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锚杆极限承载力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19  
岩石声波测试技术应用于锚固工程的无损检测中,其基本原理是采用动力瞬态激振使描杆引起弹性振动,通过测定锚杆的振动响应来估计和推断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将人工神经网络这类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运用于该灰色系统的预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孔壁粗糙度对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了孔壁粗糙度对嵌岩桩承载力影响的规律 ,探讨了孔壁粗糙度影响嵌岩桩承载性状的机理 ,分析了影响嵌岩桩孔壁粗糙度的因素 ,指出改善孔壁粗糙度是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勇 《四川建材》2021,(4):87-88,91
对选定的四根抗浮锚杆按照设计承载力进行了现场拉拔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得到了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锚杆的变形和受力特征.结果表明,所有检测锚杆的抗拔承载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锚杆最大锚头位移和最大锚头位移平均值均较小,分别为12.46 mm和10.12 mm,卸荷后b1锚杆的残余锚头位移最小.不同锚杆之间卸荷...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钻孔灌注桩由于对环境无振动、无挤土效应,同时又具有单桩承载力高、对地层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等特点,成为深基础工程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冻融循环对砂浆岩石锚杆锚固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春季融雪期温度周期性变化导致砂浆岩石锚杆支护结构锚固性能劣化的现象,研究冻融循环对其锚固能力的影响。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不同冻融循环周期下锚杆位移和锚固力的大小,以及锚杆应力、围岩应力、锚杆和砂浆交结面剪应力的变化,从锚杆荷载传递机制出发,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锚杆的破坏模式和影响锚杆锚固性能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使砂浆弹性模量和强度降低,加载端砂浆破坏提前,加快了荷载向锚杆深处的传递,锚杆深处应力及锚杆与砂浆交结面的剪应力增大。冻融循环作用下锚杆极限荷载降低,变形增大,且随着冻融周期的增加,荷载–位移曲线的拐点和钢筋滑移曲线的水平段出现提前,锚杆破坏时的极限荷载降低,变形增大。  相似文献   

6.
徐长心 《天津建设科技》2007,17(B07):142-144
灌浆工艺是影响土层预应力锚杆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通过对高压灌浆浆液扩散过程及灌浆结石体强度增长机理的分析研究,并结合现场土层预应力锚杆试验,就常压灌浆和二次高压灌浆两种灌浆工艺对土层锚杆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锚杆承载特征现场试验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锚杆支护方法在岩体加固工程中应用广泛,锚杆作为支护结构的核心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度和耐久性。由于钢材易腐蚀,钢锚杆的耐久性受到质疑。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锚杆是一种由树脂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的新型加固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用其代替传统钢筋用于边坡加固可以较好地解决锚杆耐久性问题。现场试验采用千斤顶施加拉拔荷载,用锚杆应力计和分布式光纤BOTDR技术测量锚杆应力,研究不同荷载条件下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锚杆的承载力特征及分布规律,为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锚杆用于永久加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杆锚固段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锚杆承载机理的分析,根据预应力锚杆在同一拉拔力作用下锚固段的切向位移越小锚杆的承载性能越好这一特性,给出了杆体切向位移的计算方法。根据工程实际,利用预应力锚杆在拉拔过程中所测试到的切向位移,对杆体的锚固段长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了在180kN预应力值下锚杆的最佳锚固段长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荷载传递模型已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建立了一种考虑残余阶段、适用于加工硬化土体的新的锚侧荷载传递模型,并得到了拉力型锚杆极限承载力的解析解.通过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该简化模型能与锚固界面剪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较好地吻合,且理论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能基本反映实际情况,说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普通锚杆在承受拉拔荷载时受力不均匀易发生杆体拔出破坏,因此涨壳式锚杆等新型锚杆逐渐得到了研发应用。本研究在强—中风化和中风化两种场地下,对36mm和52mm直径的普通锚杆和自制涨壳锚杆进行了现场拉拔试验,研究了场地类型、锚杆直径及是否涨壳等因素对锚杆拉拔承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造小波函数对粘结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进行了模拟,探讨了涨壳式岩石锚杆的传力机理。发现涨壳式锚杆由于增加了锚杆端部与岩石之间的嵌固力,改善了锚杆的轴力分布,可以很好地避免杆体拔出破坏,显著提高了岩石锚杆基础拉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统一强度准则的预应力锚索极限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原理,结合预应力锚索破裂面的形状,推导出一个能够考虑锚索破裂面形状、锚索的倾角、锚固体注浆压力、岩土体种类等因素的预应力锚索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为验证计算公式的实用性,分别在软岩与硬岩中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对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权系数的增大,锚索的极限抗拔力相应增加,但破裂面形状基本没有改变;锚索的极限抗拔力主要取决于锚索与浆体、锚固体与岩土体之间的界面强度,而破裂锥体部分岩土体所分担的抗拔力较小;在软岩中锚索的极限抗拔力和破裂锥体高度主要取决于锚固体与岩体的界面强度,受注浆压力的影响较小;在硬岩中注浆压力对锚索的极限抗拔力和破裂锥体高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极限抗拔力和破裂锥体高度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锚索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预应力锚索加固作为岩土工程的一种主要技术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数值模拟方法却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一实际加同效果。