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太网业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属性就是带宽轮廓属性.根据带宽轮廓用户可以按需购买带宽,而供应商则可以根据带宽的使用情况来收费并且为在带宽轮廓内的业务帧提供性能保证,供应商还可以根据带宽轮廓来更加有效地规划网络资源.通过带宽轮廓,业务供应商在每个UNI上可以提供多种业务同时每种业务都具有它们自己的带宽轮廓.对带宽轮廓参数、带宽轮廓算法以及带宽轮廓的业务属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前“HFC+CMTS”的接入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广电宽带行业的主流接入平台,CMTS作为广电宽带网络的核心,其上下行的接入能力直接决定着广电运营商的业务竞争力。在近两年,为了提高业务竞争力,各广电运行商开始着手Docsis3.0CMTS设备的部署,设备部署完成后,将会使得CMTS的接入带宽出现成倍的增长,业务瓶颈将得到解决,基于Docsis3.0的高带宽业务也将得到全面的开展。因此,未来几年的业务模式必然为基于Docsis2.0的普通带宽业务和基于Docsis3.0的高带宽业务并存。因此在未来CMTS接入网络平台中,针对这两种业务,如何去动态分配或共享带宽,在流量拥塞并产生冲突时,如何为两种业务提供带宽保证并避免冲突,从而保证两种业务正常运行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则主要介绍了我们对CMTS动态带宽共享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在未来业务模式下,如何为两种业务提供带宽保证并避免冲突,从而保证两种业务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所谓国际带宽业务。是指国际电信运营商以带宽形式提供给跨国用户的端到端的带宽联接服务,其实现有SDH及PDH透明电路、ATM、帧中继及各种形式的VPN等。本从国际带宽业务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了国际带宽业务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力图让读对国际带宽市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李丹 《通信技术》2012,45(4):10-12
随着高清IPTV、在线游戏等业务的发展,用户对于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10G-EPON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的EPON系统一样,10G-EPON系统的动态带宽分配问题仍然十分关键。带宽分配方式的选择对于如何避免传输冲突,提高系统的带宽利用率且保障服务质量都非常重要。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改进型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重点确保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等级ONU之间的公平性,提高了上行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的带宽预测主要围绕聚合流量的问题,本文将IP网络承载业务分类,分析了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的特性及QoS需求,通过建立时延与缓存长度的映射关系,提出一种既满足业务流量的统计特性,又考虑不同业务的可容忍时延及丢失率的带宽预测及分配方法.这种预测及分配方法区分对待网络承载的业务,适用于细粒度的网络资源管理和流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HFC的DTV和IP业务动态带宽分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根  张有志 《中国有线电视》2005,(18):1795-1797
为了实时充分地利用数字电视业务下行传输中的剩余带宽来尽力而为地传输IP业务,探讨了有线电视网络下行传输中DTV和IP业务动态带宽分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级别和视频质量评估系统的带宽分配算法,同时给出了相关的结构图和公式.  相似文献   

7.
IP网可用带宽快速检测方法SSP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IP网中,可用带宽是最重要的网络资源,是网络传输性能的决定因素,可用带宽的实时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典型的端到端的可用带宽测量工具Pathload进行了研究,分析了Pathload工具检测算法的优点以及不足,提出了一种快速而精确的带宽测量方法--SSP,通过它可以快速检测到端到端路径的可用带宽值,为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支持QoS服务和多媒体实时业务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环网带宽共享的融合传输平台设计思路,主要包括客户业务分类和带宽测算、平台传输模式和带宽规划、平台可扩展性和未来扩容规划设计。通过融合传输技术和环网带宽共享,有效解决了传统传输网分散建设、模式单一、业务兼容性不强的问题,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和单位带宽产出。  相似文献   

9.
WCDMA网络基站传输电路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WCDMA的网络结构和接口要求,给出了3G业务中电路域业务、分组域业务和互联互通业务的预测模型,以及Node B Iub接口带宽计算公式,通过WCDMA网络Node B上行Iub接口带宽的需求分析,对WCDMA网络传输所需要的总的E1电路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黎洪松 《电信科学》1996,12(9):9-14
本文论述多媒体通信网络的带宽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带宽与质量问题,复杂度问题,多媒体业务与带宽容量匹配,音频业务,静止图像业务和视频业务等。  相似文献   

