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7年以来,以能力为导向成为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基本方针,政府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催生了中小学设计理念的更新。本文在梳理新加坡教育体系和改革背景的基础上,对直接由新型教育实践引发的若干类型的校园空间更新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单班制改革下的校园容量扩充、"少教多学"引导的教学空间重构、信息和通信技术计划推动下的设计创新,其后在空间组合和空间设计两条脉络上,结合实例阐述新加坡中小学校的设计理念更新。  相似文献   

2.
王丽梅  周超 《山西建筑》2014,(18):25-26
以同济大学校园主入口空间的更新设计为例,结合大学校园入口空间的环境设计现状,指出其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更新设计的对策,为新校园入口空间建设及老校园入口空间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兴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小学校园在校园容量、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等方面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文章以南京市竹山小学校园更新规划为例,结合教育发展实际需求、空间模式多样性、校园当前建设现状,对校园进行更新设计。通过对校园整体的优化调整和教学空间及配套设施的优化设计,对当今小学校园的更新设计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王沐 《当代建筑》2021,(9):136-140
本文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校区内的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保护更新和博物馆项目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以复原梁思成先生设计的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作为博物馆主体,以历史校区空间融合、恢复极具人文史学价值的组成要素,来进行校园更新和核心文物区保护.本项目是结合校园风貌的可持续更新发展的实例,既保护了校园风貌和文物保护核心区,又为校园更新了基础设施,为文物保护区更新了空间和展陈设施,同时也更为直观地融入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5.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党校校园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方法,为新式党校的校园建设提供设计方向。以广州市海珠区党校项目为例,剖析党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新要求;并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当下党校教育理念与教学特点,分析出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红色校园、生态校园、人本校园、信息校园"的设计理念;结合岭南园林的布局手法,意欲打造出空间合理、环境怡人的新式党校。  相似文献   

6.
蒋延钰 《四川建筑》2009,39(3):30-32,35
以现代高校物质空间环境为研究基础,以其中的开放性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分析它的概念与发展的脉络;运用相关的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结合建筑学范畴内的创作设计原理,试图对高校学生交往活动发生的场所——校园开放性空间的创作方法作出一定的分析,力图对我国新时期的校园整体规划、开放性交往空间模式的完善与更新赋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绍兴文理学院的改扩建是绍兴市一项重点工程,牵动着周边经济文化的发展.河西中心区更新项目作为学院升级为"绍兴大学"过程中的首个项目,承载着奠定整个校园风貌基调的重要责任.设计"以礼塑形,以乐修性"为主要设计逻辑,从现状出发,结合当地特色,采用修补现状肌理、融入当地文化、运用恰当技术、加入精神空间等手段,又快又好地完成了目标.希望本项目的设计过程可以为日后老校园的更新提供一些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8.
校园是兼具使用功能与人文精神的生活场所,随着社会认知的进步及教学模式的现代化,需要大量建筑师参与到校园建筑更新的实践当中,整体设计观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能够在校园更新实践中通过建筑、地景与规划三位一体的综合设计,建立起人与环境、新旧建筑、空间实体与文脉之间的关联性。本文以宁化城东中学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整体设计观在校园建筑更新与空间整合中的运用,试图为当下类似的建筑实践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了解廊空间的设计策略,论文围绕廊空间在校园空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校园空间动态整体规划策略、空间形态和空间组合策略等角度入手,借助图文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对廊空间在校园空间改造更新中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总结了廊空间设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针对城市微更新的实际需求,结合街景数据和新分析技术提出了面向人本尺度的街道空间品质测度操作框架。研究以上海杨浦区和虹口区为案例,基于街景图像数据,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街道空间要素进行提取,进而使用神经网络算法训练评价模型,构建大规模且精细度高的街道场所品质测度。与此同时,通过叠加sDNA的空间网络可达性分析结果,建立以"品质评价"与"可达性分析"为维度的评价矩阵,找出分析区域中"具有更新潜力的街道",为城市微更新提供精细化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苏笑悦 《华中建筑》2020,38(7):44-48
中小学校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校园空间与之适应。然而目前中、小学校设计中校园空间单一均质化的问题普遍存在,该文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优秀中小学多元化校园空间设计案例,并结合笔者的相关实践,尝试提出多元化校园空间的设计策略。包括根据年级或学部的不同,将整个校园划分为若干个特色教学聚落,再通过形式多样的"共享资源平台"将各聚落的学生联系在一起,以鼓励跨聚落交流,做到有分有合。为未来中小学多元化的校园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袁朝晖  胡飞  王霞 《华中建筑》2020,38(7):69-72
湖南大学,从儒家文化到近现代多元流派时期,再到当代全球化时期,历经千年发展,校园空间演变一脉相承。该文从校园三个发展阶段的空间结构出发,用"历时性"和"共时性"方法研究校园文脉传承和空间演变,提出整体论及多元化视角下的异质融合和同构置换的建构策略。将校园演变模式放大到城市空间层面,旨在为城市协同演化与更新,提供一个历史视角的参考和未来设计导向。  相似文献   

