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肃文康地区金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文县—康县地区的内生金矿床可分为两类,即兼有变质热液和岩浆热液参与成矿的混合热液型和韧性剪切带型。其典型代表分别为新关金矿和尚家沟金矿。通过对本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综合研究及典型矿例的分析,认为本区成矿条件良好,尤其是具有形成大型剪切带型金矿的广阔前景,找矿中应特别注意碳硅泥岩中韧性剪切带发育并伴有破碎蚀变及低温元素组合Au-As-Sb-Hg-Ag的浓集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五龙沟金矿田的区域幔枝构造特征、矿区幔枝构造特征、矿床幔枝构造特征及其成矿过程,进一步通过硫、铅、氢、氧、碳同位素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分析,认为矿田位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幔亚热柱东昆仑幔枝构造区,受五龙沟变质核杂岩构造的控制,变质核杂岩是幔枝构造活动晚期阶段在地表的表现形式,岩浆侵入以及南北向应力作用形成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北西向的韧脆性断裂系统。矿质来源为深部幔源,深切地幔的超岩石圈韧性断裂沟通了深部及地表,金银多金属矿源随岩浆沿北西向韧性断裂侵入而向地表运移,在构造扩容段成矿。超岩石圈韧性断裂其深部表现为韧性剪切变形,浅部表现为脆性断裂,金银多金属矿含矿热液在韧性剪切带与脆性断裂的构造转换部位成矿,受北西向的韧脆性断裂控制,主成矿时代为幔枝构造产物变质核杂岩构造活动的印支期,其余阶段为次要成矿阶段,不具备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额尔齐斯金矿带是我国阿尔泰地区一条重要的金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多拉纳萨依、赛都、阿克塔斯和科克萨依4处典型金矿床的对比研究,总结了带内金矿床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其成矿环境,认为在晚古生代造山带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壳幔混源成因的花岗岩类岩脉为金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韧性—脆韧性构造变形是成矿的必要条件,韧性剪切—岩浆耦合成矿作用是金矿床成矿的关键,控制着金矿体的形成与产出。  相似文献   

4.
德兴韧性剪切带是金山金矿田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渔塘金矿是金山金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地质勘查、岩芯编录、坑道编录对渔塘金矿进行综合分析及研究,发现渔塘金矿床赋存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系中,渔塘金矿的形成受推覆型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韧性剪切带是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由此推断渔塘金矿床成因为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  相似文献   

