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冯凯 《给水排水》2012,38(12):35-39
为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改造工程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升级成为再生水处理厂,规模100万m3/d,出水主要水质指标要求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IV类水体水质标准。通过对现状污水处理厂及改造目标的分析,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可实施性等多方面因素,选取升级改造主体为A2/O(填料)工艺,新建的深度处理部分采用反硝化生物滤池+膜过滤+臭氧脱色工艺。介绍了水处理和污泥处理部分的工艺设计方案及设计参数,分析了工艺方案特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再生水厂混凝沉淀运行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沉淀的运行参数可以直接影响混凝沉淀的效果,针对某再生水厂的工艺特点与实际情况,通过L25(5)6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搅拌强度和聚氯化铝(PAC)投药量范围,并利用生产性试验验证,得到优化的混凝沉淀运行参数。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运行,混凝沉淀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以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利用工程为例,为了同时满足多用户高标准的再生水质,提出将再生水直接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TN除外)。详细比较了二级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的工艺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五因子可调A2/O工艺(5FA2/O)进行二级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并采用砂滤-O3-BAF为主体的"新三段"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最后分析了工程实施后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经过历年建设,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宗关水厂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5万m3/d。但随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宗关水厂的给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日益凸现,就此阐述了该厂的整体改造方案。2004年一期工程实施后,该水厂出水水质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1]161号)的要求,其中出水浊度<0.5NTU。  相似文献   

5.
西丽再生水厂是目前深圳特区内唯一一座位于城市河流上游的污水处理厂,担负着向大沙河补充生态景观用水的任务。再生水厂建设规模5万m3/d,主体工艺采用BIOSTYR生物滤池+ACTIFLO高密度沉淀池,在设计中需要解决用地紧张、尾水排放标准高以及臭气对居民区影响等问题。介绍了西丽再生水厂的设计特点、主要工艺设计参数,并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梅园水厂清水泵站机组在额定转速、切削叶轮后及降速运行条件下的性能,作者对其进行了现场测试.针对现场具体条件,提出了用五孔探针测量流量的方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泵站的优化运行方案进行了讨论,认为采用重新设计叶轮比其他方案有明显提高机组效率、节约电能、节约改造投资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南洲水厂处理工艺优化运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南洲水厂供水设计生产能力100万m~3/d,2004年10月全面投产,结合南洲水厂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数据、水源水质状况以及出厂水水质安全性与稳定性控制要求等,对南洲水厂的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生产作用以及常规工艺与深度处理工艺组合优化运行方式进行探讨,并指出了实际生产经济优化运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双膜法工艺建设的再生水厂初期投资高,后期运行成本也较高,通过对不同产水量下的吨水成本进行研究,揭示了产水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当产水量为0.5万m3/d时,成本高达7.290元/m3;当产水量为2.0万m3/d时,成本降至3.195元/m3,其中摊销成本、占容费和人工费在吨水成本中占比分别为30.2%、7.1%和5.0%,较产水量为0.5万m3/d时有了大幅度的降低。通过对不同产水量下的吨水成本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产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吨水成本的高低,要使吨水成本降低,可以通过提高产水量予以实现;同时,有效降低初始投资成本也能够大幅度地降低再生水的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镇中心城区超大型水厂原址的升级改造工程,基于集约化理念和维持一定生产规模需求,采取了合理优化单体规模和分布实施方案,合建净水综合池型,共用设施与设备,叠合排泥水处理设施与辅助生产设施,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过原址拆建完成了老水厂的升级改造,满足了边生产边改造,实现了水质提升、节能减排和安全可靠等多重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庞各庄污泥堆肥处置厂改造前存在条垛升温慢、堆肥周期长、臭味严重、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在工艺比较和生产性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工艺升级改造,增加了污泥预调理、强制通风及氧-温在线监测智能化控制系统(ENS),形成了污泥预调理混合+强制通风+氧-温智能化控制的工艺,同时配合生产运行控制的优化调整,污泥平均发酵周期由原来的30多天缩短到两周以内,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的同时,物料发酵的均匀性有显著改善,处理能耗、物耗较低,气味物质在源头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改善了车间和厂区卫生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莹琦 《中华建设》2014,(12):118-119