13.
该文旨在建立场所理论视角下典型校园空间的更新方法,探索校园景观空间的优化策略。通过对校园景观空间研究进展的梳理分析,确立场所营造介入校园景观空间设计的可能性和积极影响;通过对场所理论概念的阐述,以场所空间和场所行为为切入点,分析校园景观中的环境特性。从文化、活动、自然特性方面构建场所理论介入中学校园景观空间更新优化的设计方法,并以唐河县文峰中学为例,提出基于场所理论的校园景观更新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环境质量的方式促进校园场所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校园空间是城市空间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来说,校园空间也是学生群体最熟悉的生活环境之一。在文章中,笔者引入了"城市更新"的概念,以聊城大学东校区南门片区为例。以生态修复为主线,以空间修补为理念,从城市角度对建筑群进行修复,优化校园绿化。通过规划道路体系、设计站点、更新交流空间以及置入水上空间等策略来修复校园空间,探讨城市中高校空间修复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坚 《城市建筑》2024,(1):185-189
随着城镇化进入后半程,古城更新面临多重挑战,对建筑设计的空间构建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研究结合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的设计实践,梳理在古城更新中基于“空间-文化”双重体验的设计策略,并展开IPA重要绩效分析,展示多元使用主体在“建筑-城市”与“空间-文化”两个层面的满意度、重要性评价特征。研究覆盖设计策略与使用后评价反馈,对“空间-文化”设计策略进行反馈与思考,为城市有机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党校作为一类特殊的教育空间,其学员类型、功能要求、校园氛围均与普通高校有一定的区别.本文结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改扩建项目,从规划布局、地域文脉、景观环境等方面,深入分析解决校园更新规划中的难点问题,为党校有机更新、可持续发展提供设计思路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典型滨水锈带的形成及其面临的除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滨水锈带更新的双重内涵,即结合滨水特色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理念下的滨水空间修补.在此概念框架下,从评价体系、范围界定、再生手段、景观提升四个层面探讨滨水锈带的更新方法,包括滨水区更新导向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遗产区+影响区"的更新范围界定、结合生态修复的空间再生手法、工业景观与水景融合设计,旨在为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应对锈带危机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武汉大学(早期)校园空间轴线设计的探讨,总结校园空间轴线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而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简称郑州航院)的空间轴线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其特点,最后提出其空间轴线设计的一些修改建议,为校园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革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正在经历时代更新的考验,校园空间的功能体现与感知也因此日渐重要,校园空间在满足生活与学习功能的同时,也在向生态化、景观化靠拢,因此校园空间的更新与优化问题日益重要。空间中的不同要素与空间特征共同影响着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与眼动行为。通过主观感受评价的调查问卷与眼球跟踪技术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地探究校园空间中空间高差特征及其内部元素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为信息时代下高校校园规划转型提供理论数据支撑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南沿海的闽南地区夏热冬暖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地区典型气象灾害为高温炎热、台风强风和暴雨积涝,高校校园是高密度城市里少有的中尺度低密度区,开放空间是其应对地区气象灾害的前沿阵地。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已进入内部更新优化阶段,校园开放空间极易被挤占破坏,从而影响高校开放空间整体格局与防灾效能。本文从平时防灾备灾与灾时御灾减灾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从整体格局、单元要素和细部界面三个方面阐述了闽南地区高校开放空间应对地区典型气象灾害的设计要点,进而提出东南沿海地区高校开放空间气象灾害应对的"网络状-多元化-疏解性"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