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碧桂园集团近年提出了全新的施工理念——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该体系是在总结以往施工方法的基础上研发形成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解决方案。简述了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SSGF通过与不同技术体系组合,可大幅减少住宅质量通病,为推广SSGF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科技前沿     
<正>SSFG将与城市建设和治理融为一体在建筑科技创新领域,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已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作为一种新型装配和建筑工业化解决方案,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以装配、现浇、机电、内装等工业化为基础,有效解决了渗漏、开裂、空鼓等传统建造方式中的痛点,在行业首创"全天候工地开放",把建造技术纳入到社会  相似文献   

3.
基于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的相关概念,对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的应用优势展开分析,结合SSGF高质量建造体系的技术结构,对适用于该建造体系的管理对策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为有效运用SSGF建造机制,还应积极落实精细化、全过程的管理理念,建立更完善的SSGF高质量建造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作为业界新型建筑工业化探索的重要实践成果,SSGF 建造体系、装配式建造体系带来了建筑业的巨大变革。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知识结构,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综合考虑过程与产出维度的综合绩效表现指标体系,以实现SSGF 建造体系与装配式建造体系及传统建造体系的对比分析。考虑到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及不确定性,在对传统层次分析法作出契合模糊积分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AHP-Choquet 积分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匡星  邹艳  邓涵 《安徽建筑》2019,(3):131-132
当前职院院校多开设了建筑类相关专业,存在着同质化现象,文章结合当前的装配式建筑与工业化体系,引入碧桂园SSGF新技术案例,将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现有水平。  相似文献   

6.
建筑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是现阶段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促进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高智能建造与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质量,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新型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内容,其次详细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的融合方式与意义,最后探讨了智能建造的发展前景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袁烽  柴华 《新建筑》2022,(4):9-14
面对高质量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需求,建筑的智能建造与工业化日益成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建筑机器人智能建造装备的批量定制生产能力能够有效应对装配式建筑大批量、柔性的生产需求。定制开发的机器人工具端为灵活高效的建造工艺体系奠定了基础;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反馈技术提高了生产系统对多样化的复杂建造任务的适应能力;基于计算设计平台的机器人控制软件直接将几何逻辑转译为建造逻辑,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与建造一体化发展。文章以木构建筑的机器人装配式建造为例,诠释面向批量定制的装配式建筑数字建造技术体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日前,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牵头承担的"保障性住房新型工业化设计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结题验收。课题首次构建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新型工业化的通用性建筑体系,系统地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研发形成了一整套工业化设计建造集成应用技术。课题研发的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以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的建筑支撑体与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已成为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不足、上下游企业关联性不强、管理制度与发展模式不适配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BIM等智能化技术,构建基于智能建造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模式,即DCCO模式,并将项目建造...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科技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  相似文献   

11.
鲁烨  王富  曹峰  仇帅荣 《城市住宅》2022,(1):247-249
近年来,施工企业一直在强调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随着技术、工艺的不断创新,涌现了一大批全立体穿插建造体系(5+2体系、SSGF、优筑等).通过全立体穿插建造体系介绍、标准工序策划、总平面管理等,对全立体穿插建造体系进行阐述,为全立体穿插建造体系项目策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徐小俊 《建筑施工》2022,(10):2530-2532
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老城核心区JDC1-0402单元05-02地块项目,针对项目特有的SPCS预制体系、新型装配式精装体系的高质量、高效率要求,构建面向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智能建造技术实施路线,系统阐述在施工过程中智能建造相关技术的全面应用,包含BIM技术、基于BIM的协同管理平台、工程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及智能施工设备等多维度应用,辅助施工现场精益建造、智慧管理,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建设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分析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所面对的问题,结合浙江宝业百年住宅试点项目的可持续设计方法与对策,介绍新型建筑工业化整体技术解决方案与装配式建筑系统集成建造方面的实践,总结了项目设计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推进建筑装配化、工业化乃至智能化建造的相关政策及技术标准的出台和逐步细化,能够实现高度工业化建造的各类轻钢集成体系建筑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在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方面都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采用冷弯型钢的轻钢集成体系建筑的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及市场应用前景,总结了其工业化、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内涵及...  相似文献   

15.
<正>常言道“六十年一甲子,三十年为一世”。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席专家)李东彬在工程建设标准化道路上一干就是37年,且成就非凡功勋卓著。李东彬在我国量大面广的混凝土结构工程领域参与标准化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结构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在工业化建筑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传统与现代工业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并创新研发出多种工业化建造技术体系,促进了工业化建筑的多样化发展;在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领域的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动了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相似文献   

16.
吴江虹 《江苏建筑》2013,(4):10-12,16
文章以方山当代艺术会馆为例,介绍了建筑工业化建造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和工业化建造体系的组织方式,总结了工业化建造方式的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2016,(2)
结合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分析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对建筑各个方面的影响;考虑工业化施工与传统施工的不同之处以及钢结构及其工业化建造的特点,将评价体系分为技术性能、经济性、绿色可持续性、产业政策效应4个准则层,建立相应的指标层,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模糊评价原理建立指标层评分方法,形成针对钢结构建筑工业化建造施工与安装技术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2020年7月住建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2020年12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处于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装配式建筑作为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重要载体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建造体系不断推陈出新,相应规范标准日趋完善,技术体系及产品体系逐渐成熟,但仍面临如何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本期专题中,着重分享了装配式住区规划设计、装配式模块建筑体系设计与计算、预制构配件选型、装配式建筑外装及内装等技术内容,并对国内外相关建筑规范进行解读,具有较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传统住宅建造模式所造成的"能效劣"、"寿命短"、"性能低"、"质量差"等住宅课题,分析了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和住宅建筑体系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借鉴SI住宅的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及其建造设计方法来创建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创新之路,并系统阐述了示范工程的集成技术研发和设计方法。本文提出,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应积极推动全寿命周期的长寿化住宅的建设,走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的发展道路,才能转变粗放型的住宅建造生产方式,以实现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