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规的变速成图方法是应用叠加速度对水平叠加剖面或叠后偏移剖面上解释的t0层位进行变速成图的。由于叠加速度精度低、叠加速度与偏移域层位跨域匹配等因素的影响,使变速成图精度降低。而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有利于获取更加准确的速度场和t0层位,应用优化后的三维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对偏移域t0层位进行变速成图,同时也避免了跨域匹配的问题。与常规变速成图方法对比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速度变化较大地区的构造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2.
三维地震速度场建立技术——以饶阳凹陷河间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复杂构造地区,由于受不同时期构造运动的影响,不仅存在各种各样的特殊地质体,还存在大量低幅度构造,其速度在纵向和横向上变化也很大。用传统的Dix公式变速成图方法所用的地震叠加速度不准确,不适合于高陡倾角地层的速度转换,构造图的精度也较低。模型层析法变速空校成图方法是一种解决高陡构造速度计算的方法,其能够消除地表结构复杂、地下地层倾角大、层速度纵横变化大等因素对构造形态及构造高点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是基于解释数据来建立初始速度模型的,解释层位不足以描述全区构造变化特征时,建立初始模型的效果较差,会造成速度运算错误。因此,单一使用一种方法无法较好解决全区构造成图问题。针对饶阳凹陷河间南地区地质条件特殊的情况,采用Dix公式法和模型层析法分区建立速度场变速成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实际资料应用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3.
东濮凹陷地震速度场建立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东濮凹陷勘探目标更加隐蔽和复杂,对地震勘探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叠加/偏移速度联合反演求取层速度的新方法,提高了层速度计算精度。通过研究速度场建立方法,形成了利用地震速度、测井、钻井和构造层位等多种信息联合建立速度场技术,获得了反映速度宏观分布规律并与井符合良好的速度场。结合地震速度的概念和具体应用,明确了各种速度类型之间关系及其适用性,为地震勘探各阶段提供了较全面的速度场方案。完成东濮凹陷全区的地震速度数据坐标定位和统一格式转换,建成了全区速度库,为地震成像、变速成图、区域地层压力预测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并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库车坳陷盐下构造油气勘探中,因受上覆地层构造形态和层速度结构的影响,在时间剖面里发生畸变而形成假构造,与地下实际构造形态存在很大差异。变速成图过程包括构造建模和速度场建立这两部分,而速度场精度成为影响圈闭落实精度"瓶颈"之一。采用多种有关的速度信息(测井、地震、沉积相、构造、压实及应力)建立的速度场,具有高的精度,更能反映地层速度的纵横向变化。为变速成图提供准确的速度模型,有效地校正时间剖面上的构造畸变现象,从而提高构造圈闭落实精度。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构造变速成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构造复杂,深部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剧烈。为了提高构造成图的精度,采用变速成图技术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成图。首先将叠后时间偏移域(简称偏移域)的T0层位数据反偏移(偏移的逆运算)到水平叠加时间域(叠加域);然后利用叠加速度反演方法求取叠加域T0层位数据网格点所对应的层速度值;最后采用三维射线追踪图形偏移方法将T0图转换成深度图。对研究区变速成图结果与简单的时一深关系转换结果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变速成图方法有效提高了构造图的精度,在工区的正南边发现一个新的背斜圈闭。  相似文献   

6.
泛克里格法在三维地震资料变速成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开峰  叶勇 《石油物探》1998,37(2):112-11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泛克立格法的三维地震资料变速构造成图技术及其应用于三维地震资料变速成图时的实例。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三维地震资料的变速成图问题,具有消除速度随机误差、保持速度空间变化趋势、成图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震偏移成像处理预测的速度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精细时深转换和地震速度三维建模解释精度的要求,根据地震波动性及旅行时特征,提取出叠前地震道集速度数据中包含的速度特征信息,采用与测井声波速度相互转换、交叉验证、分层约束的速度建模方法,综合考虑地震预测的特征速度与测井声速之间的误差,采取分层段、分尺度三维约束校正,实现了地震低频速度信息和薄层速度相对高频信息相互融合。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测试认为:采取最佳时窗步长为15~20 ms,实现叠前地震道集中特征速度提取与在测井速度质量控制下连续速度的预测结合,该技术在地震成像处理、地震速度建模、构造变速成图等应用中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速度精度。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阶段的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准确落实构造,克服单一采用地震或测井解释进行构造成图的局限性。本针对目前老油田在构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机结合测井解释和地震解释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油田开发阶段的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思路与流程,包括测井构造研究、测井层位深度建模、常规三维地震解释、全三维地震解释、研究区变速场建立、高精度变速场构造成图以及有利区块分析和井位部署等技术。该技术在大港唐家河油田构造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勘探开发程度很高的港深18-2断块东侧发现了一个圈闭面积为0.8km^2的GSl8-2东断块,推测为含油断块,建议部署两口探井。  相似文献   