5.
吉家洼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是一个受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吉家洼金矿床的S、Pb同位素特征暗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并混入了部分太华群、熊耳群的物质成分;主成矿阶段石英的H-O同位素说明其成矿溶液具有以岩浆水为主并混入大气降水、变质水的特点;C-O同位素图解显示吉家洼金矿δ~(13)_(CPDB)应属地幔射气和岩浆来源,并受到低温蚀变的影响。在对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年代学资料,初步建立了吉家洼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以期对区内金矿勘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顺庭  龙灵利  王宁 《矿产勘查》2021,12(4):802-813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成因类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缘;(2)矿体呈上部陡倾、下部平缓的脉状分布,垂向延伸远大于水平延伸;(3)不同矿化类型在同一部位叠加出现;(4)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呈多源性。区域深大断裂和大规模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田的展布,次级的韧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床的产出,韧性剪切带是这类型金矿的主要控矿因素。具较高金背景值的古老绿岩带和韧性剪切带中的岩浆作用,是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中金的活化迁移是伴随着韧性剪切作用进行的。成矿流体的闪蒸作用和沸腾作用是金卸载和富集的重要机制。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成矿作用过程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此外,本文对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有效勘查手段进行了归纳,并展望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江南造山带为金多金属复合成矿带,其矿床成因备受关注。坑头金矿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缘,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性质存在较大争议。文章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及室内显微镜下观察以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坑头金矿近矿围岩和石英脉测试分析研究得出:坑头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的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变质热液。石英脉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形成于相对还原的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成矿流体有成矿后期遭到大气降水的加入。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坑头金矿床为造山型变质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8.
金山金矿田发现发展过程及其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山矿田的发现与发展经历了古采遗迹调查→石英脉评价→含金层间硅化破碎带追索找矿→含金糜棱岩带评价勘探四个阶段,是地质认识不断深化的找矿实践过程。随着对矿床成因的认识从变质热液石英脉型→斑岩铜矿"卫星"型→沉积变质改造层控型→韧性剪切带型的逐步深化,矿田构造的查明突破了"层控"和"一层矿"的认识,找矿思路朝"多层矿"方向转变。金矿构造成矿定位模式的建立打开了区域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
陕西石泉—旬阳地区是重要的金矿聚集带。文章以长沟和黄龙矿区为例,阐述了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矿区构造、赋矿围岩等控矿因素,探讨了云煌岩脉与成矿的关系,认为韧性剪切带是区内矿体的重要控矿条件。研究区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60~280℃之间,表明为低-中温成矿;富含金的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208±0.88)Ma,表明成矿时代为印支晚-燕山早期,该期的推覆剪切构造控制本区金矿形成。在上述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该区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东际金矿是闽北地区最大的金矿床之一,其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的研究对于闽北地区金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东际金矿的构造背景、地层岩性、构造特征、岩浆岩、热液蚀变等地质要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这些地质要素对金矿化的影响,将其成矿特征与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对比,对东际金矿的矿床成因进行了概述,认为东际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此外根据矿床成矿模式,对找矿方向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刘海鹏  王春永  张雪伟  李清 《矿产勘查》2022,13(9):1260-1268
河南省陕县申家窑金矿床是崤山地区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在对矿山深部及外围的勘查工作中新探获金金属量8595 kg,银金属量249 t。为了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对申家窑金矿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研究。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均一温度表现出3个明显的峰值区间,分别为150~160 ℃、250~270 ℃、310~320 ℃,对应成矿作用的3个阶段;流体盐度主要集中在(1~4)wt% NaCleqv、(6~12)wt% NaCleqv、(25~27)wt% NaCleqv,也表现出3阶段特征;流体密度多集中于0.725~0.975 g/cm3,成矿流体为富CO2的中低温低盐度成矿热液,属H2O-Na+(Ba2+、Cu2+、Sr2+、Zn2+)-CL-(SO42-)-CO2型流体;流体的δD值介于-93‰~-85‰,平均值-89.8‰,δ18O水值范围为0.05‰~2.6‰,平均值1.71‰;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0.36‰~5.93‰之间,平均值3.31‰,表现出较明显的塔式效应。综合以上认为,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与变质热液及古大气降水混合组成;硫同位素具有岩浆硫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该区隐伏的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厂矿田1 万多件地表岩石地球化学样品测量数据的统计并与区域地层矿化元素丰度值对比,发现了金属矿化元素在矿田范围内的正晕场和负晕场。根据2 种晕场的分布及成矿元素含量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推断矿床中锡、银主要来自深部岩浆源或基底地层;锌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泥盆系及上覆地层中元素的活化;铜、铅、锑等元素一部分来源于泥盆系及上覆地层,一部分来源于深部岩浆源或基底地层。稳定同位素及矿物流体包裹体成份特征显示,锡石- 硫化物型矿床的形成与泥盆纪海底喷流- 沉积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并受到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改造;夕卡岩型矿床及锑钨石英脉型矿床的成因主要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及相应的热液成矿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杨建鹏  孙磊  薛超  魏安军 《矿产勘查》2013,4(6):655-661
卡林型金矿床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Radtke A S和Dickson F W提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对其众多成矿特征已达成共识,但关于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机制、成矿物质(沉积岩、岩浆岩及深部幔源)、矿化流体来源(大气水成因、岩浆成因、变质成因或混合成因)、驱动力(古地热驱动、地下水流体重力驱动还是岩浆热液驱动等)及成矿期次(究竟是一次成矿还是多次成矿叠加)尚存在很多争议。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得出如下结论:金的来源具有深部幔源的特征;特定的地质构造活动(如预成矿期的区域深大断裂、沉积喷流作用,成矿期区域伸展背景下的高角度断层及挤压背景下的褶皱枢纽或剪切角砾岩带等);成矿物质和流体的多源性(成矿物质多次富集引起的多源性);成矿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控制性。  相似文献   

