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却水系统变流量的全年工况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变流量时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首先以冷却变频水泵调速引起冷水机组和水泵系统的全年节能量的变化为优化目标函数,分析了变流量时不同控制方式对水泵和机组能耗的影响。而后建立了冷却水变流量时系统的节能优化模型,并应用实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不同控制方式下冷却水系统全年以及不同负荷率工况下的运行能耗,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最优化的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水系统采用变流量是可行的,系统综合节能效果显著;定温差+最小压差控制是相对节能的变流量控制方式,同定流量控制比较,系统全年节能率为6.07%。  相似文献   

2.
结合重庆市某教学楼集中空调冷却水系统改造工程,基于空调负荷变化特性,分析了变流量对冷水机组和变频冷却水泵能耗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变流量控制方式的综合节能率.结果表明,变流量控制方式是影响冷却水变流量节能效果的关键可控要素,采用37℃冷凝器出水温度控制的综合节能率达25.3%.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综合建筑能耗模拟软件IESVE,对建筑物理、 冷热源系统、 末端空调系统能耗进行仿真模拟,对比不同控制策略下冷水机组与冷却水系统的能耗,并由此得出结论:从节能的角度看,冷却水泵变频控制控制带来的节能收益大于损失.然而冷凝水流量减少会带来冷却塔性能衰减,导致冷却塔的最小流量限制,冷却水变频控制的节能潜力也受到了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开展压缩空气泡沫管网输送实验,研究泡沫流量、气液比、泡沫种类对输送管路压力变化的影响规律及摩擦阻力损失。实验结果表明,压力及压力损失随泡沫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压力随气液比增大而减小,不同流量下,压力损失随气液比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1%A类泡沫输送管道摩阻损失较3%AFFF大。研究可为压缩空气泡沫管网输送理论计算提供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5):146-147
在直径为40 mm、倾斜角为20°的管道内,以空气、水为试验介质,利用高速摄影仪和数据采集仪对上倾管道充气排液过程气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跟随气泡和领先气泡速度比与气泡距离的关系,对比不同入口气体流速下管道内部压力、流量、气泡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充气排液过程分为4个阶段,气体侵入和气液喷发阶段是气液混合物产生阶段,此阶段上倾管内流型以段塞流为主。管道底部压力和出口流量随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排空时间随气体流速的增大而减小。气体侵入过程气泡呈合并趋势,入口气速越大气泡越长,形状越不规则,领先气泡的速度和液体速度呈线性关系。Hout公式与本文中拟合公式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水系统变流量运行可以减少输配能耗,地源热泵地源侧变流量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与冷却水系统有着相似之处。冷却水变流量运行的节能效果与冷却水泵的能耗比例相关,比例越大节能效果越显著,而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地源侧管路复杂多变且管程较长,地源水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总阻力比冷却水的总阻力大,循环水泵的功率也相对较大,研究地源水的变流量技术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冷却水泵变流量运行需考虑空调负荷分布与室外湿球温度分布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冷却水变流量运行对冷却水泵和冷水机组能耗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下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直接利用室外湿球温度控制冷却水系统定变流量运行的控制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地铁站冷却塔设置难题,提出了一种采用低速电机驱动旋转布水装置的间接蒸发冷却器,在两种布置方式下,对其换热性能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运用正交实验法对较优布置方式下影响换热器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布置方式下,喷嘴与蒸发冷却器的间距、两组换热管束间距均存在最佳值,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优于单侧旋转布水;换热器平行气流布置且喷嘴双侧旋转布水为较优布置方式,此时,换热器换热量随喷水量、转速、空气速度、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增加以及喷水温度、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中,冷却水进口温度对换热器换热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因素对其换热的影响从主到次顺序为:喷水量、空气温度、空气速度、喷水温度、转速、冷却水流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瞬态仿真软件Trnsys建立简化的电子厂房自然供冷空调系统模型,以全局系统能耗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空调冷却水系统动态流量分配策略。最后,与固定流量控制策略进行对比,验证了基于系统能耗的冷却水动态流量分配策略的节能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某大楼空调水系统节能设计与优化,分析对比经验值估算管道内径、计算管路阻力和选配系统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的缺陷。针对空调水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多台相同水泵并联运行时水泵负荷调节性差的弊端,提出了附加小泵的节能优化措施并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案的运行特点和能耗状况。  相似文献   

