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王沛 《当代建筑》2021,(9):84-91
近年来,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要求.基于对新时期绿色建筑发展的持续关注,"第十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于2021年5月在成都举办,绿色建筑设计已从"四节一环保"的基本要求,逐步转变为由建筑师牵头,以绿色建筑为目标,适应气候与地域文化的建筑设计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赤道几内亚国家议会中心是赤道几内亚国家级的多功能会议建筑,作为国家对外形象的一部分,地域性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展现尤为重要.该文通过对议会中心建筑方案创作过程和方案的介绍,探讨在地域性建筑设计中顺应地域自然环境、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创造地域建筑新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地域性建筑设计的创作原则、思路与方法.希望以此为引导,为今后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具有时空延展性和时代前瞻性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总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建筑设计作品中自觉融入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成功经验。从其创作过程 中所坚持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和梳理。发现其在一批见证了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精品 建筑设计中,逐步形成了绿色技术与文化艺术交融的应用技术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认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相结合的建筑创作模式的实现是以何镜堂院士“两观三性”基 础建筑理论为指导,以产学研结合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多专业协同创新的方法体系为保障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伊玛德 《华中建筑》2006,24(10):188-193
地域性建筑是不同社会历史阶段文化积淀的综合纪实,建筑设计要良好结合地域性气候和基地的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基于各种社会理念的内部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地域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果。客观上.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与建筑设计均反映了一定地域气候的特征。阿拉伯干热地区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反映地域环境与文化,构成了较独特的建筑空间与形态。  相似文献   

5.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筑的代表,民族博物馆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建筑师从地域的民族性和生态性入手,用两种不同的设计和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力求做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
王洪艳 《华中建筑》2011,29(9):181-183
简述绿色建筑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当代绿色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建筑为指导思想,遵循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技术、人文内涵的和谐统一.重点论述了绿色建筑的创作不应当只注重应用节能技术和采用环保材料,更要尊重地域文化,融入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现代生活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共生真正的绿色建筑既耍有适宜的建筑技术又要有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景泉  贾濛  周晔 《建筑技艺》2022,(2):49-53
以"文绿一体"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设计模式与技术体系为基础,梳理乡土聚落与民居的传统生态营建方法,提出"在地生长"设计创作路径并建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建立西部地域绿色建筑运行效果后评价体系,对示范工程的建成运行效果进行论证、评估及最终检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原则的分析,提出了按不同地域情况、考虑单体建筑与整个系统协调,同时控制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最优的设计策略,提出了基于规范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法,归纳总结了相应的设计流程,并对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梅州谷城医院设计进行探讨,从项目的前期分析、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对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与地域文化,探索绿色、地域、当代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建筑作为文化类建筑,在设计时应充分融合地域和文化理念,旨在满足教学和科研功能。文章依托具体项目的创作实践方案,探究基于地域性的绿色教育建筑设计策略,将低技术被动式节能的理念贯彻于建筑空间设计中,从而体现理性的空间设计逻辑,创造既能顺应自然、体现地域文化,又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绿色教育建筑。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无法真正从传统营建理念及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导致的建筑风貌千篇一律的问题,指出建筑设计必须以本土理论为指导,合理回归地域特色,重视传统营建方法的现代转译。2018南宁园博园工程实践从广西多民族地域特色和建构技术中提取创作元素、符号、标识,通过变异、提炼等手法转译为建筑形体或肌理,是对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多元文化、地域特色的全方位回应。依据工程实践项目,进一步探索西部绿色建筑的地域表达及场所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绿色节能建筑不仅具有绿色建筑的特征,还有着节约能源、节约资源的功能,不仅涉及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建筑材料、室内环境等物理因素,还涉及建筑规划、管理手段、经济效益等人文社会因素。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崭新的设计理念,它强调使用本地材料,符合当地自然环境,体现地域文化特色。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这里主要谈谈住宅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外现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涉及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而对结构设计方面涉及较少。基于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目标,从延长建筑寿命、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 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绿色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通过运用灰色聚类法分析计算绿色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评价指标的白化权函数及灰色聚类系数,归纳得到该结构设计方案的聚类系数向量,从而评价其绿色等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空气污染及病毒传播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将传统建筑设计思维向绿色建筑设计思维转变。四节一环保作为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对于推动我国节能环保,走创新性绿色建筑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文献分析、学科交叉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梳理四节一环保理论研究的经验,结合生物生理行为的自主调节来改善建筑及环境的有机调控,建立创新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文中结合仿生学、生物循环系统、生物材料及装置等亲生物手段,提出仿生与节地、节材与生物材料、节能与生物生理行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四种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结合下的建筑外观设计,是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美妙邂逅。其以现代手法进行传承,通过促使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共生,有助于丰富建筑外观设计的美学语言与艺术手法,打造兼具情怀与时尚的建筑外观。基于地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建筑设计。该建筑回应了人民对于地域文化、绿色建筑的现实诉求,其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相结合,打造出古今融合的建筑。具体而言,对青铜器图案纹样进行解构,充分融合到建筑结构与外立面装饰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演绎。整个建筑似乎从地生长而出,上部大面积绿色植物景观与建筑周围自然景观相呼应,响应了现代建筑绿色发展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建筑设计中整合与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使建筑同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并为人们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基于此,文章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原则,探究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绿色建筑理论设计与实践处于发展阶段,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理论研究方面还缺乏深度与系统性、绿色建筑设计也有应对式、流于形式等问题,绿色建筑需要其他理论的指导.建筑地域性理论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设计顺应自然环境、材料选择突出地方精神、注重使用者感受等原则,基于这样的共通原则将绿色建筑设计与地域性建筑理论的...  相似文献   

18.
景泉  贾濛  周晔 《建筑技艺》2020,(7):66-71
传统绿色营建理念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根植于天地四时的宝贵建筑实践经验,而我国现代绿色建筑理念及技术却始终无法真正从中汲取营养,导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绿色建筑实践的影响甚微。针对这一问题,指出绿色建筑必须合理回归建筑历史文脉,重视传统绿色营建方法的现代转译,以"节地、节能、节材、节时"为理论依托,结合绿色建筑工程实践,揭示现代绿色建筑与传统营建方式之间的深层关联,提出基于传统绿色营建理念的当代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建筑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属性,如何表达它们是文化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是与其他建筑类型最本质的区别。以长春市规划展览馆项目为例,探讨地域文化表达的基本方法和设计手段,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及经济技术三个角度对地域文化的表达进行深入剖析,讨论三种表达途径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当代文化建筑的设计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初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绿色"首次作为建筑方针被提出来。我国二十多年的绿色建筑发展,在建筑技术应用及评价体系的引导下,呈现片面运用绿色技术、建筑设计思维长期缺位的现象。绿色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