14.
淮北三铺地区是皖北重要的铁多金属矿产地,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主要分布在三铺岩体南北接触带,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捕虏体和层间裂隙中。为总结三铺地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探讨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在分析三铺地区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与三铺岩体有关的典型矿床中的矿石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硫具有岩浆来源与地层硫混合的多来源特征;矿石和岩体铅同位素具有低放射性铅特征和深源性的特点,矿石铅来源于岩体,铅的初始来源与下地壳或地幔有关。综合以上表明三铺地区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或地幔,且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岩浆活动除从下地壳或地幔带来成矿物质外,并驱使围岩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最后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富集成矿,从而形成铁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何兴华  顾尚义 《矿产勘查》2017,8(4):631-643
不同岩浆体系过程,钨分配特征不同,迁移沉淀和成矿机制表现也截然不同。热液型钨矿在时空和成因上,与花岗岩岩浆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W主要以钨酸(根)和碱性钨酸盐离子存在并迁移,后因流经理化条件(温度、盐度、pH值)骤变而沉淀成矿。分析4种典型钨矿床实例显示:(1)均与A型花岗岩体系有关,夕卡岩型和斑岩型钨矿与I型也有关;(2)成矿流体来源并无明显壳幔之分,均有大气饱和水参与,夕卡岩型钨矿可能有幔源流体加入,斑岩型和云英岩型钨矿成矿流体较复杂,受变质水影响较大;(3)石英脉型钨矿中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属中—中高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夕卡岩型、斑岩型及云英岩型钨矿中除富气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外,还含有钠盐、钾盐子晶包裹体,均属中高—高温、高盐度NaCl-H_2O-KCl±CO_2体系。  相似文献   

16.
陈可  刘忠法  邵拥军  刘清泉 《矿产勘查》2021,12(5):1152-1160
冬瓜山矿床是安徽铜陵矿集区内的大型铜(金)矿床,赋存于中—上石炭统黄龙组和船山组(C2+3)地层中,主矿体受地层、褶皱及层间滑脱带控制,呈层状产出.长期以来,人们对冬瓜山矿床的成因认识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对冬瓜山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围岩灰岩、砂岩及大理岩中Cu含量低,不具备提供...  相似文献   

17.
甲乌拉- 查干系次火山岩中低温热液脉状银- 铅- 锌- 铜矿田,本文旨在通过对其原生矿化分带特别是主成矿元素分布规律的研究,追索各成矿元素在空间上的富集位置,进而查明其热液蚀变中心和矿化空间,为预测寻找新的矿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苏云河钼矿位于西准噶尔西部,巴尔鲁克山西段,是近年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矿。矿区Ⅱ号岩体主要为灰—灰白色二长花岗斑岩及斑状二长花岗岩,发育较强钼铜矿化。岩体高硅,中等富碱,A/CNK=0.98~1.06,σ=1.39~2.18,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花岗岩,经过了较强烈的分异演化;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弱,Eu负异常较明显,相对富集Rb、Th、U、K等,亏损Ba、Sr、P、Ti等。岩体应源于新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晚石炭世俯冲相关的岛弧环境。结合前人研究,认为Ⅱ号岩体和Ⅰ号岩体源区相同(似),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其发育不同的成矿元素组合;Ⅱ号岩体的形成演化为区内斑岩型钼、铜矿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郑涛  李篡峰  刘云华  孙一茂 《矿产勘查》2021,12(5):1161-1167
湖南半边山金矿赋矿地层为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冷家溪群黄浒洞组(Qbh);受北东向与近南北向构造联合控制,两组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矿富集最有利部位;区域中酸性岩体为成矿提供热源和动力;围岩蚀变主要有褪色化、硅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可划分为两个成矿期、四个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