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钰彬 《建筑学报》2022,(S1):225-230
对1960年代和当前时期关中传统聚落L村的生活场景、公共空间、空间形态进行叠合对比分析,探讨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行为、生活场景及其蕴含的风土文化特质。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反映了生活场景的动态系统,揭示了社会组织、社会网络等力量在聚落演变中的作用。旨在以场景视角重新审视聚落的公共空间及空间形态,回归地域文脉特征及风土文化本质,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活化及风土再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村落公共空间自古以来就是村民日常社会生活、生产、交往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生产与生活的主要功能,在村落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吐鲁番鄯善县吐峪沟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和实地调研,应用空间句法理论建立公共空间模型,对现有的村落公共空间进行分类,并通过量化分析研究,探讨吐峪沟村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其影响关系,提出相应的空间活力重塑策略,尝试为类似乡村聚落公共空间的优化、更新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3.
传统集镇的公共空间在历史变迁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的丰富性与混杂性,是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文章以武安贺进镇为例,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探析了其历史起源到聚落演化、选址与总体布局及不同的公共空间形态。从宏观整体公共空间形态、中观公共空间组合方式、微观公共空间构成要素三个层面总结了贺进镇的公共空间形态的特征,以期为后续传统集镇公共空间的活态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很大一部分是希望形成"和美"的乡村生活风貌,而这种风貌的载体为公共空间上村民的日常活动。因此,本文选取舟山群岛典型农村为例,研究公共空间与村民行为的复合特征,进而寻找空间行为机制,指导乡村振兴的规划与建设行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公共空间的概念入手,以武汉南湖周边三个住区的公共空间为调研对象,研究公共空间的人群行走滞留情况,分析公共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指出现存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合理化建议。通过上述研究,为该区域相似住区公共空间的整改提供理论依据,重视"人"在空间中的参与性,唤醒部分城市居住区户外场地活力,体现住区及城市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社会交往、文化展示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以湘乡市壶天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古村落和现状村落公共空间的量化特征,对壶天村的公共空间演化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同时探求不同时间维度下村民活动与公共空间需求的关系,并对壶天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该文主要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分析满族的生活发展历程,从民居空间和居民的饮食行为角度入手,以住居学为理论来研究满族传统民居在饮食行为影响下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8.
传统广府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三角洲传统广府村落是岭南传统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村落形态结构中的公共空间部分,则集中体现了广府村落的生命活力和特色价值。本文试通过对传统广府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研究,挖掘其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以助新农村规划建设中对村落空间的整治。  相似文献   

9.
刘林涛 《安徽建筑》2022,(2):14-15+46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传统村落空心化、文脉断裂等问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重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寨卜昌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法,对寨卜昌村公共空间的价值、使用人群、使用特征、公共设施服务进行分析,并针对现在存在的问题,通过点、线、面状公共空间,分别提出满足村民需求,独具寨卜昌特色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重塑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云南拥有大量少数民族村落及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城镇化成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重要发展路线之一,然而政府主导的旅游建设和涌入的外来资本使得村落空间发生巨变。文章以云南大理沙溪寺登村为例,通过梳理分析其产业结构、社会主体、物质空间环境和人文景观等方面,考察其旅游城镇化中的公共空间变迁规律,为旅游型传统村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空间可达性决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空间句法理论能够将空间关系与人的行为活动联系起来,理性地分析和评价空间,对空间的布局规划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从全局集成度、局域集成度、可理解度这三个方面对其公共空间可达性进行解构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重构——以番禺大岭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华中建筑》2012,(7):144-148
该文以主要影响村落空间形态和村民生活形态的村落公共空间为研究范围,选取番禺大岭村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岭村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深入剖析,揭示大岭村公共空间的形成原因和在村落空间中的作用与意义。并针对大岭村在由传统乡村聚落向城市社区演变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公共空间是居民公共生活和共同记忆的的载体,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公共空间的更新,回归乡村,放眼未来,我们需要从乡村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农户的需求出发,自下而上地掌握公共空间的状况。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以辛庄村为例进行分析,总结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主要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倩仪 《城市住宅》2022,29(1):234-236
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被列入我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在打造历史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区的道路上停滞不前.以霄南村为例,结合空间句法分析总结现状问题,提出保护规划和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广府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村落自然环境和村民生活变迁的镜像,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随着城市化发展,曾经充满活力的村落公共空间日渐式微,面临一系列凋亡、重构危机。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认知和特征分析是其活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该文通过对广府传统村落深井古村的实地调研,借助空间句法的语言途径,通过地图模型对该村的公共空间进行整合度、街网密度、选择度等要素计算,详细剖析其背后的空间特征与句法意义,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建设在近几年里迅速崛起。但近年来乡村改造大多集中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内陆乡村地区,对于沿海地区富有本土特色的乡村建设仍存在着大量的空白。此外,一些过分追求速度而忽视本土特色和历史文脉的乡村建设,在给乡村带来资源的同时,也给乡村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北方典型沿海渔村现状的调查研究,立足于现状提出了沿海渔村公共空间的初步设计构思,积极探索乡村建设的本土化公共空间营造方式,希望通过对于公共空间的初步设计改造,赋予沿海渔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村落的环境卫生问题是多年来困扰社会的难题,垃圾分类及后期处理工作对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内主要旅游区域进行现场调查,观察及记录村民与旅客处理垃圾的行为;通过访谈,了解垃圾处理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其管理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村民与旅客对当前小洲村生态环境的满意度等。全面调研小洲村的生态环境卫生情况,分析目前小洲村环境管理不佳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小洲村垃圾分类及处理的建议,供其他传统村落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哲  程世丹 《华中建筑》2020,38(8):62-65
传统村落的外在表现是由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结果,同时人文与自然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传统古村落的村落空间形态。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与Depthmap软件模拟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古村落公共空间形态进行解析。以江西省金溪县竹桥村为例,从理性的角度对传统古村落公共空间进行观察与解读,同时探寻村民活动与村落公共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共空间在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公共空间为例进行案例调查,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通过对空间物理环境和设施的观察评价以及对使用者的行为活动和他们对所在空间的感受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城市生活和空间质量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出物质环境的微小改观对显著改善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的特殊意义,从而为人们在空间中更多的停留以及参与广泛多样的社会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