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须品之一,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因此水在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厂是我们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而水厂对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取水的途径,供水的方法等,都是我们关心的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大力的发展,对水的使用和依赖性也不断增强,这对水厂淡水处理的设备要求更高,所以水厂淡水处理设备的优化问题也成为了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在这里笔者将对水厂的优化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并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再生水厂鼓风曝气系统升级改造难的问题,构建定制了精准曝气系统,包括定时模式、安全模式、恒DO模式、前馈模式、前馈-DO反馈模式及前馈-NH3-N反馈模式,该系统根据现有鼓风机系统的自动化调节程度,可以实现定制化精准曝气运行。运行结果表明,相较于系统未改造前,该精准曝气系统实现了较大的节能降耗,其中鼓风机单位电耗降低15%以上,2019年去除氮污染物和去除COD单位电耗明显低于2018年,去除TN单位电耗降低10.7%,去除NH3-N单位电耗降低15.3%,去除COD单位电耗降低7%,且保证出水水质实时达标。  相似文献   

13.
济南鹊华水厂以引黄调蓄水库为水源,原水存在低浊高藻高臭味等问题,水厂原有工艺难以有效处理。为适应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要求,水厂将"混凝—沉淀—过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为"中置式高密度沉淀—臭氧催化氧化—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吸附—V型砂滤—液氯消毒"工艺,改造后的净水工艺对有机物、臭味等特征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门头沟第二再生水厂采用AAO—AO—MBR+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实际运行中MBR出水水质即可稳定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表1中的A标准。探讨了该工程栅渣外运及存放、水量分配及调控、出水低磷与膜污染、箱体通道冬季低温等运行问题,并对膜组器起吊天车接力、好氧曝气与膜吹扫风管连通的创新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东港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水厂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皇岛东港城市污水再生回用水厂设计处理能力为 1万m3/d(一期工程 )。该再生水厂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水源 ,经深度处理后出水用于海港煤码头喷洒降尘。设计采用了二级生物陶粒滤池 +纤维球过滤 +氯消毒的处理工艺。简述了该再生水厂各构筑物的设备配置、设计参数及试运行情况。一年多的运行实践表明 ,该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了业主所定回用水水质标准 ,而且运行成本低 ,节水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效保障出厂水的生物安全性,上海M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采用了前置下向流生物活性炭池工艺,将砂滤池作为水厂处理系统的最后水质控制处理单元。改造工程于2012年7月投产至今,出厂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活性炭池运行周期较短等相关问题。从工艺方案比选、活性炭池工程设计、生产运行情况对M水厂深度处理改造工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该工艺流程的设计与运行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相关给水深度处理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杭州清泰水厂30万m~3/d压力膜处理系统自2013年投入使用,运行多年。从膜通量、跨膜压差、化学清洗效果、电耗、药耗、过滤效果等方面对膜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优化。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生物过滤滤池的滤料和配水布气系统的技术创新。其一,新型高强度均质陶粒破碎滤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硝化性能,颗粒滤料表面易于挂生物膜,利于生物膜更新。其二,滤头的平整度是生物过滤滤池配气布水均匀的关键,整体浇筑滤板与可调节滤头是滤池配水布气系统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SBR类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选择及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湖流域9座采用SBR及其改进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艺升级改造方案的选择和达标难度分析,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SBR类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在设计和运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1、^#2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及循环水泵、水塔、凝汽器有关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4、^#2循环水泵电动机进行了高、低速改造并实施投运。依据冬季机组负荷偏低的特点,进行了循环水系统方式的优化,在原来“两机三泵”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两机一泵”的运行方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