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是“八五”攻关课题“高浓度有机有害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85-908-06)的“焦化废水综合治理技术与工艺”专题(85-908-06-03)的子专题.焦化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危害很大.通过小试证明采用蒸氨预处理加厌氧-缺氧-好氧(A_1-A_2-O)生物处理工艺是处理焦化废水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在小试基础上,以邢钢焦化厂废水处理车间为依托工程,对传统焦化废水活性污泥吸附再生系统进行A_1-A_2-O工艺工程改造,同时进行生产性试验,得到以下结果: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6亿顶峰时,水资源缺口将由现在的400亿立方米扩大到4000亿立方米。水危机将是21世纪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制约因素,高效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则是摆脱水危机的战略选择。而实施节水喷灌、滴灌又是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措施。 一、节水喷灌系统的数学模型 农业灌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效的灌溉依赖于土壤含水量、土壤蓄水力和农作物的生长阶段等各方面信息,但灌溉的均匀性显然是有效灌溉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假设喷灌系统的每个喷头的有效灌溉区域都…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针对低温条件下AAO工艺运行效率减慢,生物活性降低的问题,以商丘污水处理厂为例,基于污水处理工艺模拟软件-Sumo对该污水处理厂1月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该温度和进水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加以优化.研究表明,通过灵敏度分析和参数的修正,工艺模拟软件可较好的模拟低温条件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随着混合液回流比从50%提升至400%,污水处理厂的脱氮效果有所增强,除磷效果有所减弱,而COD的去除效率变化不大.好氧段的最佳DO浓度为1.95 g O2/m3.当DO浓度大于1.95 g O2/m3时,随着溶解氧的增加,TN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而NH3-N、COD、TP的去除效果则基本不变.以混合液回流比为300%,DO浓度为1.95g O2/m3作为优化后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条件,可知优化后出水TN有明显降低,出水TP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10.
脱木素-缺氧-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造纸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脱木素 -缺氧 -好氧生物膜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其中的脱木素工艺可有效地将黑液中碱木素脱稳析出 ,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当废水 pH =5 ,绝干纤维污泥与废水COD质量之比为 1 1,硫酸铝投加量为 16 0mg/L时 ,COD去除率大于 6 3%。缺氧水解单元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质 ,并将难生化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当缺氧水解单元进水COD为 2 2 0 0mg/L,容积负荷为 1 76kgCOD/ (m3·d) ,好氧接触氧化单元容积负荷为 1 11kgBOD/ (m3·d)时 ,出水COD <4 0 0mg/L ,BOD <30mg/L。 相似文献
11.
适用于河流治理的地面廊道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面廊道污水处理系统类似于人工湿地技术,其优点在于该系统应用于污染河流的治理时,对河流地形适应性非常强;另外系统四周不透水的墙体结构使整个廊道起着氧化塘的作用,并且沿坡降由好氧塘逐渐过渡到厌氧塘。本文重点介绍该处理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廊道的选址.水生植物的选择.廊道最佳长度及运行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潜流湿地结构特征和技术特点,借鉴A/O工艺污水净化原理,进行结构优化,构建改进型潜流湿地系统,并对其净化农村生活污水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探讨基质层优化配置、多级湿地单元优化组合等条件对水质净化强化效果,同时考察水温对湿地系统净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0.1 m3/(m2·d),CODCr、NH4+-N、TN和TP污染负荷分别为13.9、2.48、3.74和0.28 g/(m2·d)条件下,人工湿地系统对上述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到72.76%、76.29%、59.34%和89.39%,出水基本可满足DB 11/307-2013《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新建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排入地表水体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B标准(CODCr≤40mg/L、TN≤15 mg/L、NH4+-N≤5(8)mg/L及TP≤0.4 mg/L)。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制的SBR反应器,在厌-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采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的调控方法培养好氧颗粒污泥。针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选取影响好氧颗粒污泥成粒的进水COD、进水C/N比、厌氧时长、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量5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其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度,找到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最优培养条件。实验证明: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影响颗粒化率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进水COD—沉降时间—厌氧时长—进水C/N比—曝气量—水力停留时间。最优培养条件是进水COD为600~1 300 mg/L,沉降时间为10 m in,厌氧时长为30 m in,进水C/N为10∶1,曝气量为0.2 m3/h,水力停留时间为270 m in,此条件下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到96%和83%。 相似文献
14.
大中城市供水系统都是采用联合管网供水。供水企业的大量电能主要消耗在水泵电机的运行上。根据联合管网供水系统供水量及供水压力的要求 ,从泵站机组节电运行的角度出发 ,建立了供水泵站的数学模型 ;根据实测数据拟合出非线性回归方程 ;用非线性规划导出在满足供水量的前提下总能耗为最小的机组优化组合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生活污水的厌氧-好氧处理(工艺组合)和高效菌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化装置,并结合高效菌种处理生活污水,既明显提高了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又适合分散处理,达到废水资源化目的. 相似文献
20.
SBR法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BR法处理制药废水。当进水CODCr为 2 4 0~ 110 0mg/L ,NH3-N为 14~ 55mg/L时 ,出水CODCr≤ 10 0mg/L ,NH3-N≤ 15mg/L ;CODCr的去除率 >90 % ,NH3-N的去除率 >70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