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空间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习总书记多次指出,城市建设要避免“千城一面”,因此在编制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将特色空间环境的营造作为最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筑更具特色、舒适的城乡人居环境.以临沧市国土空间规划为例,从研究城市风貌和城市特色入手,重点分...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生态人居系统及生态人居建设理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昆明市白沙河片区的区位优势以及生态人居在白沙河片区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导致居住区迅速扩张,大量的老旧社区给城市更新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其环境无序、空间拥挤、设施落后、管理混乱等问题亟待改变.以昆明篆新片区老旧居民小区为例,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下剖析问题并提出更新策略,以期为老旧社区环境提升改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浪潮中,由于滨湖地区具有高品质景观环境,许多城市将发展重点聚焦于滨湖地区.目前滨湖地区的发展面临功能、交通和景观风貌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湖体距离不等的3类空间相对应.通过研究保护湖体生态环境的空间要求,以及滨湖地区不同圈层的不同特征,将滨湖地区的空间划分为临湖层、近湖层和腹地层等3个层次.临湖层的空间尺度依据保持生态多样性的要求确定,重点应控制景观建设、活动体验和慢行交通等3个方面;近湖层是依据舒适步行至湖体的空间距离而设定,是滨湖地区必须重点控制的建设区域,应注重植入公共性和公益性功能、组织人车分行系统和控制总体风貌;腹地层是受湖体影响最小的区域,重点在于通过延伸景观界面和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腹地区域的价值.滨湖地区3层空间的控制方法不仅在保护湖体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滨湖地区整体价值的提升、总体风貌的控制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老城区更新改造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老城区在居住环境、景观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城市双修理念为切入点,提出完善功能格局、修复生态格局和塑造风貌格局3条优化策略。并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南门河城市双修实践探索为例进行论证,结合南门河片区的现状条件,提出功能置换升级、设施提质增量、生态补水织绿、空间风貌延展4条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场所即人居环境逐渐被重视起来。近些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大城市出现很多的城市问题,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为了解决问题,经大量探索研究,得到最普遍的方法是建立人居环境相关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人居环境的建设方法。本文探讨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方法,并以上海市江湾镇社区人居环境建设实践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社区居民对江湾镇社区人居环境的满意度情况,并针对现状提出一定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铁路运输逐渐没落,废弃铁路引发了一系列自然环境、城市风貌、社会经济等问题。滇缅铁路作为古老的米轨客运火车,在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很多穿梭于城市与郊野之间的铁路逐渐被废弃。文章通过对滇缅铁路昆石米轨段中具有城市生活气息的麻园站至小菜园站沿线景观现状进行调研,梳理城市居民的活动内容、场地构成要素及现状问题,并提出一定的设计策略,使废弃铁路更好地服务城市居民,展现历史空间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能对社会经
济发展产生正效应,对居民体验与生态环境
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梳理相关
研究现状,利用熵权法与地理探测器,对辽
宁省14市20 08—2017年的城市宜居性进行
评价,得出以下结果。一、时间变化。辽宁省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于2011年和2016年出现峰值,分别为8.82和
8.48,阶段性特征显著。二、空间分布。辽宁
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空间差异显著,具体
表现为以沈阳、大连为主的优质人居环境区
和以朝阳、阜新与丹东为代表的欠发达人居
环境区,具有较强的西北—东南方向性特征
以及非均衡变动特征。三、系统分异。辽宁
省城市人居环境五大系统变化差异较大,社
会系统变化幅度最大,其他系统较小;人口
系统和居住系统得分较低,其他系统得分较
高。四、影响因素。对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宜
居度影响最大的系统依次是支撑系统和社会
系统。支撑系统中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社会系统中,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在提出城市零散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对构成城市零散空间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界定,以昆明市零散空间为例,从其所处环境、要素、主要用途和使用者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从而营造更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2.
13.
蔡文婷 《建设科技(建设部)》2015,(11)
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园林绿化发展所处的新形势,以及园林绿化对营建美好人居环境主要作用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园林绿化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发展策略,以促进园林绿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16.
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市发展逐步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提质的新时代."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等国家重点工作都是以治理"城市病"为切入点的城市更新手段.试点城市建设方法大多采用了"顶层专项规划+片区系统方案+重点工程建设"的方案路径,其中"片区"作为更新路径的腰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以片区为单元的组团...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环境营造作为社区治理创新的突破口,以社区治理的社会环境培育为目标,提出行动导向的社区环境营造推进模式。这是一个在支持方与中间方的引导与推动下,随着主体公众参与程度的逐渐提升,最终实现社区自组织机制以及可持续的社区环境营造过程。在该模式的指导下,研究团队在北京大栅栏片区进行了实践探索,从中总结并明确了推进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性工作,为中国社区环境营造和更广泛的治理创新提供可借鉴路径。 相似文献
18.
19.
20.
以“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思考、通过对住宅小区人居环境概念的探讨分析了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对居民的的影响,分析了当今住宅小区发展建设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住宅小区人居环境的营造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