduling signalling and voice date, improve the radio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cheduling efficiency, increase the user capacity of VoLTE and improve satisfaction of VoLTE users. Using the NS-3 simulation platform,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PrSPS.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异构认知网络场景,提出了一种主次系统“双赢”的高能效协作通信机制。在满足主次系统“双重”速率QoS要求下,该机制允许次级用户在接入主系统协助主用户传输数据的同时,换取一部分授权频谱资源来实现自身数据在异构网中的传输分流,以此提升次级能效。本文研究了该机制的次级加权能效最大化非凸资源优化问题,结合参数化的分式规划算法和黄金分割法提出了一种资源分配的迭代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在不降低主用户通信性能的情况下,提升了次级系统传输能效,实现了主次系统传输“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扩大通信网络的可利用带宽,智能的分配网络资源,该文围绕智能电网的通信业务服务质量要求,建立面向智能电网Ad hoc通信协议的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方法。该方法基于耗能和延时最小的原则,根据节点个数、传输速率的要求,对其路由策略以及相关的频谱分配方案展开研究,为构建高效而稳定的Ad hoc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协议提供一种新思路和设计理念,最终通过数值模型仿真验证其性能优于传统算法,非常适合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表已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用户侧数据采集,但开放式的采集和运行环境给数据的真实性、传输的可靠性和设备的安全性都带来了挑战,甚至会对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从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角度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电表的安全数据采集方案,能够较好地确保用户侧数据采集真实可靠;同时针对特殊指令设置了二次确认机制,结合入侵检测和深度报文检测手段,避免恶意攻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保证混合业务质量的跨层OFDMA资源分配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出了一种新的跨层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资源分配方法,其综合考虑了无线信道的时变特征和媒体接入子层(MAC)业务质量(QoS)要求,将MAC层分组调度和物理层的OFDM子信道分配及自适应调制编码进行联合设计,目的是在保证实时时延敏感业务和非实时业务的QoS基础上最大化系统吞吐量。在子载波分配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信道依赖的最早预期 (CD-EDD)算法和 最小速率需求(MRR)算法,对实时时延敏感业务和非实时业务进行调度。基于IEEE 802.16标准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较传统的最大信噪比方法在系统吞吐量相近的基础上对时延特性、用户公平性方面有较大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对现有并行分组交换(PPS)分析的基础上,将标识的概念引入交换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识支持区分服务质量(QoS)的PPS调度机制. 该机制以业务类为单位管理网络数据流,采用按序排队的思想解决保序问题,在汇聚模块设置少量缓存,采用双指针轮询算法实现区分QoS保障,保证了交换对高层不同业务类的有效支持.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满负载情况下可获得高达99%以上的吞吐率,在过载情况下根据预定带宽分配输出链路带宽,确保分组具有时延的上界,能够比较均衡地将负载分配到各中间交换平面.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多用户多业务OFDMA系统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分组调度与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考虑队列状态、QoS要求、信道情况和业务优先级等信息,分别定义了实时轮询服务、非实时轮询服务和尽力而为服务的效用函数,算法在满足各种业务延时、传输速率和丢包率约束条件下,通过最大化非实时业务总吞吐量实现调度和资源分配.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非实时业务总吞吐量下降不大的情况下,在性能和复杂度之间取得了较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