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运作、建设目标和建设结果影响3个角度出发构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灰色性,采用灰色聚类法构建其绩效评价模型,依据评价模型所得聚类系数进行绩效聚类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中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BIM-RFI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运用Stakelberg两阶段博弈模型讨论集中和分散两种定价决策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设计合作博弈利润激励协同定价机制,并通过数值仿真比较不同定价策略和信息共享程度下供应链的利润差异,期望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润协调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装配式建筑以节能、高效的生产方式成为了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绿色供应链作为一种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模式,为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实施路径。通过对现有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分析,并从绿色供应链的运行原理出发,融入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理论,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模型,并从计划层、运营层、支持层三个层次来阐述模型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为装配式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借助供应链的协同整合思想,建立了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供应链模型,并提出了提高装配式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9,(20)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重点聚焦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而这两者在发展的方向上呈现出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趋势,本文就两者之间实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机理与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以后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协同发展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建筑作为近几年建筑行业致力于发展的方向,具有技术的复杂性特点,其风险因素与现浇建筑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好的理解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对其进行风险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文献研究法,致力于企业供应链的基础之上,按照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顺序,从细节出发,分析风险因素,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装配式建筑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信息协同的角度,对装配式建筑参与主体与信息流进行归纳;在契合性分析的前提下,构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信息协同平台模型;并在其实施的各阶段对此平台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8.
采购企业对预制构件供应商准确合理的评价是装配式项目顺利运营的关键。从特有指标、传统指标、前瞻性指标三个角度建立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访谈优化,提升指标的实用性和全面性,最终得到一套操作性和适应性强的预制构件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方众多,任一环节的风险因素都会对供应链的整体运行造成影响。基于文献研究,考虑装配式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存在的风险,确定20个风险因素,构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挑选出的样本项目进行整体评价。将12个项目的评分作为样本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风险评价模型,对样本进行训练和检验,证明该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基于研究结论,针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供应链相关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交易成本构成及形成机理,建立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交易成本模型,并从交易次数、激励机制两因素对模型进行分析。实现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交易成本量化,为总承包商进行装配式建筑交易成本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建材》2017,(2):209-210
成员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是保障建筑供应链有效运行的基础,而信息共享是各成员企业协同合作的基础。通过研究建筑供应链管理的信息交互共享在内部协同供应链阶段、外部协同供应链阶段以及供应链战略联盟供应链协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基于信息协同的建筑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绿色供应链全寿命周期角度构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结构模型,并建立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进行全寿命分析,应用层次聚类-TOPSIS 综合评价模型评价识别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的关键节点问题,为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针对装配式绿色供应链关键环节运作问题提出建议,实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全寿命周期绿色可持续管理,促进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面临着巨大风险,而供应链在应对风险时能否及时复原取决于韧性水平的高低。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确定 18 个影响韧性的重要因素,构建 DEMATEL-ISM 综合模型,运用 Matlab 工具进行数理计算,以探讨各因素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程度和影响力大小,并将因素进行层次划分,识别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模型运算结果表明,提高信息共享程度能够有效弥补恶劣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定韧性提高决策时应重点关注采购、运输和装配环节;增进设计、制造和运输环节间的联系交流能够增强供应链韧性;注重员工因素可以显著促进供应链韧性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稳定运作和效率提升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资源及时有效的供给是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及缩短建设工期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装配式建筑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所需资源量将呈爆发式增长,对供应链运行提出考验.采用区域经济辐射理论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发展进行探究,为供应链的发展运行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16.
为促进BIM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本文对BIM协同设计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基于BIM技术IDM(Information Delivery Management)要求建立PCP协同设计概念模型,确定不同设计阶段BIM模型精度,利用参数化设计工具Dynamo和Structural Precast for Revit对装配式建筑进行预制构件拆分、钢筋配置、结构分析,通过实例验证基于BIM的建筑协同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装配式建筑监管指标初探》一文中,建立了一套针对各地区政策达成情况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监管指标体系。但是,上述装配式建筑监管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尚未得到验证。为此采用独立性、全面性、简约性、科学性、层次性等5个评判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有效性评判矩阵,并代入专家打分数据,最后得出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实现了该套装配式监管指标体系有效性的评判。  相似文献   

18.
李祯 《砖瓦》2023,(6):127-129+132
建筑行业当前管理协同水平较低,已经成为限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开展对项目管理协同相关内容的研究,依托某装配式建筑项目,识别对管理协同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与权重分配、协同度评价,构建EPC模式下的项目管理协同模型;通过该模型的应用,明确该项目在采购阶段和策划阶段的管理协同程度最低,其他阶段的管理协同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提出了提升协同度管理的措施,对提升该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协同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参与方众多,难以提升风险管控水平的问题,基于文献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提炼出22项风险影响指标,建立装配式建筑供应链风险影响指标体系。构建AHP-DEMATEL组合模型,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关联性,弱化单一模型权重结果的片面性问题。再运用ISM模型可以层次化展现影响因素结构关系的优势,使结合而成的AHP-DEMATEL-ISM模型对供应链风险根本因素的探究更加准确清晰。结果表明,现场管理人员水平与信息对称程度是影响装配式建筑风险的关键因素,为其供应链的实际决策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绿色贡献评价指标衡量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各方行为活动的环境影响,结合风险承担和资源投入因素,构建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装配式建筑绿色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利益分配机制能更准确地反映参与方的真实贡献,改善了利益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