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一  张萍  陈华 《建筑与文化》2022,(10):203-205
近年来,陇蜀古道沿线聚落研究颇受学界关注,但主要集中在聚落空间形态方面,从传统人文视角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文章主要从传统聚落文化景观视角入手,并结合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对郇家村风水塔的历史沿革和建造技法展开了深入分析,通过研究这一区域的传统山地聚落人文遗存和传统地域风水文化理念,提出了陇蜀古道沿线传统聚落风水塔景观保护对策,并希望对传统聚落文明保护继承和发扬提出新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小斌  石庆旵 《华中建筑》2013,(12):165-167,171
传统聚落民居如徽州民居建筑是经过地域传统文化长久地演变、浸染、沉积而形成的,汉族民众生活的聚落空间文化,受宋明理学的长期影响塑造了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的布局特点,包括传统家庭伦理及文化综合影响,涉及到对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与空间位序的布局安排,以及街道里民居空间的退让、高低的设计布局等关系的调整,都具有多层次的深刻影响,该文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试图建构对传统聚落民居正确的营建观。  相似文献   

3.
郑芹  刘灵 《四川建筑》2012,32(3):19-21
对四川省阿坝州境内的松茂古道沿线历史文化背景、建筑、聚落3个方面的分析,说明古道聚落具有独到的特色,以及古道建筑、聚落的形态特色的形成与其历史文化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建筑、聚落是从属于人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按照北茶马古道陇南地区沿线县域选取典型传统民居案例,进行测绘、分析、归纳并类型化,目的在于首先明晰传统民居建筑的类型特征,其次试图找出所谓的文化边缘区域内的传统民居建筑的演变与发展规律,从而映射出多元文化交错区域内传统民居谱系形成的复杂机理。  相似文献   

5.
博峪村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属半农半牧型经济,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聚落背山面水、布局紧凑,受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文化环境影响,孕育出独树一帜的藏族聚落形态和苫子房民居建筑。文章结合文献与实地调研测绘,通过分析博峪村的聚落选址布局、街巷空间,以及苫子房民居建筑建造技术等方面的特色,进一步探讨甘南地区藏族聚落和民居对特殊地理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和营建智慧,以期对其今后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潘莹  方逸真  施瑛 《风景园林》2020,27(1):83-89
粤北古驿道沿线传统聚落是古驿道"文化线路"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已开展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但未从景观视角确立聚落中的观测指征。结合Google earth和ArcGis软件以及实地调研,对粤北古驿道中的连州丰阳-东陂古道、西京古道、梅岭古道沿线的传统聚落进行定点采样和定量分析。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其宏观层面的聚落高程、聚落规模,中观层面的聚落景观格局、居住地内部肌理、坑塘布局特点以及微观层面的民居平面形制。结合移民史和地方志等史料进行环境作用机制分析,得出不同层面的聚落景观差异分别受不同的主导因子影响,自然地理条件主要影响其宏观层面,民族民系与移民文化主要作用于中观、微观层面。通过对比研究,明确粤北不同古驿道沿线聚落景观资源的差异,以期为各条古驿道保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丹巴作为嘉绒藏族核心居住地,其民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通过对甘孜州丹巴县嘉绒藏族聚居的梭坡、聂呷、中路、甲居及蒲角顶等聚落传统民居的调研和测绘,总结其民居在空间构成、建构技水、立面造型等方面的特征,力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民族与地域建筑文化提供技水支撑,同时也为当地民居的营建和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青海藏族庄廓民居及聚落研究——以巴麻堂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雄先藏族乡巴麻堂村是适应高原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典型藏族聚落,它仍旧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聚落特征,其民居及聚落环境与地区自然气候相适应、有效利用本土建筑资源,取得人、建筑、环境的良性互动。该文通过现场实地调研、测绘、访谈,从聚落形态到民居建筑单体进行全面分析,对比传统、在建、新建三个不同时段的庄廓民居建筑现状,总结概括出巴麻堂村民居及聚落的生存智慧。传统营建经验的再挖掘,是为了当下乡村建设的良性发展,希望能为当地民居更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潘莹  黄悦  施瑛 《南方建筑》2022,(2):55-63
西京古道是沟通岭南与中原的古代交通要道,也是民族民系迁徙、融合之路。西京古道乐昌段位于湘粤两省交界,沿线聚集了大量来自江西、湖南、福建的移民聚落。以西京古道乐昌段沿线的湘赣籍和福建籍移民聚落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迁徙源地、路线、时段、迁移方式进行考察,并运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分析移民聚落空间形态与民居形制,通过比较不同原籍的移民聚落形态差异,探讨移民在家园再造时受到的原乡文化影响以及在他乡产生形态变化的原因。结果显示,湘赣籍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南北两个片区,北片区聚落形态与原居地湘南、赣中地区聚落相似度高,南片区和福建籍聚落形态接近且具有明显的客家风格特点。从而总结出移民聚落形态的形成机制不仅与移民迁徙历程有关,还包括迁出地、途经地文化的影响、对新居地环境的适应以及与周边族群的文化融合,并且反映在与方言文化现象上的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首先需着眼于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探析传统古村落和民居背后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有助于认识传统村落的价值,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潇贺古道是秦汉时期开辟的古时沟通湘、桂乃至中原与岭南之间最重要的通道之一,而其带来的多方文化交融,必然会影响当地聚落的地域文化,并且体现于建筑与聚落空间。该文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以贺州市富川县深坡村为例,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三个维度探讨了潇贺古道区域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性及其在村落空间格局与建筑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环巢湖地区传统聚落民居是该地域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从中我们可以汲取丰富的生态文化理念和营建智慧。文章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白山镇齐咀村为例,从其聚落格局、传统民居和风俗文化这三个方面对其生态性进行探析,进而梳理出环巢湖地区传统聚落民居的生态文化理念和智慧的特征,以期对环巢湖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环巢湖城乡规划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杨涛  朱军 《山西建筑》2011,37(29):19-20
指出传统聚落及民居建筑是区域文化的物质载体,生动折射着族群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鲜明的经济、政治、宗教特点,通过对喀什聚落的价值及现状分析,探索了当代聚落营建的转换途径,进而使城市文脉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3.