根据预应力锚索中自由段和锚固段不同的作用机理,建立了一种新的能够施加预应力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具体说来就是,锚固段采用空间杆单元来模拟,而自由段则采用一种三维杆单元,即只允许轴向变形、具有一个白由度、2个结点的线单元,其特有的双线性刚度矩阵只能承受单向拉伸或者单向压缩,而不能承受弯矩;当该单元选择单向拉伸时,单元一旦受到压力,则刚度矩阵自动被删除,这个特征能够很好地模拟钢索类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在预应力的作用下锚索和岩体的受力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预应力锚索锚同的效果与机理。最后,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锚索的长度与预应力值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根据模型试验结果,重点分析了块状岩体中锚索长度及预应力值大小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影响范围及特征,为进一步分析预锚加固作用机理和探讨预锚加固设计方法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由式锚索和全长粘结式锚索加固效果比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进行洞室模型试验和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模型试验,研究了工程中广泛采用的2种典型锚索——自由式锚索和全长粘结式锚索的不同加固效果。从洞室的开洞位移、破坏荷载、荷载位移曲线特征、洞周应变分布特征及洞室的宏观破坏过程等方面,比较和分析了2种锚索对洞室所产生的不同加固效应特征。通过对含有结构面和不含结构面锚固体试件进行抗剪强度试验,比较了2种锚索对岩体结构面的不同加固效果。给出了锚固体试件峰值抗剪强度比较结果和剪切过程中2种锚索的张力变化特征,即全长粘结式锚索的张力基本不变化,自由式锚索的张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在综合比较2种锚索加固效果的基础上,对锚固工程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2,他引:10  
预应力锚索是治理高边坡稳定性的极为有效的方法。然而在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中,往往会发现预应力锚索加固效果并不如实际情况下有效。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现有的预应力锚索的模拟方法没有很好地反映出锚索的工作机制,预应力锚索对于岩体不仅有应力贡献还具有刚度贡献,而且两者的发挥时机是不同的。通过评述现有各种预应力锚固模拟方法,分析对比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在近年几十个边坡工程咨询工作中逐步完善起来的预应力锚固模拟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并提出了一套能够对锚索张拉、锁定、回灌等工序进行全过程仿真的新型锚索单元及其相应模拟新方法。最后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实例,给出了原有方法与改进方法之间对比例证。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的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预应力锚索最常见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着重研究由于预应力锚索几何形状引起的相互作用,采用解析方法分析锚索与砂浆界面的应力状态和破坏机理,得到的结果与现场观测及室内试验的破坏现象基本一致,并由此建立了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典型岩土体边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锚力变化或锚失效在群锚中引起的荷载转移现象,探讨群锚失效后边坡稳定性的劣化过程、失稳形态以及坡面设置格子梁对锚索张力及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等问题。群锚抑制坡体的变形效应,可使岩体均匀性、整体性加强,增加韧性和承受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群锚中某一锚索锚力变化会导致其承担的荷载在群锚内部发生较明显的转移现象,结构面压缩带同时被削弱,结构面的整体安全度降低;某一锚索的失效也会引起相邻锚索接连失效的多米洛效应,导致边坡稳定性急剧降低。坡面施加格子梁结构可调动坡面更大范围岩土体发挥自承能力,分担锚索承担的部分荷载,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岩坡加固设计中应注意格子梁结构强度与锚索锚固力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岩基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是一种极软质岩石,具有成岩差、易风化、易崩解等特性。该类岩石以中-微风化为主,软化系数小于0.75,孔隙率、吸水率低,裂隙贯通性差,具有较大的地基潜力。针对长沙地区泥质粉砂岩的这一特殊性,进行了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岩基载荷试验和高压旁压试验的对比研究。通过试验发现,按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往往偏低,并对不同规范在该类岩石地基嵌岩桩的设计取值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当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应根据不同嵌岩深径比(hr/d)乘以相应的发挥系数,给出了嵌岩段总阻力的修正公式,得出了比较符合当地实际的结论,给出了工程实例。对同类地区相同桩基的设计、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面水对黄土地区桥梁桩基承载力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土因其特有的工程性质,使位于黄土地区的桥梁桩基础在桩周土受地面水浸湿后产生湿陷变形,该变形引起桩的负摩阻力,降低了桩的承载力。通过陕西芝川河特大桥桩周浸水前、后的荷载试验,对黄土区域桩基浸水前、后的承载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地面水对黄土区域桥梁桩基承载力性状具有较大的影响;分析了桩及桩周土浸水期间的沉降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黄土区域公路桥梁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泥岩持力层的管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管桩竖向承载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某管桩基础工程大量施工资料和静载试验桩顶、桩底位移测量结果,探讨了桩端持力层的受力特性,给出了桩端轴力计算的修正公式。根据实测复打前后的静载试验资料,利用预制桩竖向承载性能优化反分析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桩周及桩端土阻力参数。最后,综合分析了软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时管桩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