11.
对浸没燃烧建立冷态实验系统,用空气代替烟气、空气管压力代替燃烧室压力,研究了浸没燃烧室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与浸没深度、空气流量、鼓泡孔直径、鼓泡孔分布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拟合出燃烧室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的数学模型,并在热态实验工况下对模型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冷态实验表明,不同浸没深度下的空气管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随空气流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极限幅度随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变大,最小极限幅度(负值)随空气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空气流量下,空气管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随浸没深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大极限幅度随浸没深度的增加明显降低,最小极限幅度随浸没深度的增加明显变大。浸没深度一定时,最大极限幅度随鼓泡管直径的增加而变大,最小极限幅度随鼓泡管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的空气流量下,最大极限幅度随鼓泡充满度的增加而减小,最小极限幅度随鼓泡充满度的增加而变大。建立的燃烧室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的数学模型准确度高,可反映相对压力波动极限幅度与各相关变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市雨水管渠水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传统推理公式法应用于城市雨水管渠设计流量计算的两种形式——面积叠加法和流量叠加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两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及区别。结果表明,相同设计条件下,应用流量叠加法计算所得管渠设计流量比面积叠加法计算所得值大,两者差值随设计暴雨重现期P、折减系数m的增大而增大,但随地面集水时间t1的增大而减小;两种计算方法的设计流量增长率x随P、t1的增大而减小,随m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水输配形式、水泵配置和运行方式等对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能效的影响,通过建立水泵能耗模型,找到了取水高差与取水泵能耗的关系,并结合系统能效的限定值,提出地表水水源热泵临界取水高差的概念及计算分析方法。基于对取水水泵功率随流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并结合实例,研究了取水水泵一、二级两种配置方式的确定依据。综合分析流量对机组和冷却水泵的能耗的影响,对比了定、变流量运行下的能效,以系统整体能效最佳为目标,得到了研究实例中取水泵的节能运行方式。研究表明,与常规系统相比,水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的实现,存在临界取水高差的应用限制;而且由于机组、水泵所占系统能耗比重的差异,运行方式应依据优化模型而确定。  相似文献   

14.
杨世忠  邢丽娟 《建筑科学》2015,31(2):103-108
冷却水系统是集中式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的潜力较大。冷却水系统的节能主要通过冷却塔风机调速和冷却水泵调速来改变冷却塔出水温度和冷却水流量,以满足空调负荷的要求。不同的冷却塔出水温度和冷却水流量都对冷水机组的能耗造成影响,所以需考虑冷却水系统的综合节能效果。本文对冷水机组功耗和冷却塔换热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建立冷却水系统各部分的关联。以冷却塔出水温度和冷水机组出水温度为优化控制变量,在各设备能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冷却水系统能耗优化模型,实现冷却水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通过与冷却水定流量控制实验比较,验证了能耗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方法可行,系统综合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某厂冷却水系统变频的控制策略,并结合实测分析了该控制策略下冷却水系统的能耗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大型厂房制冷站冷却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策略的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空调系统各部分的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函数,选取冷却水流量率和冷水出口温度为优化参数,建立了某宾馆空调系统的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计算出空调系统不同负荷率时,冷却水流量率和冷水出口温度的最优运行值.优化结果表明:当这两个参数控制在最佳值运行时,空调系统的总功率比额定功率明显下降25.5%到38.3%不等,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传统并联供水方式各分区供水规模较小、无法实现压力层级利用等局限性,对串联叠压供水方式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从设计秒流量、配泵轴功率、叠压节能角度对供水方式的节能原因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工程案例,利用数解法计算两种供水方式的全天累计能耗并对比,结果表明该案例下串联叠压供水方式相较传统并联供水方式节能率为5.75%,从节能角度为高层住宅供水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上海某大空间工业建筑,运用EnergyPlus模拟软件,对两种不同送风方式下的空调系统建立模型。对比分析实测获得的空调系统能耗与相同室外气象参数和室内空气参数条件下的空调系统模拟能耗,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对两种送风方式下的空调系统进行了全年能耗的模拟比较,结果显示:整个夏季采用柱状下送风的空调系统能耗较喷口上侧送风节能20.2%,整个冬季柱状下送风较喷口上侧送风节能66.2%,全年柱状下送风较喷口送风节能27.3%。这为降低我国大空间工业建筑的空调系统能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下工程复杂的环境特点,对某地下工程通风空调系统在变冷却水量和变风量下运用简单差值控制和模糊控制进行仿真对比,使用TRNSYS和Matlab控制模块实现对系统的控制。通过对夏季典型月份的模拟仿真,得出该系统在两种控制方式下各部件能耗和单日能耗变化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的节能效果比简单差值控制好,不同控制策略下仅对被控的耗能部件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对系统中其他耗能部件无明显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城镇供热直埋保温塑料管道PE-RTⅡ和钢管道的保温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发现,两种材质管道的单位长度热损失和单位长度温度降随管径的增大呈增大趋势;相同管径和水温的条件下,钢管的单位长度热损失和温降均大于塑料管,随着管径的增大,热损失和温降的增加幅度也在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