《新建筑》2017,(1)
第21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研讨会以"保护和传承"为主题,从"民居研究方法""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传统民居营建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传统聚落生存与发展策略"四方面,全面剖析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当前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新标准,以及在传统民居建筑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技术问题与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9,(18)
技术与文化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定的技术会产生特定的传统营建技术。民居中由营建技术而产生的特征要素是民居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其中表现出的低技术是建筑技术发展的必要过程。民俗建筑技术的特征表现为复杂性、原理的简单性和地域的特征性。特定的技术孕育特定的文化。传统民居的文化受家庭结构以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传统营建技术也同样面临改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历史地图与历史文献分析,结合现状地形图,描绘出赣州省际古道主要线路图,以省际古道为切入点,对其沿线区域传统村落的迁徙源流、民居形制、村落布局等方面进行剖析与对比,深入分析省际古道沿线村落形态特征差异性的形成机制,认为移民迁徙是村落形成之源,不同时期的人口迁入与不同的迁徙路径是导致各类省际古道传统村落流源差异最直接的原因;文化传播是形态特征分异之本,是致使各类省际古道沿线区域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差异性最根本的因素;文化整合是新质文化生成之径,不同区域文化通过互动与交流并逐渐融合而形成一种新质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省际古道为脉络的文化线路关联村落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江淮建筑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包含区域发展与规划、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城乡聚落与传统民居、人居环境提升保护技术等。内容主要为江淮地区传统民居类型、建筑特色、建筑文化和价值等的探索,致力于研究针对本地区乡土建筑和规划评估体系的核心指标价值;探究当地先人建构活动的社会意识、营建的观念和意图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力求发现其文化独特性,以发掘其文化价值;严格遵守遗产保护基本原则,按照人们对人居环境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民居聚落承载的文化为切入点,以永宁地区泸沽湖畔纳西族村落和丽江古城为例来研究云南纳西族民居,通过对文化各个层面的剖析找出民族文化与民居聚落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在民居聚落形式的变迁中,家庭文化、宗教文化、生活哲学对民居聚落的形成、布局、民居建筑的形制、建筑材料的使用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演变为独特的民居聚落形态。在民居研究中,对建筑文化层面进行深刻的剖析是发现民居建筑形式特征根源的重要视角,为民居及聚落的保护工作在方式上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18,(6)
蜀道作为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主线路,沿线传统聚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延续的重要载体。文章运用景观基因理论对蜀道沿线(陕南段)的传统聚落进行研究,结合典型实例建立由传统建筑特征、聚落布局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特征等四类因子构成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结合景观基因识别原则及方法对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进行识别;依据识别结果,从蜀道文化及自然地理环境两方面分析沿线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形成的影响因素,为传统聚落的后续保护与更新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羽  王瑞坤 《当代建筑》2023,(9):124-129
本文以滇西茶马古道沿线的风土聚落云南驿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筑测绘、居民访谈、史志辨析等方法,力图厘清商业贸易对聚落形态、宅院形制等风土建筑基质的变迁所施加的影响,并在上述分析中加入了人口迁移、民族身份、文化交流等视角。多视角的讨论对探究滇西风土建筑空间的变迁具有普遍意义,也为茶马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民居特色的传承,已经不局限于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模仿,而是逐渐转向对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经验的借鉴。本文试图深入发掘川东民居的地方性营建特色,通过从整体聚落组织到个体空间形态的梳理,探讨川东民居是如何由"形态"向"状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