9.
张纪 《海洋石油》2003,23(Z1):66-71
文章探讨了 2D/3D工区的构造成图技术流程 ,指出了构造成图传统方法中影响成图精度的主要因素 ,从解决问题入手 ,提出了相应的平均速度体建立及构造成图流程。对二维工区 ,采用了“似变速空校”方法 ,并通过编制空校量板 ,实现了二维偏移剖面的交点闭合和测点的三维空间偏移归位 ,提高了成图精度。而对三维工区 ,则应用了LM的时深转换一体化模块 ,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 ,结合多种地震地质信息 ,对平均速度体进行交互式修正。实际应用表明 ,该流程提高了构造成图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是一套省时实用的构造成图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0.
山前高陡构造区地震成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范贵良 《石油物探》2000,39(3):16-25
库车山前高陡构造区因受地表结构复杂、地下地层倾角大、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等因素的影响,常规的地震偏移手段很难使地层准确归位,常规的地震成图方法很难使圈闭准确定位,勘探现实迫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更加适合本区特点的成图方法以解决圈闭的准确定位问题。我们对影响山前高陡构造区地震成图精度主控因素进行了仔细的理论分析,指出了山区常规地震成图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合成谱、法向校正、变速图偏等新技术的技术流程,解决了山  相似文献   

11.
巴楚夏河工区的三维速度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巴楚夏河工区的实际情况,详细探讨了该区三维速度建模方法。此法以地震速度平衡建模思想为指导,以随机模拟法为基础,采用离散平滑插值技术构建三维离散空间建模。与其他建模方法相比,此法的建模步骤及应用效果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由点到面到体的建模过程,充分细致地反映了三维空间离散结构;2在建模过程中提供了大量插值、数值模拟方法,保证了建模的可靠性;3充分利用测井与地震信息,保证了建模的准确性;4所求速度模型能准确反映速度空间变化规律。文中具体介绍了建模步骤。在巴楚夏河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中的速度问题,尤其是复杂地区的速度问题,可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准确的速度资料。  相似文献   

12.
模型速度建场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以往的地震速度分析大致分为两个彼此独立的部分:第一部分是静校、相关处理和速度谱,均以提高成像质量为目的;第二部分是解释、速度分析和成图,均以获取地质成果为目的。本文介绍的模型速度建场法则是把上述两部分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综合分析,采用三维静校空间场、射线追踪和模型迭代等方法,再结合三维速度场最终完成构造图,速度精度显著提高。本方法在准噶尔盆地盆5井地区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优化三维层位控制法速度建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对构造图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构造成图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二维地震资料,在常规层位控制法速度建场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层控法,重点对叠加速度库和t0层位库有机结合,分块、分段拾取各控制层t0时间变化率;在三维空间建层模型,计算层速度;基准面选取及校正;利用折射线追踪法进行时深转换;利用测井曲线入库,快速对层速度校正及钻井分层数据对深度图进行校正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高了成图精度,取得了理想的成图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共方位角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叠前深度偏移是复杂地质构造成象的有力工具,其成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所用速度—深度模型的精度。本文根据波场外推理论,给出了层剥离波动方程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沿层剩余速度分析直接修改层速度,适用于3D偏移速度分析,已在复杂潜山构造成象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变速介质条件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复杂变速介质成像,常用的时间域成像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必须借助于深度域成像方法,特别是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选择合适的深度偏移方法很重要,但其速度模型建立更为关键。叠前深度偏移与速度建模均需要巨大的计算机资源,为有效地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合理的处理流程与方法选择也十分重要。文章从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原理比较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了相关深度偏移方法的特点,并对速度模型建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横向变速的三维地震工区实例,详细论述了横向变速条件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建模思路与实现方法,提出了先进、实用的有关叠前深度偏移与速度建模实用方法。实际偏移结果与井资料的一致性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这对推进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应用与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CFP层速度扫描建模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速度模型是做好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在CFP(CommonFocusPoint)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层速度扫描建模方法,并用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速度建模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没有常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中常常存在的小炮检距假设或小倾角假设,适合于复杂地下介质的偏移速度分析。它用常规偏移剖面或叠加剖面作为参考,缩小了CFP速度判别准则下的解空间,可以在反射界面的单个分析点上进行,不需要区域性重偏移,比常规的偏移速度扫描方法显著地减少了计算量。  相似文献   

17.
碳酸盐岩探区的复杂构造成像与速度反演是目前地震数据处理难点问题。碳酸盐岩构造复杂、目标层极深、断点发育,常规处理方法很难得到比较好的成像与速度反演结果。为此提出基于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面向碳酸盐岩储层的层析速度分析方法,利用波动方程双平方根算子叠前深度偏移提取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速度和深度的耦合关系,并且减少了假象等的干扰,使得速度分析结果精度更高。模型和实际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碳酸盐岩探区的速度反演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剩余层速度的求取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高精度的层速度场,二是建立高精度的正常压实速度场。为此,提出了一种精确求取剩余层速度场的新方法。基于模型层析法求取层速度,结合井震速度标定和空间网格化加密,精确求取层速度场;然后基于已钻井稳定纯泥岩段的层速度,拟合求取正常压实速度场,并对层速度场进行压实校正,得到能预测岩性的高精度剩余层速度场。研究结果表明,在基于模型层析法得到高精度层速度场的基础上,利用稳定纯泥岩段层速度拟合的正常压实速度值更符合研究区不同年代实际地层,能够从层速度场中筛选出更多的岩性信息,提高砂体预测的精度。该方法在二连盆地SH凹陷得到有效应用,成功预测了目标区砂体的分布,为该区井位部署及相似地质条件地区的砂体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