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BIM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的不断推广和应用,数字信息化的设计手段充当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通过德州至上饶高速(G3W)合枞段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实践经验,分析了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过程中的多层次BIM技术应用,包括BIM+GIS设计应用、基于公路工程的多专业设计校核、构件编码体系及延伸等三个方面辅助和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并对设计阶段全过程BIM技术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公路工程全寿命周期BIM技术应用提供有效数据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BIM技术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总结BIM技术在我国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现状,探讨BIM技术应用的主要障碍,提出勘察设计领域BIM技术应用的对策和建议,为BIM技术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建筑装饰专业在装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开始采用BIM技术。为了提高数据流的利用率,顺利实施BIM,企业在装饰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装饰专业的BIM技术路线。本文对装饰设计阶段BIM应用初步形成的几种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装饰项目设计阶段BIM技术路线的选择和组合方式,对BIM在装饰专业设计中的应用转换和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热点之一,但BIM在项目各阶段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形式,在设计阶段基于BIM的设计与管理应用尚不成熟。以上海天文馆项目为例,介绍了大型复杂工程项目设计阶段BIM的应用情况,并对设计阶段的质量优化、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等方面的应用效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IM的设计与管理为项目带来了显著的增值效益,可以为今后类似复杂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BIM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BIM技术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利用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是BIM的发展瓶颈。本文选取实际的桥梁工程项目,以专业设计流程为核心,对桥梁工程BIM正向设计展开研究。依托BIM软件平台CATIA,围绕设计过程中的线形创建、构件定位、结构选型与参数赋值等进行分析研究,开发相关程序,实现了BIM软件平台与设计流程的结合,深化了BIM技术在桥梁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带来了新的设计思维,进而产生新一轮的建筑行业变革。本文以BIM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特点为出发点,通过对BIM技术在参数化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分析,结合实际项目研究其在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旨在对今后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中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思维与技术的革命,目前已经在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后期运维管理等各阶段中得到了普及和应用。以某大型公建项目为例,通过介绍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应用范围,表明了BIM技术在设计阶段发现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分析机电净高、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深化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BIM技术在商业燃气管道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现阶段BIM设计在燃气管道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维设计的建设思路。通过一个具体工程案例初步分析BIM设计的建设路径和设计成果。最后,提出目前BIM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希望对燃气管道工程设计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为例,对BIM在公建项目前期设计阶段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探索研究了如何应用BIM模型对建筑、结构及机电等专业设计成果进行阶段性的演算验证,如何平衡工程的建筑效果和经济性,进而辅助建设方和设计师进行决策,提高设计质量,总结了以设计管控为主的BIM应用实践经验,为BIM技术在公建项目前期设计阶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电力工程BIM设计进行流程梳理,表明BIM技术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具有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变更的功能,为BIM技术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近几年来BIM技术在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探索及项目应用案例,以公路桥梁设计阶段的工作重点与BIM技术的优势相结合为出发点,介绍了BIM技术在协同工作平台搭建、桥梁设计方案比选、钢结构桥梁细节设计、可视化技术交底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BIM技术在公路桥梁设计阶段应用的难点,并对其应用前景加以展望,为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曾旭东  周鑫  张磊 《室内设计》2019,(6):119-126
当前,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应用过 程中普遍存在“翻模”现象,这种“翻模”方 法没有在建筑设计阶段真正运用BIM技术, 未能体现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价值,实现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的正向设计应用已 迫在眉睫。根据建筑设计数字化所具有的特 性,在BIM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核心功能下,以 不同工程实例在建筑设计各个阶段中BIM技 术的应用过程为基础,探索BIM技术在建筑 设计阶段正向设计中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分 别提出BIM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和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BIM技术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BIM技术服务费如何计价,成为工程造价领域内亟待解决的新难题。系统、科学、合理地制定BIM技术应用服务费计价标准,是推动BIM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各省市BIM技术服务费计价标准现状,对其计价影响因素、典型计价模式、总体费用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梳理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讨了改进优化的办法和思路,以期为新制定或继续完善BIM技术服务计价标准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刘行社区工程设计项目中的BIM技术应用过程为基础,探索BIM技术在正向设计阶段的工作要点和技术难点,寻找BIM正向设计的应用价值点。结果表明:BIM正向设计拥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可在建筑设计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及行业BIM技术的发展,项目管理中各阶段的BIM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具有较大优势,文章从建设方的角度,对基于BIM的设计管理与传统设计管理的不同点,包括设计管理目标、原则及要点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某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BIM设计应用的实际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为使BIM技术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有效结合,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中的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对BIM技术应用于深化设计中的优势进行分析。为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阶段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业主方和设计师的需求出发,归纳和拓展现阶段BIM技术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价值,展现3D可视化设计相对2D传统设计的优势,分析BIM技术在正向设计应用中的不足并给出建议,以期为今后市政工程项目BIM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概念的提出已有40余年,技术应用也有十几年的过程。目前,国内BIM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工程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设计阶段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从国家到地方的建设管理部门都在制定或者已经发布BIM的相关标准。企业作为BIM应用的落地单位,必须制定出与行业标准相符合、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级BIM标准。
本文试图建立企业级的BIM结构设计标准,明确结构工程师在采用BIM技术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统一基于BIM的结构设计流程,以提高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研究总结BIM的技术特点,建立了BIM结构设计标准的研究框架,明确了标准内容如:适用范围、BIM执行计划、结构专业BIM设计解决方案、结构专业BIM设计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协同设计、设计深度、模型管理、数据交换、设计成果交付等,讨论了如何利用BIM技术、先进的BIM软件工具等提升设计过程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使设计工作更加高效,促进基于BIM结构设计的实际生产作业。  相似文献   

19.
BIM时代设计软件与制图标准的相互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丰 《建筑技艺》2013,(1):202-205
1背景BIM技术是应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是相对发展较早的,甚至在BIM这个名词尚未出现的时候,已有软件开始按BIM的理念进行开发并得到应用。但随着近年来BIM在建设行业中的推广,我们发现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在设计阶段的应用则相对进展缓慢,始终难以大规模推进BIM设计出图。原因当然涉及很多方面,本文只着重探讨B1M设计面临的一个现实困境——制图标准与BIM设计软件之间的对接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BIM技术应用,全面提高建设、设计等单位的BIM技术应用能力,浙江省住建厅日前研究制定了《浙江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费用计价参考依据》,为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市政道路等工程的BIM技术应用费用提供了计价参考依据。根据《参考依据》,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BIM应用分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按照一级、二级、三级不同应用等级,完成一次建模和基本应用的费用标准不同。在信息化精细化城市管理、安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