11.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支持分组业务是发展趋势,而提供分组业务要求合理地规划网络的接口传输带宽,规划一般都根据用户的平均带宽需求来进行,并且做出一定比例的带宽预留.本文针对泊松业务源,从概率分析的角度来解释业务总量超过分配带宽的概率与带宽预留比例之间的关系,为如何得到适当的带宽预留比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分配EPON上行信道带宽,提出一种能够区分服务等级的固定周期轮询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将光网络单元(ONU)的业务分为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的业务等级动态分配上行带宽,有效保证整个EPON网络的QoS以及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EPON系统上行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克服算法产生的idle time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数据业务未在核心网侧部署区分业务的带宽分配策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GSN的面向业务的带宽分配方法。该方法利用分形布朗运动模型和G/D/1(n)排队模型分析不同业务的带宽需求,并结合GGSN设备功能及带宽资源情况,实现了面向业务的移动数据业务带宽分配。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并保障高价值业务的带宽需求。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自适应实时轮询业务带宽分配机制:SS依据当前带宽需求和以往的实际分配带宽,对实时业务数据包所需求的确切带宽进行预测并调度.给出了数学分析模型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带宽分配机制相比,该自适应的带宽分配算法能更好地改善系统性能,提高吞吐量,减少时延,减少缓冲区需求.  相似文献   

15.
彭洁  杨传厚 《通信学报》1999,20(12):38-42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于混合业务类型、非均匀业务流两步长VP动态带宽管理策略,分析了带宽管理策略的带宽利用率、连接阻塞概率和带宽分配处理负载。对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并与固定步长动态带宽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提出和设计了EPON和WLAN融合网络架构下两种上行链路调度算法:集中式带宽分配和分布式带宽分配,对它们的优缺点做了详细分析.理论和仿真实验表明,与集中式带宽分配相比较,分布式带宽分配算法能使融合网络高效运行,可以很好地支持各种业务的QoS,提高了系统吞吐量,降低了各业务的时延.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双漏桶模型的业务流量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统计网络演算理论的带宽需求研究方案。该方案利用统计网络演算在分析业务时延性能方面的优势,由时延与带宽的关系建立出双漏桶模型业务流带宽需求的统计模型,对业务带宽需求进行了研究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对网络合理分配带宽资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型互联网业务迅速发展。使网络流量急剧增长,推动了对光通信容量的需求。同时,新型的互联网应用对带宽的需求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两方面因素驱动光网络朝着灵活、动态、高效的方向发展。可变带宽光网络可以在收发端根据传输距离、链路质量、业务需求动态调整传输速率、调制格式以匹配网络实际需求,提高了网络灵活性和网络生存性。可变带宽光网络关键技术包括可变带宽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可变带宽收发机技术、可变带宽的电层技术和可变带宽管控层技术。  相似文献   

19.
RPR业务的带宽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分组环(RPR)是基于高度的伸缩弹性的高效的包交换光纤环网技术。RPR的业务带宽管理有很多方式和算法,文章从RPR网络管理软件的角度,阐述了RPR单节点预留带宽和全环业务带宽预留的机制,配合网络管理软件在分配全环各类业务时进行各类带宽限制,达到高优先级业务得到有效无拥塞的传输,低优先级的业务根据协议标准进行公平算法,来分配各自的带宽。文章从网络管理实现的角度,介绍对带宽进行管理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逊  胡成 《中国有线电视》2011,(11):1244-1247
对达县分公司广电城域网现有业务和防火墙QoS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部分客户反映的网速不理想除了总出口带宽有限之外,总带宽没有充分利用是主要因素。结合智能流控技术中的分层CAR和动态CAR两个关键技术,在不增加任何硬件成本和出口带宽的前提下,提出了对现有业务IP规划和防火墙QoS优化配置,实现不同业务出口终端带宽相对公平分配,解决了带宽资源闲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